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談教育溝通

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斌興,吳杰明 主編  頁數:261  字數:27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套“大師講壇”叢書,按照教育類別從浩瀚的大師創(chuàng)作中遴選出經典的教育篇章,將大師們的教育思想和智慧系統(tǒng)、集中、分類地呈現給廣大讀者,為讀者親近大師提供了一條比較便捷的途徑。依我看來,這套書有三個突出的特點:一是主題鮮明,叢書共有10個主題,如《大師談啟蒙教育》《大師談教育溝通》《大師談教育激勵》《大師談兒童習慣培養(yǎng)》等,這些主題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甚或是將來,都是大家最為關心的教育話題,也是教育中最為重要的話題;二是內容經典,叢書所選取的文章是在以人為本的教育前提下,從眾多的大師著作中選出的經典教育美文,都有一定的高度,融故事性和哲理性于一體;三是大師眾多,叢書所選大師以教育家為主,囊括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和科學家等,既有先輩,也有就在我們身邊的智者。

書籍目錄

第一篇 成長需要溝通  [美]海姆·G.士諾特 與孩子建立聯系  [美]奎爾·哈德曼 溝通是引導孩子最有效的工具  [美]勞倫斯·斯坦伯格 和孩子進行雙向交流  [美]斯托夫人 跳過交流的障礙  陸士楨 消除代溝需要先弄明白為什么有代溝  竇桂梅 老師,你了解高中的孩子嗎——給女兒開家長會有感  肖復興 口哨和樹  盧  勤 成長需要溝通  周正 周弘 為什么孩子有事不跟大人說  衛(wèi)亞莉 親子之間日常溝通狀況的深遠影響第二篇 心靈溝通才是真正的溝通  [美]M.S.斯特娜 敞開心扉同孩子交流  [加]馬克斯·范梅南 視孩子的秘密為謊言的道德觀  [荷]巴斯·萊維林  [美]斯賓塞·約翰遜 你愿意聽,孩子才會說給你聽  [美]提姆·羅斯 身為人父  粱實秋 代溝  竇桂梅 走上耐心這條路——寫給王俊芬老師  李吉林 我又迎來了一年級的新學生  盧勤 尊重孩子  周弘 走進孩子心靈的爸爸  李烈 在信任與重托中進行心的溝通  章齡齡 要用心溝通,多多交流  張勤 了解孩子的溝通特點  [美]陶宏開李衛(wèi)華 學會與孩子進行理性的心靈溝通第三篇 蹲下身來和孩子說話  [德]卡爾·威特 傾聽的藝術  [英]約翰·洛克 與孩子建立平等互愛的關系  [加]馬克斯·范梅南 教育學理解是一種敏感的聆聽和觀察  [英]赫·斯賓塞 孩子也有說話的權力  [美]南希·薩曼琳 和孩子平等對話  [美]羅莉·伯金坎 改變交流角色,學做積極的傾聽者  史蒂夫·阿特金  [美]卡爾·邁爾斯 與你的孩子交談  陶西平 可貴的“平起平坐”  于永正 蹲下來看學生  魏書生 聽孩子把話說完  李鎮(zhèn)西 不要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孩子  劉彭芝 彎下身子與花朵講話  柯云路 真正的朋友式的對話  賈馥茗 給予兒童談話的機會第四篇 教育溝通的藝術  [蘇]蘇霍姆林斯基 要掌握與學生個別談話的藝術  [美]海姆·G.吉諾特 生氣的藝術  [美]希拉里·克林頓 對孩子說建設性的話  [美]安妮·莎莉文 學會“服從”的第一步  [日]河合隼雄 教子一問  [美]羅恩·克拉克 家長應該積極與教師溝通  [日]鈴木鎮(zhèn)一 幽默的力量  [英]A.S.尼爾 一對一的個別談話  陸士楨 親子溝通必須講究方法  朱永新 怎樣消除“代溝”引發(fā)的沖突?  盧勤 孩子渴求傾聽——傾聽孩子說話  趙忠心 平反“冤假錯案”  鄭杰 學會傾聽不容易  衛(wèi)亞莉 改善親子溝通的非語言溝通技巧  張勤 溝通中批評的藝術  陶西平 重提家訪  王極盛 高三家長與孩子溝通的9大技巧第五篇 用溝通代替懲罰  [德]卡爾·威特 用溝通代替懲罰  [美]羅伯特·布魯克斯 通向有效溝通之路的障礙  薩姆·戈爾斯坦  [美]娜奧米·阿爾多特 當溝通適得其反時  [韓]張炳慧 交流——全身心地去感覺  [美]約翰·格雷 改善溝通  [美]托馬斯·費蘭 家庭會議  傅雷 給兒子的信  魏書生 書信——家長與孩子的心靈之橋  李庾南 鋼筆回來了  魏書生 輕聲細語的批評效果好  趙忠心 說服教育  以理服人  畢淑敏 下午去開家長會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成長需要溝通  和孩子進行交流  研究者讓兒童或青少年把他們自己所期望的、與現實家庭生活中不同的事情寫出來,位列首位的幾件事情中總是會有他們希望父母能多花一些時間和他們進行平等、單純的交流?! ∠嘈盼?,你并不是唯一一個讀了上則信息而跌破眼鏡的人。當知道孩子希望和自己進行更多的談話時,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感到十分驚訝?! 〈蠖鄶导议L都主觀地認為,他們和孩子談話的時間已經夠多了。問題在于,他們說得多,孩子回應得少,也很少認真聽。家長經常抱怨說,每次他們和孩子談話,孩子都興趣淡淡,回答往往都是一兩個字:  “今天在學校過得怎樣?”  “挺好?!薄  敖裉煜挛缒愣甲隽耸裁??”  “啥也沒做?!薄  澳闳ツ睦??”  “出去?!薄 〗Y果,家長就認為孩子肯定嫌他們說得太多了?! 『⒆雍图议L對于他們之間的談話這件事有這么不同的看法,主要的原因是家長沒分清什么是對孩子說話和什么是同孩子交談。父母覺得是交談,對孩子來說可能是講座、說教或詢問。  如果問孩子是否希望家長經常給他們說教或時常追問他們的事情,那顯然他們會說不。但如果問孩子是否希望父母跟他們說話,真正地傾聽、真正地對他們所談的內容感興趣、主動地讓談話成為真正的家長和孩子雙方有來有往的交流時,那他們的回答肯定是響亮的“希望”?! ”M管如此,你們之間的談話“有時是”家長的質問、布道、講授和“總是”這樣,顯然有很大的區(qū)別。想象一下你自己和別人交往的過程,若那個人的注意力總是放在你是否正確、告訴你應當怎么做,或總是試圖糾正你的行為舉止,即使那個人的出發(fā)點是好的,這樣的關系勉強維持一段時間后也會讓你瘋狂,因為這樣的關系很無趣、令人厭倦。而且總有一個更強、有更多知識、有更多經驗或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的人每天在你身邊絮絮叨叨,教你這樣做、那樣做,會讓你覺得自己很渺小、不重要?! 〖议L經常對孩子布道、質問而不是同他進行真正的有來有往的交流,也會給孩子這樣的感覺?! ∥覀兌枷M腥岁P心,有人幫助,有人對我們進行激勵(這可能就是家長會對孩子提很多問題,給孩子上很多課的原因)。但是,我們與人交流還希望得到其他的東西。我們希望別人能傾聽我們的觀點;希望別人重視我們的觀點,而不是總是批評我們的觀點;希望有機會教育別人,有機會接受教導,有機會平等地交流一些無關對錯的看法和觀點。  當你和孩子交談時,要努力讓談話成為真正的雙向交流。不管孩子多小都沒關系,只要他到3歲,或只要他能夠理解和輸出語言就行?! ∫秃⒆舆M行雙向交流,你需要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使用有效的交流手段。一旦你的態(tài)度正確,學會交流方法就變得非常簡單了。因此我們從正確的態(tài)度開始。  要想成功地進行交流,就要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而其中關鍵的就在于家長應當有這樣的認知,即雖然他們是家長與孩子關系中處于有利地位的一方,也是具有特殊權威的那方,但不能為了維護這種權威,就不時用各種方法來強調。讓孩子教你一些東西并不會減弱你作為老師的重要性,這只能表明你不僅善于傳授,而且樂于受教。詢問孩子關于正在談論的問題的見解,并不表明一定要采用他的看法、意見,這只能表明你愿意參考他的看法。問孩子他關于自己最近讀到、聽到、看到的事物的觀點并不是說你就沒有能力影響他的觀點,這只表明你對他所接觸的問題、事物很有興趣?! ∫坏┠悴扇∵@樣的態(tài)度,并習慣了這種態(tài)度,那就可以開始使用下面所列的這些成功進行雙向交流的手段了。它們都是經由專家研究證實的頗為有效的手段?! 〉谝?,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專心傾聽孩子說話。我個人認為這一點極其關鍵,不管強調多少次都不會過分。如果你只是在自己說話時才專心,那根本不能進行成功的雙向交流。孩子說話時,一定要專心聽,用肢體語言告訴孩子你正在認真地聽他說什么(放下報紙,與孩子有眼神的交流,身體前傾等)。讓孩子感受到在你心目中,他要說的很有趣、很重要。事實也是如此,因為對孩子而言重要的信息,對家長來說也很重要?! 〉诙?,主動詢問孩子的觀點。不要總是等著孩子自己提出意見和看法,家長要主動詢問孩子的看法。假設全家計劃暑假外出旅游,關于去什么地方,你提出幾個選擇,這時應當問問孩子的想法,看看他有沒有想去的地方;假設你看到某條他可能感興趣的新聞,那就講給他聽,然后詢問他的看法;假設你工作中發(fā)生的事情值得講給家里人聽,那就不要講講故事就算了,講完后可以問問孩子他是怎樣想的,假設他是這件事的主角,他會怎樣做?! 〉谌议L要注意,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必須是開放性的。家長要提出可以引出一系列回答的問題,而不是封閉性的、只能得到一兩個字答復的問題。如果都沒有可說的,那要怎樣進行雙向的有效交流呢?比如,你不能問他:“你喜歡剛剛這本書嗎?”這樣的問題只能得到“是”或“不”的簡單回答,談話無法繼續(xù)下去。你應當問:“你為什么喜歡/不喜歡這本書呀?”具體的問題(“老師對你的研究設計怎么評論的呀”)比籠統(tǒng)的問題(“今天的科學課上得怎樣”)更能激發(fā)出比較展開的回答,所以更好?! 〉谒?,不要打斷孩子的談話,讓孩子有機會說完他想說的話。與成人相比,兒童要將自己的感受、想法轉化為語言需要更多的時間。即使你明了他想要表達的主要意思,也不要從中打斷,幫他說出他想要說的話,一定要富有耐心地聽孩子說完。通常你認為很簡單的問題,可能孩子會給出很多很曲折的答案。比如,你問他今天在學校過得怎樣,目的是想知道他在學校學了什么,孩子有可能就會花上10分鐘時間告訴你今天在學校課間時發(fā)生的他認為很有趣的事。讓他說完,然后再來問他你真正想知道的事情。如果打斷他的話,實際就相當于告訴他,你對他所說的事情不感興趣?! 〉谖?,與孩子談話時要真心誠意。不要為了問問題而問問題,如果你這樣做,孩子就會為了回答而回答。你肯定對孩子某方面的事情真正感興趣,這會引導你選擇問什么樣的問題,也會引導你選擇對孩子的話作出什么樣的反應。如果孩子提出某個他感到頭疼的問題,千萬不要用空泛的回答來敷衍(“我保證一切都會過去的”)。孩子既然把它作為問題提出來了,那這件事肯定讓他感到了困擾,家長應當認真思考后再做出回答?! 畏矫娴馁|問、指導和布道能帶給孩子這樣的信息:你很關心他。但雙向交流不僅能讓他感受到你的關心,而且能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 ∵^交流的障礙①  很多父母在與孩子交談時,當孩子問“你生氣了嗎?”或“你不高興啦?”時,父母就會板著臉說“沒有”。當孩子關切地問“媽媽,您怎么啦?”時,有的母親會很不耐煩地說:“不關你的事?!北砬楹驼Z氣都表明父母是在生氣。孩子是敏感的,他們能很快就能分辨出大人在說話時所要傳達的真正意思。但是,父母們似乎并不敏感,意識不到自己在和孩子說話時語氣的變化?! 『⒆討撌艿阶鹬兀笕藨撆c他們交流,這是很多人的共識。但事實上,很少有人能夠做到與孩子真正地交流,因為他們不能用平等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父母們總是用教訓的口氣、哄的口氣、引誘的口氣和孩子說話。這樣怎么能與孩子平等地交談呢?即使孩子表示愿意合作,也不是發(fā)自內心的。這種方式,不可能使孩子完全信任父母,也不可能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艺J為,父母只有從內心去改變自己,以平等的、對待朋友的方式對待孩子,才能順利地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父母總是想利用一切機會向孩子灌輸道理,而這種硬灌的道理根本不可能被孩子接受。不僅如此,這種生硬的方式還會引起孩子的厭惡和反感,父母們總是盼望孩子凡事聽自己的,對孩子提出種種要求,卻不告訴孩子為什么要這樣。這不僅不能讓孩子服從,還會使他們產生反叛情緒,抵制父母的要求。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師談教育溝通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教育在于溝通。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