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華中師大 作者:劉兮穎 頁數(shù):20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主要采用文學倫理學批評、原型批評、文化學研究和文本細讀相結(jié)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美國猶太作家索爾·貝婁的小說,著重探討猶太知識分子在當代美國社會面臨的倫理困惑和精神危機,以及猶太倫理道德觀在美國當代社會受到的沖擊及其特殊的啟迪和指引作用。論者指出,猶太民族特有的受難意識是在貝婁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主題,
“倫理一神教”的思想貫穿其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以藝術化的方式得以以呈現(xiàn)。對貝婁筆下的主人公而言,如果生命是神圣的,那么無論遭受怎樣的磨難都必須堅持下去,因為活下去是一種道德職責。這正是小說傳達出的猶太倫理取向。
作者簡介
劉兮穎,文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主要研究英美文學。現(xiàn)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猶太倫理與敘事藝術:索爾·貝婁小說研究”(項目編號:08JC752008),參加兩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已任國內(nèi)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有四篇文章被A&HCI收錄。曾獲湖北省社科期刊第二屆專題優(yōu)秀作品三等獎。
書籍目錄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貝婁與猶太倫理
第一節(jié) 受難意識與猶太倫理思想
一、受難意識與“契約觀”
二、猶太倫理思想
第二節(jié) 貝婁的猶太文化淵源與猶太倫理取向
一、猶太根基的確立
二、貝婁的猶太倫理取向
第二章 應許之地:《受害者》中的受難與“愛鄰如己”的倫理取向
第一節(jié) 利文撒爾與阿爾比:迫害者與受難者的雙重悖謬
一、迫害者的受難
二、反猶主義與受難
第二節(jié) “愛鄰如己”的倫理取向
一、“鄰人是敵人”
二、同化危機與責任倫理
第三章 伊甸樂園:《只爭朝夕》中的身份認同與道德沖突
第一節(jié) 威爾赫姆的身份認同
一、身份危機
二、回歸猶太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父子之間的道德沖突
一、父與子:上帝與亞當
二、道德沖突的核心:個人利益與親情的較量
第四章 西奈山約:《赫索格》中的精神受難與道德困境
第一節(jié) 摩西·赫索格的精神受難史
一、摩西的猶太根基
二、赫索格的精神受難
第二節(jié) 赫索格的道德困境
一、傳統(tǒng)猶太婚姻倫理與道德悖論
二、尋求正義與善的抉擇
第五章 巴別挽歌:《洪堡的禮物》中的“成功”與救贖
第一節(jié) 失敗與成功的磨難
一、洪堡的“失敗”
二、西特林的“成功”
第二節(jié) 西特林的救贖之路
一、西特林的猶太記憶
二、西特林的救贖
第六章 諾亞方舟:《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欲望之劫與道德困境
第一節(jié) 欲望之劫
一、愛的誘惑與性的奴役
二、金錢的奴役與消費的欲望
第二節(jié) 本諾的道德困境
一、拉亞蒙:實用主義道德的化身
二、本諾的道德抉擇
結(jié)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