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余家菊 頁數(shù):188
內(nèi)容概要
《孔子教育學說》取材《論語》,分為“前篇”、“本篇”、“附篇”三部分,對孔子的生平、教育思想、政治理念等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jié)和闡釋。
首先,孔子認為人“性相近,習相遠”,因此導人趨善的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雖然人的資質(zhì)有高低敏拙之分,但是個人的努力更為重要。其次,孔子的教育內(nèi)容,可總結(jié)為政事、言語、文學三種。再次,關(guān)于孔子的教學方法,可歸納為自動原理、興趣原理、個性原理、學思并重、群學原理等。第四,孔子注重對學生義利、忠恕、孝悌、剛毅、遜讓等品德的培養(yǎng)。最后,本書認為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和他的哲學思想——“道”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道之本體為仁,仁是一種人性完滿的境界,表現(xiàn)形式有多種。
作者簡介
余家菊(1898—1976),字景陶,又字子淵,湖北黃陂人。中國近現(xiàn)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鄉(xiāng)村教育的倡行者和理論構(gòu)建者。1924年英國留學回國后,先后任教于武昌高師、北京大學等校。畢生勤勉筆耕,主要著作有:《中國教育史要》、《教育原理》、《孔子教育學說》、《孟子教育學說》、《荀子教育學說》、《陸象山教育學說》、《教育與人生》、《人生對話》、《中國倫理思想》、《大學通解》和《孔學漫談》等。
書籍目錄
《孔子教育學說》凡例
前篇
一、孔子之身世
二、孔子之時代
三、孔子之學養(yǎng)
本篇
一、緒論
二、受教者論
三、教材論
四、教學法論
五、訓育論
六、教育目的論
附篇
一、孔子之政治觀
二、孔門之學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