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中央編譯 作者:里爾克 頁數(shù):210 譯者:梁宗岱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梁宗岱翻譯的里爾克作品不止《羅丹論》。1936年上海時代圖書公司出版他的譯詩集《一切的峰頂》,收入了里爾克兩首短詩《嚴(yán)重的時刻》和《這村里》。次年上海商務(wù)印書館重印該集,補進里爾克另一篇重要作品《軍旗手的愛與死之歌》。1943年,短篇小說翻譯集《交錯集》在廣西桂林出版,面里選擇了四篇里爾克《好上帝的故事》的短篇小說:《老提摩斐之死》、《正義之歌》、《欺詐怎樣到了俄國》和《聽石頭的人》。最后這篇名氣最大,以意大利文藝復(fù)興雕刻家米蓋朗基羅為主人公,寫于1900年,距離他結(jié)識羅丹不過兩年,很有點先兆的味道,現(xiàn)錄入本書供鑒賞。 編者在校注工作完成后,意猶未盡,著手編譯里爾克與羅丹的通信集,另行出版。因為這兩位文學(xué)與藝術(shù)大師的交往前后超過十年,留下的文字成果絕不限于這本《羅丹論》,還有大批來往信件。
作者簡介
梁宗岱,梁宗岱是我國著名的詩人、教授,創(chuàng)作廣及詩詞、中外文學(xué)翻譯和文藝評論,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留有深刻的印記。由于歷史原因,他的作品長期塵封,直到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才開始零散重印。本系列全面匯集梁宗岱的主要作品,以滿足文學(xué)愛好者的不同需要,并為學(xué)者專家提供一個可靠的版本。
書籍目錄
梁宗岱與里爾克的書緣(劉志俠)羅丹論 譯者題記(1941年) 譯者題記(1962年) 羅丹論 羅丹(一篇演說詞)附錄 聽石頭的人(里爾克)羅丹作品圖錄 中文(拼音)檢索表 法文檢索表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羅丹未成名前是孤零的。榮譽來了,他也許更孤零了吧。因為榮譽不過是一個新名字四周發(fā)生的誤會的總和而已?! £P(guān)于羅丹的誤會很多,要解釋起來是極困難的事。而且,這是不必要的;它們所包圍的,只是他的名字,而決不是那超出這名字范圍的作品。這作品已經(jīng)成為無名的了,正如一片平原是無名的,或者像大海一樣在地圖上、典籍里和人類心目中才有名號,而實際上只是一片汪洋、波動與深度而已?! ∥覀儗⒁谶@里論及的作品已經(jīng)生長有年,而且還一天天長大起來,像一座森林一般,片刻也不停息。我們穿插于千百件作品中,心悅誠服于那層出不窮的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我們便自然而然地轉(zhuǎn)向這雙手——上述的一切都出自于這雙手。我們記起人類的手是多么渺小,多么易倦,它們能移動的時間又那么短促。我們于是訪問那揮使這雙手的人。這人究竟是誰呀? 他是一位老人。他的生平是屬于那些不容敘述——無終無極的生命之一。這生命早已抽根,它將延長,深八一個偉大時代的深處,而且對我們仿佛已經(jīng)過去了不知許多世紀(jì)了。我們對此一無所知。我們想像它必定經(jīng)過或種童年,在某處,在窮苦中掙扎的童年,彷徨、無依、無聞。而這童年或許還在也說不定,因為——圣奧古斯丁說得好——它究竟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他的生命,或許,包含他已往一切的時光,期待與放任的時光,懷疑的時光,和悠久的痛楚的時光,是毫無所失、毫無所遺忘的,是在消逝中長成的。或許如此吧,我們無從知道。但是我們可以斷言,只有這樣的生命,才能夠產(chǎn)生那么豐富和美滿的行為;只有這樣的生命(其中什么都是同時發(fā)展與蘇醒,什么都是永無止境的)才能夠長春永健,不斷地向著崇高的功業(yè)上升。將來總有一天,人們會憑空架造這生命的歷史,它的迷誤,它的瑣事和軼聞。他們會敘述一個幼童常常忘了飲食,因為他覺得拿一把頑鈍的小刀來雕琢一塊粗木比飲食更為重要;他們會以種種非凡的遭遇點綴他的成年,預(yù)兆他未來的光榮和偉大。諸如此類的傳說,永遠是那么流行和深入人心。譬如,我們盡可以選擇下面幾句話,相傳是五百年前一個僧侶對那年幼的米賽·歌倫比說的:“努力呀,孩子,盡情觀賞這圣波爾雕花的鐘兒和兄弟們美麗的作品吧。觀賞,愛上帝,你就可以享受偉大事物的恩惠了。”你就可以享受偉大事物的恩惠了。在他出發(fā)的一個十字路口,一個親切的情感(可是比那僧侶的聲音低沉得多)或許對我們這青年人這樣說。因為這正是他所尋求的:偉大的事物的恩惠?! “屠璧谋R浮宮里,無數(shù)使人聯(lián)想到南國的藍天和濱海晴光的玲瓏剔透的古物當(dāng)中,兀立著許多沉重的石頭,是從邃古傳下來,而且要遺留至遙遠的將來的。這些石頭有些正酣睡著,顯然在靜候某種最后審判而醒來;有些生意盎然,有動作,有姿勢,那么新鮮活潑,仿佛人們特意把它們保留,以待將來賜給一個偶然行經(jīng)那里的童子。而這種生命,不獨那些遠近知名、有目共賞的杰作有之;就是那些被人忽略、無名、冷僻的小品,也一樣地充滿著這深切內(nèi)在的生氣,和那一切眾生共具的、豐富的、觸目驚心的、彷徨的神色。甚至靜默,那有靜默的地方,也是由成千成萬勻整均衡的震蕩的剎那組成的。那里有許多小小的雕像,特別是形形色色的獸類,走著,或團聚著。如果一只鳥兒在那里棲止呢,我們就知道那是一只鳥兒,一片蔚藍的天從它背后透露出來圍繞著它,一片大地折疊在它每根羽毛上,而且我們可以把這片大地鋪開,把它展拓到無窮?! 【褪悄切┞柫⒃谔熘鹘烫庙敚虮P坐、蹲伏在臺柱下,傴僂,憔悴,懶洋洋到什么也不愿負(fù)載的飛禽走獸,亦莫不如是。它們當(dāng)中有狗,有松鼠,有喜鵲,有毒蝎,有龜,有鼠,還有蛇。至少每類占其一吧。這些生物似乎是從外面,在林中或路上捉回來的;不過久困在石刻的花葉和蔓藤底下度日,才漸漸變成目前這種將永遠保持的形態(tài)罷了。但是也有生來就屬于這雕塑的世界,并沒有它生的回憶的。它們從始就是這崔巍、廓落、突兀、峭立的世界的居民。它們那狂熱的瘦態(tài)露出嶙峋的骨骼。它們張口吐舌,如馴鴿般咕咕欲鳴,因為附近的鐘聲把它們的聽覺毀壞了。它們并不負(fù)載任何東西,而只昂頭展腳,就這樣幫助那些石頭一塊一塊地疊上去。有些抱著鳥兒,棲立在桅欄上,仿佛確實在趕路,不過想在那里暫歇幾百年,去眺望那不斷地增長的大城市而已。別的呢,是犬族的苗裔,從檐端向下垂,隨時準(zhǔn)備把雨水從它們竭力要嘔吐而膨脹的口傾瀉出來。一切都是經(jīng)過修改和校正的,但它們的生命卻毫無損失;相反,它們卻更強烈更蓬勃地活著,活著那產(chǎn)生它們的時代的熱烈沸騰的生命?! 8-P10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