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作者:南浦云 頁數(shù):368
Tag標簽:無
前言
升遷就學曾國藩曾國藩,神一樣的官場達人,卻是靠一敗再敗壘起來的。梁啟超贊之:“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澤東賞之:“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笔Y介石告誡兒孫們:“你們?nèi)缒茉斂雌浼矣柵c家書,不特于國學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為中國之政治家?!比酥u,評起來一個高高大大的曾國藩。后人都說他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凡是為曾國藩立傳的人,從來沒人敢說曾國藩出過錯,似乎這位曾老先生真就是一位 “完人”,真的一生沒犯過錯誤,他人生的每一個節(jié)點、每一件事例都是那么完美無缺。這不可能,這是造神。人們越造神,真實的曾國藩就離咱們越遠。面對一位這么高大完美的曾老先生,誰也不知道該從哪兒學起。其實曾老先生不是神,也不是“完人”——世上根本沒有“完人”這回事。他是一個真實的普通人,他這一生也是在挫折和磨礪中一點點學習,逐漸成長起來的。你知道這位大名鼎鼎的曾文正公,上學的時候曾經(jīng)被自己的父親所誤,幾乎毀掉嗎?你知道曾國藩年輕時曾經(jīng)是個不開竅的書呆子,做了好多又好玩、又好笑的傻事嗎?你知道后來他是怎么一步一步學會為人處世的嗎?你知道曾國藩曾經(jīng)一時沖動亂上奏折和咸豐皇帝吵架,結(jié)果吃了好大的虧,把自己搞得有多狼狽嗎?你知道曾老先生自從草創(chuàng)湘軍,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挫,打了多少敗仗,怎么靠著運氣生存下來,被戰(zhàn)爭逼著學會戰(zhàn)爭?死讀書,呆做官,趕鴨子上架創(chuàng)湘軍,別人都暈他獨醒,別人都勝他偏敗。戰(zhàn)城陵,戰(zhàn)武昌,血戰(zhàn)田家鎮(zhèn),刀頭舔血,玩命硬扛;敗靖港,敗九江,坐困祁門,死里求活,幾次跳江;上斗皇上下斗巡撫,外斗滿臣內(nèi)斗老鄉(xiāng),硬著頭皮耍心眼兒;混濁悶愣,跟頭把式,一步步把自己磨煉成了湘軍大帥;克安慶,圍天京,滿腹韜略,用兵如神,究其出處,卻也平常。到最后平定天下,曾國藩卻徹底困于政局,被當權(quán)者猜疑,打擊,弄得灰頭土臉;晚年雖然傾心于洋務(wù)運動,也多有謀劃,但總的來說,基本一事無成。說到做人,曾國藩誠實、坦率、有勇氣;說到做官,曾老先生無非一個三字經(jīng):“正、硬、愣”。這是他為人處世的大法寶,世上凡是當官的人,要想做出一番成績來,這三個字一定要吃透。看完這本書,每位讀者都會輕輕噓一口氣,笑著說:原來如此。曾國藩的經(jīng)歷不可復制,但曾國藩的人生經(jīng)驗,我們這些后人是可以借鑒的。
內(nèi)容概要
《升遷就學曾國藩》是第一部全面講述曾國藩從草根平民到官圣的升遷經(jīng)歷。曾國藩出身貧寒、其貌不揚、又不善于鉆營投機,他一生行得正,走得穩(wěn),雖然歷經(jīng)磨難,但總體還是直線升官,12年間升了十級,位極人臣。他一生都在跟太平天國干仗,打贏了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內(nèi)戰(zhàn)。本書詳細地記述了曾國藩的傳奇一生,在著重刻畫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同時,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曾國藩的仕途智慧和處世哲學,并提煉出了一套別具特色的曾氏當官定律。
作者簡介
南浦云,本名許葆云,知名歷史學者,資深作家,致力于晚清近代史和人物的研究,并很快成為該領(lǐng)域的專家,有多篇文章發(fā)表,影響很大。代表作有《大明平倭傳》、《沉淪的艦隊》。其作品最大的特點是史料扎實,文筆流暢,擅長刻畫人物,極富感染力,故事非常好讀。
書籍目錄
前 言
升遷就學曾國藩
第一章 青蟒出身的奇人
1.窩囊父親斗氣
2.休想再欺負我兒子
3.不當瘋子,也絕不做傻子
4.不看書就是不孝
第二章 從掉書袋到大官
1.不怕失敗怕成功
2.“打秋風”的翰林
3.從老實疙瘩到老狐貍
4.火箭般升官
5.各種“作秀”
第三章 趕鴨子上架
1.太平天國來了
2.跑不了干脆不跑
3.老倔頭
4.殺人的“曾剃頭”
第四章 從文臣到武將
1.扯淡的“團練”
2.一支畸形部隊
3.新兵蛋子上戰(zhàn)場
4.和綠營死掐
第五章 出省作戰(zhàn)
1.這才開始練兵
2.變著法兒弄軍費
3.兵沒練成,死不出征
4.書呆子打爛戰(zhàn)
第六章 從書呆子到大帥
1.這仗打的,死了算了
2.再三尋死
3.重整旗鼓
4.血搏城陵磯
第七章 和朝廷死磕到底
1.戰(zhàn)武昌,熱鬧在戰(zhàn)外
2.皇帝不靠譜,氣死牛大臣
3.把湘軍架在火上烤
第八章 湘軍的慘敗之路
1.鑿開銅墻鐵壁
2.血濺半壁山
3.黃梅,最后的沖擊波
4.書呆子和戰(zhàn)神的較量
5.水上的慘敗
第九章 湘軍敗而又敗
1.水師泡湯
2.老塔死了,老羅奔了
3.光桿司令要討飯
4.石達開來了
5.活著就是湊合
第十章 走不出的低谷
1.曾門四狼
2.空心大帥
3.太平天國窩里斗
第十一章 我的湘軍誰做主
1.跟皇上死磕
2.曾國藩歇了菜
3.湘軍重聚人氣
4.等的就是再出山
5.我的湘軍我做主
第十二章 到安慶去戰(zhàn)斗
1.部隊大換血
2.虛無的“四川總督”
3.左宗棠的毛病
4.兵發(fā)安慶
5.面對陷害,湘軍團結(jié)起來
第十三章 送上門的權(quán)柄
1.老曾PK皇上
2.實權(quán)到手了
3.真戰(zhàn)略和假計劃
4.結(jié)硬寨,打呆仗
第十四章 祁門玩火
1.倔犟的總督
2.噩夢來了
3.老實人“學壞”
4.一怒失“二李”
5.密密麻麻的危險
第十五章 血洗安慶
1.李秀成走了
2.陳玉成來了
3.千條妙計和“一定之規(guī)”
4.棋錯一招
5.絞肉機
6.湘軍的瘋狂
第十六章 奔向天京
1.慈禧的政變
2.四個巡撫大吏
3.曾國荃的邏輯
4.官文的小把戲
第十七章 不可思議的戰(zhàn)斗
1.大冒進
2.這樣能頂?shù)米?br /> 3.太平天國快失敗了
4.“渾蛋”曾老九
第十八章 天京陷落
1.窩里斗
2.錢的“鬼咒”
3.老曾斗洋人
4.吉字營瘋了
第十九章 湘軍,泡沫來了
1.造反的傳說
2.裁撤?遺棄!
3.湘軍大帥尋恩仇
4.找死的王爺
5.老帥遇上新對手
6.摔個大跟頭
第二十章 最后的落幕
1.從兩江到直隸
2.天津教案
3.最后再操點兒心
后記
一生磨成神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不怕失敗怕成功曾國藩是一個鄉(xiāng)下土財主的兒子,為什么非要看“精刻版”?這句責問是事出有因的。曾家在他們那個窮村里確實算個“富戶”,可要真是拿出來比,還真算不上財主。這些年家里供著曾麟書考功名,后來又供著曾國藩讀書考試,一回回往里填錢,手里本已不寬裕了,這次小曾在外頭又著實胡花了一筆,欠了人家上百兩銀子,還了賬之后,曾家就再也拿不出現(xiàn)錢來了。偏這一年又是“大比”之年,曾國藩應該再次上京趕考,可家里沒錢怎么辦?父親只好出去找親戚借,費了半天口水,總共才借來三十三吊錢。按現(xiàn)在的說法,這點兒錢勉強夠買一張去北京的“單程票”??苫貋淼臅r候怎么辦?要說曾國藩這小伙子,膽兒又大人又倔,一咬牙,揣起這三十三吊錢就奔了北京,一路上他一個子兒一個子兒地摳著省著,好容易到了北京,一掏口袋,只剩三吊錢了。你看看,“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上回花一百兩銀子買套書,這回還沒挨到考試呢,手里連吃飯的錢都不夠了。這兩次趕考路費上的“前寬后緊”,對曾國藩來說是個很大的教訓。從此以后他再也沒玩過“奢侈”,不管官做到多大,始終像個鄉(xiāng)下人一樣樸素節(jié)儉?!罟?jié)儉,就不需要太多的錢,不需要錢,自然不用貪污,不貪,當官就當?shù)糜矚?,當?shù)瞄L久,當?shù)眯陌怖淼谩T鴩贻p時養(yǎng)成的節(jié)儉樸素的好習慣,讓他著實受益了一輩子。后來官越做越大,各種非議也越來越多,但在“官聲”方面他始終清清白白,沒被人戳過脊梁骨。好在這一回小曾的時運到了,三場考罷,又經(jīng)過殿試,取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消息一出,曾國藩又羞又氣,覺得自己沒臉見人了,在北京也待不下去了,也顧不得手里沒錢了,立刻就要回老家!中了進士不但不開心,反而氣成這樣,這是怎么說的?原來清朝的科舉制度,進士分成三榜。第一榜就仨人: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位的榮耀體面就不用說了。第二榜叫“進士及第”,凡在二榜之列的,將來可以進翰林院深造,散館后成績好的可以留在翰林院當編修、檢討,其他的則派到各部衙門,或放到外地為官?,F(xiàn)在曾國藩中的是第三榜,叫做“同進士出身”,表面意思是“跟進士一樣”,其實卻是在強調(diào)跟進士不一樣,低一等。而且三榜的“同進士”也不能進翰林院。就為這“同進士”三個字,曾國藩這小子氣急敗壞,立刻就要卷袖子離京返鄉(xiāng)。這事可怪了!曾國藩這人性格倔犟,韌勁十足,頭兩年考不上,他根本不在乎,這場考上了,怎么反而為了一點“名分”的事兒把自己氣成這樣?簡直就是不管不顧了。一個向來堅強的人,怎么忽然變得這么脆弱?因為曾國藩從小立的志向太大了。他進京趕考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告慰他的祖父,解脫他的父親,榮耀他的母親,湘鄉(xiāng)曾氏八輩兒祖宗都瞪眼看著他!他五歲識字,十歲立志,苦讀十多年,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始終是進士,翰林!現(xiàn)在一個“同進士”,等于把他的人生目標整個兒來了個腰斬!考不中沒關(guān)系,他可以再考,可現(xiàn)在考中了個“半截子”,讓小曾怎么辦?于是堅韌老成的曾國藩徹底失控了,甚至可以說,即將自毀了。應該說這是曾國藩——也是很多年輕人性格上的一大弱點。他們從小就立下大志,而且一直在向這方面努力,結(jié)果,他們就把自己的人生目標看得太重了。失敗的時候他們可以堅持再堅持,可當成功就在眼前時,他們卻急著用自己的標準去估量名利的大小,像個債主一樣拿著自己“曾經(jīng)多么努力”的賬單兒,試圖向社會“討債”,討不到就暴跳如雷,甚至迷失自我,給自己的人生帶來重創(chuàng)。不少原本可以成才的年輕人,只因為對“成功瞬間”這一關(guān)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結(jié)果在即將成功時,卻意外地被“自己”打垮了。——記住,這個世界上絕不止你一個人在努力,大家都在努力。而成功,不但要看每個人努力的程度,還有一定的運氣成分。所以當付出了努力,即將享受成果時,最好不要計較“果子”的大小,只管開心地品嘗它就行了。如果一定要計較,那也應該把成就的所有“等級”都排一遍,然后主動把自己擺在較低的等級上,這樣,當你的收獲高于你的預估時,將可以享受雙倍的喜悅,結(jié)果不理想時也有個心理準備,免得被“突如其來的挫敗”迎面擊倒。簡單地說,就是:人要有自信,但不能太自戀;目標要高,但一定要有百折不撓的耐力。眼前的曾國藩就是這樣。在取得成功的同時,卻因為計較“名利”而幾乎失去了理智。幸虧這時候有個在北京的湖南老鄉(xiāng)及時拉了他一把,不然在晚清的歷史上就沒有曾國藩這么一號人物了。這位老鄉(xiāng)名叫勞崇光,早年曾國藩進京趕考時和他結(jié)識?,F(xiàn)在勞崇光已經(jīng)當上了翰林院編修,在湖南會館里見自己這位小同鄉(xiāng)歇斯底里大發(fā)作,鬧著要回老家,趕緊勸住了他。因為這整場考試還沒完,后面還有一場叫“朝考”(真夠復雜的)。如果這一場考得好,還是可以進翰林院的。最后曾國藩到底被勸住了。
后記
一生磨成神 曾國藩的一生,需要有個蓋棺定論。 曾國藩這個人很有個性,總結(jié)起來是三個字:正、硬、愣。 正,是誠實;硬,是坦率;愣,是勇氣。其中“正”字是為首的。因為老曾正直,人不貪,心不壞,所以他才能有一“硬”,有一“愣”。 “正、硬、愣”,這個三個經(jīng),是為人處世的大法寶。尤其當官的人,要想做出一番成績來,這三個字一定要吃透。 這個又正又硬又愣的倔老頭子,活著的時候為了不受朝廷的欺負,半輩子都在用自己的腦袋往時代的“冰層”上碰撞,撞來撞去,倒真給他碰出一道裂縫兒來。 ——為了冰層上這條最初的“裂縫兒”,我們這些后人,得感謝曾國藩。 但撞擊冰層,做一個新時代的開拓者,這未必是曾國藩的初衷。他原本是想當個好學生、好儒生、好夫子的。 自從孔圣人提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只闡述前人的學說,自己不進行創(chuàng)作,相信古代的事物并無限推崇)這個觀點之后,幾千年了,中國人把古人那點兒思想性的東西啃了又啃嚼了又嚼,重復重復再重復。可后世人幾千年里卻沒再搞出什么新思想來——就算搞出來,儒生們也不認這個賬。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幾千年就這么悶頭悶腦地過去了。 悶頭悶腦的曾國藩,天生就長了一張“儒生”的臉,從頭“儒”到腳,簡直“儒”透了。年輕時的他努力要做個好儒生、好夫子,從這上看,老曾做得算不錯了,說他是個“大儒”也夠格兒??芍心暌院螅_始控大局,辦大事,想大問題,結(jié)果這個原本死心眼子的湖南小老頭兒從不懂變通,到嘗試變通,學會變通,越來越聰明,越來越開竅兒。晚年的他已經(jīng)試著學習新知識,接受新思想,睜眼看世界……雖然壽數(shù)有限,他只說了幾句話,做了幾個計劃,還沒來得及動手實施就去世了,可畢竟能做的做了,該想的想了,可以說的說了。 ——雖然曾國藩去世的時候“洋務(wù)運動”剛開了個頭兒,可老曾也算是洋務(wù)運動的開山鼻祖了。 同時,曾國藩這位大儒一生的經(jīng)歷也告訴我們:儒家思想不是僵的,不是死的,它能吸收,能變通,能追得上這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 ——只要我們又述又作,好古,更加好“今”。 曾國藩身后留下了不少東西,《挺經(jīng)》、《冰鑒》、《家書》,格言警句數(shù)也數(shù)不清了。他的政治謀略有過人之處,軍事思想有過人之處,治軍方法有過人之處,他的持家、教子、為人、處世,方方面面皆有獨到之處。 ——這些,皆可以為后人師。曾國藩留下的那些書,也全都值得細看。 也有人說了,曾國藩是個老禍害,清朝滅亡之后出現(xiàn)的軍閥混戰(zhàn)局面,究其根源,就從曾國藩“創(chuàng)建湘軍”這事兒上起的。 這么說也有影兒,但有些牽強。 ——中國歷史上凡是改朝換代,多有“軍閥混戰(zhàn)”。因為清亡之后軍閥混戰(zhàn),就罵曾國藩是禍首,似乎過于嚴厲了。 曾國藩死后,人們一直沒讓他消停過。有人捧他為“神”,有人斥他為“鬼”??烧f到底,世間何來鬼神?曾國藩,不過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他一生的成就,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兒慢慢騰騰走出來的。你要是拿著放大鏡看他踩出來的“腳印兒”,會發(fā)現(xiàn)每個腳印都平淡無奇,簡直不值得研究。可是放下放大鏡再看,卻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個又蔫又倔的湖南小老頭兒,一輩子走得這么遠,足跡留得這么深。 毛主席一生寫下過很多精彩的詩篇,但我覺得其中最驚心動魄的是這么兩句: ——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 那些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再吃,既不思考也不嘗試的,到死還是猴子;而那打定一個“呆”主意,抱住一個“硬”念想兒,坐在角落里一聲不響磨石頭的,磨著磨著,不知什么時候就磨成了“人”。 人這一生,短暫,平淡,對錯難分。我們到底能做什么有意義的事呢? 無非是用自己的激情和熱血,多多少少,磨幾塊石頭罷了。正應了那句話:偉大是磨出來的!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曾國藩的一生,需要有個蓋棺定論。 曾國藩這個人很有個性,總結(jié)起來是三個字:正、硬、愣?! ≌钦\實;硬,是坦率;愣,是勇氣。其中“正”字是為首的。因為老曾正直,人不貪,心不壞,所以他才能有一“硬”,有一“愣”?! ?ldquo;正、硬、愣”,這個三個經(jīng),是為人處世的大法寶。尤其當官的人,要想做出一番成績來,這三個字一定要吃透。 這個又正又硬又愣的倔老頭子,活著的時候為了不受朝廷的欺負,半輩子都在用自己的腦袋往時代的“冰層”上碰撞,撞來撞去,倒真給他碰出一道裂縫兒來?! ?mdash;—為了冰層上這條最初的“裂縫兒”,我們這些后人,得感謝曾國藩?! 〉矒舯鶎?,做一個新時代的開拓者,這未必是曾國藩的初衷。他原本是想當個好學生、好儒生、好夫子的?! ∽詮目资ト颂岢?ldquo;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只闡述前人的學說,自己不進行創(chuàng)作,相信古代的事物并無限推崇)這個觀點之后,幾千年了,中國人把古人那點兒思想性的東西啃了又啃嚼了又嚼,重復重復再重復。可后世人幾千年里卻沒再搞出什么新思想來——就算搞出來,儒生們也不認這個賬?! ?ldquo;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幾千年就這么悶頭悶腦地過去了?! 烆^悶腦的曾國藩,天生就長了一張“儒生”的臉,從頭“儒”到腳,簡直“儒”透了。年輕時的他努力要做個好儒生、好夫子,從這上看,老曾做得算不錯了,說他是個“大儒”也夠格兒??芍心暌院?,他開始控大局,辦大事,想大問題,結(jié)果這個原本死心眼子的湖南小老頭兒從不懂變通,到嘗試變通,學會變通,越來越聰明,越來越開竅兒。晚年的他已經(jīng)試著學習新知識,接受新思想,睜眼看世界……雖然壽數(shù)有限,他只說了幾句話,做了幾個計劃,還沒來得及動手實施就去世了,可畢竟能做的做了,該想的想了,可以說的說了?! ?mdash;—雖然曾國藩去世的時候“洋務(wù)運動”剛開了個頭兒,可老曾也算是洋務(wù)運動的開山鼻祖了?! ⊥瑫r,曾國藩這位大儒一生的經(jīng)歷也告訴我們:儒家思想不是僵的,不是死的,它能吸收,能變通,能追得上這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 ——只要我們又述又作,好古,更加好“今”?! ≡鴩砗罅粝铝瞬簧贃|西,《挺經(jīng)》、《冰鑒》、《家書》,格言警句數(shù)也數(shù)不清了。他的政治謀略有過人之處,軍事思想有過人之處,治軍方法有過人之處,他的持家、教子、為人、處世,方方面面皆有獨到之處?! ?mdash;—這些,皆可以為后人師。曾國藩留下的那些書,也全都值得細看。 也有人說了,曾國藩是個老禍害,清朝滅亡之后出現(xiàn)的軍閥混戰(zhàn)局面,究其根源,就從曾國藩“創(chuàng)建湘軍”這事兒上起的?! ∵@么說也有影兒,但有些牽強。 ——中國歷史上凡是改朝換代,多有“軍閥混戰(zhàn)”。因為清亡之后軍閥混戰(zhàn),就罵曾國藩是禍首,似乎過于嚴厲了?! ≡鴩篮?,人們一直沒讓他消停過。有人捧他為“神”,有人斥他為“鬼”??烧f到底,世間何來鬼神?曾國藩,不過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他一生的成就,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兒慢慢騰騰走出來的。你要是拿著放大鏡看他踩出來的“腳印兒”,會發(fā)現(xiàn)每個腳印都平淡無奇,簡直不值得研究。可是放下放大鏡再看,卻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個又蔫又倔的湖南小老頭兒,一輩子走得這么遠,足跡留得這么深?! ∶飨簧鷮懴逻^很多精彩的詩篇,但我覺得其中最驚心動魄的是這么兩句: ——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 那些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再吃,既不思考也不嘗試的,到死還是猴子;而那打定一個“呆”主意,抱住一個“硬”念想兒,坐在角落里一聲不響磨石頭的,磨著磨著,不知什么時候就磨成了“人”?! ∪诉@一生,短暫,平淡,對錯難分。我們到底能做什么有意義的事呢? 無非是用自己的激情和熱血,多多少少,磨幾塊石頭罷了。正應了那句話:偉大是磨出來的!
編輯推薦
《升遷就學曾國藩》編輯推薦:曾國藩升官牛B“秘經(jīng)”?!肮偈ァ笔侨绾螣挸傻?,曾國藩剖肝礪膽告訴你!他草根出身,沒有任何背景,一生又正又愣,屢敗屢戰(zhàn),一股牛勁9年10升,干凈得像神。《升遷就學曾國藩》寫出了曾國藩身上最值得學習的東西,就是巨人不服輸?shù)捻g勁!曾母教給曾國藩兩件事:一是倔強,人要有點血性,任何時候都不能退縮;二是心計,人生在世要有主意,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能當瘋子,更不能當傻子。一個人的努力,最終竟可以榮耀整個家族,使每一個親人都得到最大的滿足。這么看來,曾國藩十八年的立志苦讀是正確的,是值得的。所以當你沒成功時,問問自己是否磨夠十八年了嗎?人生不能光指望運氣。當感覺到自己運氣好的時候,往往只是僥幸逃過了一次危機。所以當慶幸“好運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已經(jīng)危險了!該下苦功夫了。曾國藩貌不出眾身無優(yōu)點,暗弱和內(nèi)向都是扯淡,人要突破自己的性格缺陷,沒什么就補什么,口才和人脈是訓練出來的。人,就是得交朋友,就是得多走動,多聽別人說,自己也說,互相學習,到處參悟,最重要的是,互相抬舉,互相捧場,這才能撐大場面,做大學問。冷板凳要坐得住,受了氣要忍得住,工作繁忙要受得住,得不到重用時要守得住。為人要謙遜,不敢進寸,先思退尺,傲氣要不得,廢話更少說,寧可一聲不吭,也別咋咋呼呼。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一切發(fā)自真心,不要虛情假意。官場上原本就有兩條道兒,一是明路一是暗路,現(xiàn)在這幫當官的明面兒上不和老曾爭斗,暗地里卻抱成團兒地下絆子、打棍子、拖時間、裝糊涂、說了不算、來回扯皮……有的是辦法收拾你。曾國藩在道光年間升官極快,一是自己學問方面進步神速,靠真才實學往上升;二是搭上了當朝權(quán)貴的順風車,厚結(jié)交,后臺就硬,有人扶持;三是在“節(jié)儉”方面出了名兒,弄得道光皇帝非常喜歡他。自古至今,原本可以成才卻“未遇良師,被人所誤”的學生還真不少。如果你干到30歲都沒啥出息,就得檢討下自己了!人生三境界:一是踏踏實實做個默默無聲的小“草根兒”,交捐完稅,任人擺布,至死也不反抗;二是讀書考功名,當官,往上爬,脫離“草民”階層,闖出一條官路來;三是一咬牙一跺腳,下決心去和官府、和那如爐的王法碰撞,活著就活著,死了就死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