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遠華 主編 頁數(shù):204
內(nèi)容概要
《機械設計基礎》是新世紀高職高專教材編審委員會組編的數(shù)控技術應用類課程規(guī)劃教材之一。 《機械設計基礎》是根據(jù)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若干意見》以及《高職高專教育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基本要求》文件的要求,結合編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改革成果編寫而成的。本教材力求突出高職高專教育注重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特點,旨在培養(yǎng)既能進行工程設計,又能動手操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在編寫本教材的過程中,主要突出以下特色: 1.堅持基礎理論以應用為目的,教材內(nèi)容的選擇及體系結構力求體現(xiàn)應用型教學的特色。 2.每章都從實際應用中的常用典型案例引入,直觀性強,好懂易學。 3.主要章節(jié)內(nèi)容安排了課堂實訓,加強了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4.教學資源豐富,本教材配有習題答案、電子課件、電子教案等,如有需要可登錄我們的網(wǎng)站(www.dutpgz.cn)下載。 本教材適用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可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條件選取,建議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以每章的引入案例進行項目教學,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地掌握本章內(nèi)容。 2.突出實訓章節(jié)的內(nèi)容,讓學生先動手,后講授,從實踐中認知。 3.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布置學生先思考、預習,以便于課堂討論和提問。 4.改變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學生可通過教學課件、常用案例、實際使用等多途徑的學習來掌握本課程的內(nèi)容。 本教材共分14章:機械設計概論、平面機構的組成及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連接、帶傳動和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輪系、軸承、軸、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以及機械的調(diào)速與平衡。 本教材由天津城建學院陳遠華任主編,由天津城建學院劉振亞、張金彬、張福春任副主編,天津城建學院田東紅、于浩等參與了教材編寫工作。具體編寫分工如下:陳遠華編寫第1章、第12章和第14章;劉振亞編寫第2~5章;張金彬編寫第9章、第10章和第13章;張福春編寫第6章和第8章;田東紅編寫第7章;于浩編寫第11章。陳遠華負責全書統(tǒng)稿。 本教材由天津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李桂云、王寶成任主審,他們對本教材的編寫提出了許多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敬請廣大讀者對本教材中的疏漏之處予以關注,并將意見、建議反饋給我們,以便及時修訂完善。
書籍目錄
第1章 機械設計概論 1.1 機械的組成 1.2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內(nèi)容、性質(zhì)和任務 1.3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和一般過程 1.4 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準則和步驟 1.5 機械零件的標準化 1.6 現(xiàn)代機械設計發(fā)展的動態(tài)* 1.7 實訓機器的結構組成* 思考與練習題第2章 平面機構的組成及結構分析 2.1 平面機構的組成 2.2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 2.3 實訓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的分析與測繪 思考與練習題第3章 平面連桿機構 3.1 鉸鏈四桿機構 3.2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3.3 平面四桿機構的演化 3.4 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 思考與練習題第4章 凸輪機構 4.1 凸輪機構的組成和分類 4.2 從動件常用運動規(guī)律 4.3 凸輪輪廓曲線設計 4.4 設計凸輪機構時應注意的問題 思考與練習題第5章 間歇運動機構 5.1 棘輪機構 5.2 槽輪機構 5.3 不完全齒輪機構 思考與練習題第6章 連接 6.1 螺紋連接 6.2 鍵連接 6.3 銷連接 思考與練習題第7章 帶傳動和鏈傳動 7.1 帶傳動概述 7.2 帶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 7.3 V帶和V帶輪的結構 7.4 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7.5 帶傳動的張緊、安裝和維護 7.6 鏈傳動簡介 思考與練習題第8章 齒輪傳動 8.1 概述 8.2 齒廓嚙合的基本定律 8.3 漸開線齒廓 8.4 漸開線標準齒輪的基本參數(shù)、標準和幾何尺寸 8.5 漸開線標準齒輪的嚙合 8.6 漸開線齒輪的加工方法和根切現(xiàn)象 8.7 漸開線的變位齒輪傳動簡介 8.8 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 8.9 齒輪的材料 8.10 齒輪傳動的精度 8.11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疲勞強度計算 8.12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8.13 直齒圓錐齒輪傳動 8.14 實訓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參數(shù)測定 思考與練習題第9章 蝸桿傳動 9.1 蝸桿傳動的類型和特點 9.2 蝸桿傳動的基本參數(shù)和幾何尺寸 9.3 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設計準則和常用材料 9.4 蝸桿傳動的強度計算 9.5 蝸桿傳動的熱平衡計算 9.6 蝸桿、蝸輪的結構 思考與練習題第10章 輪系 10.1 定軸輪系 10.2 周轉輪系 10.3 混合輪系 10.4 輪系的功用 10.5 減速器* 10.6 實訓減速器的拆裝和結構分析* 思考與練習題第11章 軸承 11.1 滑動軸承的類型和典型結構 11.2 滑動軸承軸瓦的結構和材料 11.3 滾動軸承的結構、主要類型和特性 11.4 滾動軸承代號 11.5 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和壽命計算 思考與練習題第12章 軸 12.1 概述 12.2 軸的結構設計 12.3 軸的工作能力計算 12.4 軸系結構的組合設計 12.5 實訓軸系結構的分析與測繪 思考與練習題第13章 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 13.1 聯(lián)軸器 13.2 離合器 思考與練習題第14章 機械的調(diào)速與平衡* 14.1 機械速度波動與調(diào)節(jié) 14.2 剛性回轉件的平衡 14.3 實訓剛性轉子的靜平衡試驗 思考與練習題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