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宜海 頁數(shù):371
內容概要
《論公民德性》在對德性概念和中西德性理論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新中國成立以來道德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實,首先提出公民德性概念,并對公民德性的內涵進行現(xiàn)代意義上的解讀;其次,將德性劃分為人的德性和公民德性兩個層次,并將公民德性劃分為三種類型,即公民道德德性、公民理智德性和公民實踐德性,不同的德性下又含有不同的德目表;最后,提出公民德性的完善就是人的科學發(fā)展的觀點,并從“中國公民德性調查”的實證研究中尋求確證的根據(jù)。
書籍目錄
引言
第1章公民德性研究的緣起、價值和思路
1.1公民德性研究的緣起
1.1.1德性之知與德性之行的背離
1.1.2傳統(tǒng)德性與現(xiàn)代社會的不契合缺乏
公認的理論解釋
1.1.3公認的道德判斷和評價標準有待完善
1.1.4社會的經(jīng)濟本位和個人的金錢本位
導致道德價值觀混亂
1.1.5接受道德規(guī)范的情感基礎不牢
1.2公民德性研究的價值
1.2.1 彌補公民德性研究的不足
1.2.2解析德性之知與德性之行背離的原因
1.2.3 彌合新舊價值體系轉變中道德
價值觀的分裂
1.2.4揭示公民德性對人的發(fā)展的價值
1.2.5為公民追求善和幸福生活提供思路
1.2.6 為社會轉型期公民德性建設提供參考
1.3公民德性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1.3.1公民德性研究的基本框架
1.3.2公民德性研究的思路
第2章 德性概念
第3章 中西德性研究比較
第4章 公民德性概念、層次
第5章 公民德性的類型
第6章 公民德性與人的科學發(fā)展
第7章 德性倫理的現(xiàn)狀思考與公民德性培養(yǎng)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