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新聞與傳播研究

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張銘清 主編  頁數:741  字數:719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海峽兩岸新聞與傳播研究》是海峽兩岸新聞與傳播研究的文集。內容包括臺灣執(zhí)政黨更替對媒體生態(tài)之影響——以基層選舉中的媒體使用為例;;臺灣報紙新聞評論初探;“解禁”后臺灣報紙版面革新研究;臺灣媒體素養(yǎng)教育的發(fā)展與困境;十年來臺灣報紙中的大陸形象建構(1996—2006);從臺灣受眾的角度探索電視領域的對臺宣傳工作;競爭下的兩岸報業(yè)透視……

書籍目錄

1.臺灣執(zhí)政黨更替對媒體生態(tài)之影響——以基層選舉中的媒體使用為例2.臺灣報紙新聞評論初探3.“解禁”后臺灣報紙版面革新研究4.臺灣媒體素養(yǎng)教育的發(fā)展與困境5.十年來臺灣報紙中的大陸形象建構(1996—2006)6.從臺灣受眾的角度探索電視領域的對臺宣傳工作7.競爭下的兩岸報業(yè)透視8.《全民大悶鍋》之研究9.大陸學刊視野里的臺灣新聞傳播——1994—2006年新聞傳播學核心期刊涉臺研究述評10.打手與保護傘——臺灣地下電臺與民進黨11.臺灣新聞教育課程中的“學”與“術”12.日據時期《臺灣民報》的中國情結13.兩岸關系變革中的兩岸新聞交流14.閩臺文化的共通意義空間與發(fā)展空間15.日據時期臺廈的新聞殖民與新聞交流16.兩岸垂直財經網絡媒體關于“次級債危機”分析——以和訊網和鉅亨網為例17.從政治人物上綜藝節(jié)目看臺灣政治娛樂化傾向——以連戰(zhàn)、呂秀蓮、馬英九做客《康熙來了》為例18.臺灣《壹周刊》的市場導向性娛樂新聞及其影響19.大陸網絡有關丘逢甲信息傳播的幾個問題20.《海峽新干線》與《海峽兩岸》涉臺新聞的比較分析21.試析臺灣聯合新聞網《兩岸傳真》中的兩岸報道22.簡析臺灣報紙對連戰(zhàn)大陸行的報道23.臺灣廣告業(yè)的發(fā)展綜述24.淺析臺灣房產廣告中“隱”道與“仁”道文化25.淺析臺灣的網絡廣告管理26.臺灣報紙醫(yī)藥廣告研究27.茶氣清醇飄香,文化一脈相承——從臺灣茶類廣告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28.后現代主義視角下的符號消費解析——以臺灣誠品書店廣告文案為例29.淺析廣告表現中的文化重組——以臺灣左岸咖啡館廣告為例30.從兩岸博客書看出版發(fā)展新趨向31.臺灣選秀節(jié)目《超級星光大道》的成功啟示32.臺灣電影之困境與出路33.從侯孝賢的電影看臺灣往事34.都市批判主義電影的符號運用研究——臺灣電影《麻將》的符號學分析

章節(jié)摘錄

  1.臺灣執(zhí)政黨更替對媒體生態(tài)之影響——以基層選舉中的媒體使用為例 黃碧梅許清茂  內容摘要:本研究的對象為臺灣的政黨與媒體,主要采用內容分析法,觀察政黨更替對媒體生態(tài)的影響。本文對比《聯合報》、《自由時報》和《中國時報》1997年臺灣的縣長選舉報道和2005年“三合一選舉”報道,從報道量、編輯手段等方面分析三報的政治傾向差異,以及兩次選舉報道對不同政黨的候選人形象構建的差異?! £P鍵詞:政黨更替臺灣媒體選舉  一、概論  臺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在文化上更是同宗同源,兩岸新聞事業(yè)的交流本來不應該存在障礙。但是由于兩岸尚未統(tǒng)一,特殊的原因導致了新聞界互相的隔閡。而自李登輝執(zhí)政后期,臺灣當局開始不遺余力地推行“去中國化”的“臺獨”政策,壓縮交流基礎的共通意義空間。加強兩岸的相互了解,作為信息傳遞使者的新聞工作者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而新聞學術界,則有責任嘗試為實務界提供一張臺灣新聞事業(yè)的地圖。本文從臺灣媒體生態(tài)的其中一個角度切入,主要關注媒體變化背后的政黨背景,在此背景下媒體對政黨形象的呈現,以及政黨對媒體生態(tài)的影響?! ?.研究背景  身在對臺最前線的廈門,對“臺灣”兩個字有著非同尋常的敏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海峽兩岸新聞與傳播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對于研究臺灣的人來說 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