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衛(wèi)紅 編 頁數:347 字數:396000
內容概要
編寫《簡明心理學》的目的是以簡明的語言把心理學中最基礎、最重要的理論、觀點、概念加以整合,從知、情、意、行等角度,逐一呈現給讀者?!逗喢餍睦韺W》將為你打開心理科學的大門,你將會重新認識神秘的心理學。全書共設4部分、15章,內容包括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心理的生物基礎、心理的環(huán)境基礎、感覺、知覺、意識和注意、記憶、思維、語言、動機、情緒和情感、能力、人格、學習、健康,等等。《簡明心理學》在全面系統(tǒng)介紹現代心理學理論知識體系的同時,力求簡明,以便于師生、讀者使用閱讀,另外,為了提高《簡明心理學》的實用性和可讀性,各章還介紹了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理論觀點等等。
作者簡介
王衛(wèi)紅,男,西南大學心理學院應用心理學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心理學學會秘書長,重慶市市委組織部干部考評專家組成員。先后獲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學士、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師從我國著名心理學家黃希庭教授。先后主編了《心理學通論》、《抑郁癥、自殺與危機干預》、《兒童心理學》、《民工心理疾病辨識與防治》及《農村心理危機干預手冊》等心理學著作;研究成果中《重慶群體性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處置和應對研究》獲重慶市首屆“發(fā)展研究獎”二等獎,<自殺未遂的生物學病因及大學生、監(jiān)獄人群的危機干預研究》獲重慶市衛(wèi)生局一等獎。近年來,應邀在多家企事業(yè)單位進行了多種調研培訓項目。作為重慶心理學學會秘書長和市政府專家組成員,在各種媒體上經常就有關心理學的問題進行專家解答。
書籍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jié)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jié) 心理學的任務、門類和作用
第三節(jié)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心理學的發(fā)展和現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礎
第一節(jié) 遺傳進化和神經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腦的結構
第三節(jié) 內分泌腺和神經一體液調節(jié)
第三章心理的環(huán)境基礎
第一節(jié)環(huán)境的內容
第二節(jié) 文化傳統(tǒng)和社會
第三節(jié) 團體中的人際關系
第四節(jié)輿論、風俗和時尚
第四節(jié)個體的社會化
第四章感 覺
第一節(jié)感覺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jié)視覺
第三節(jié) 聽覺
第四節(jié)其他感覺
第五章知覺
第一節(jié) 知覺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jié) 知覺的特性
第三節(jié) 空間知覺
第四節(jié) 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
第五節(jié)錯覺
第六章意識和注意
第一節(jié) 意識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jié) 意識的不同狀態(tài)
第三節(jié)注意
第七章記憶
第一節(jié) 記憶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jié) 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
第三節(jié) 感覺記憶——心理監(jiān)控的瞬間
第四節(jié) 短時記憶——把事情“記在心間”
第五節(jié) 長時記憶——記憶的“硬盤驅動器”
第六節(jié) 內隱記憶
第八章思維
第一節(jié)思維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jié)表象與想象
第三節(jié)概念與推理
第四節(jié)問題解決
第九章語言
第一節(jié)語言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jié)語言的生理機制
第三節(jié)語言的產生
第四節(jié) 語言理解
第十章動機
第一節(jié) 動機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jié) 動機的理論
第三節(jié) 動機的分類
第四節(jié) 意志行動
第十一章情緒和情感
第一節(jié) 情緒和情感概述
第二節(jié) 情緒與腦
第三節(jié) 情緒的外部表現——表情
第四節(jié) 情緒的理論
第五節(jié) 情緒的調節(jié)
第十二章能力
第一節(jié) 能力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jié) 能力的種類和結構
第三節(jié) 能力測驗
第四節(jié) 能力發(fā)展與個體差異
第十三章人格
第一節(jié)人格概述
第二節(jié) 人格結構
第三節(jié) 人格評估
第十四章學 習
第一節(jié) 學習概述
第二節(jié) 經典條件作用
第三節(jié) 操作性條件作用
第四節(jié) 認知學習
第十五章健康
第一節(jié)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節(jié) 大學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現
第三節(jié)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輿論的形成有一個過程。首先是社會上發(fā)生了特殊事件或違反常規(guī)的行為,引起人們的注意;接著是社會各方面人士紛紛議論,交換看法,發(fā)表意見,或通過大眾傳播媒體公開表示意見,或在熟人、親友間私下議論;在眾人紛紛議論過程中幾種意見經過辯論,不斷澄清事實,眾人的認識和態(tài)度逐漸趨向一致,符合社會價值觀的意見,最后占了上風,于是便形成了輿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輿論的形成速度和產生的效力大大提升。 2010年的李剛案,在過去看來只是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但是在加入社會背景和李剛本人的家庭背景后,經由傳媒報道,就在各大網站和論壇上引發(fā)了持續(xù)性的關注與激烈的討論。所形成的社會輿論,給司法機構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同時,也在影響著民眾的看法。 輿論對個人的行為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輿論是一種社會力量。俗話說,“眾志成城”,“眾怒難犯”。代表了眾人正當意見的輿論制造者和傳播者個人,會深切地感受到眾人的力量,更堅定其信念和斗爭的勇氣,意欲壓倒其他意見。 其二,輿論是一種社會壓力。那些受輿論譴責的個人,會感受到四面楚歌、眾叛親離的孤獨感,可能迫使其產生從眾行為。 其三,輿論對個人的行為起指導作用。一般人往往借輿論以指導自己的行為。因此,代表民眾的正確輿論,將為個人的行為指出正確的方向;而代表某個集團狹隘私利的輿論則可能將把個人的行為引向錯誤的方向。 二、風俗 風俗是社會上自然形成的、多數人長期遵行的一種行為方式。風俗的主要特點是自發(fā)性和持久性。人們將有地理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guī)范差異,稱之為“風”;由社會文化的差異造成的行為規(guī)則的不同,稱之為“俗”。人生的幾件大事:出生、成年、結婚、死亡,各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正月十五耍龍燈,端午節(jié)劃龍船,凡此種種,是中華民族的風俗活動,反映了“龍的傳人”勤勞、勇敢、聰慧、進取的民族精神。它深入人心,代代相傳,為人們樂意遵行,即使是陳規(guī)陋俗也被樂意地遵行。從意識形態(tài)的特征上看,風俗可分為進步和落后兩種。前者能振奮民族精神,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后者則阻礙社會進步。
編輯推薦
《簡明心理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公共心理學課程教材,也可作為非心理學專業(yè)學生選修課的教材;另外,對于廣大心理學愛好者來說,這也是一本有趣有益的參考讀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