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無咎醫(yī)學八書

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作者:姜宏軍 等主編  頁數(shù):33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名醫(yī)遺珍系列叢書》旨在搜集、整理我國近現(xiàn)代著名中醫(yī)生前遺留的著述,文稿、講義,等等。這些文獻資料,有的早年曾經出版、發(fā)表過,但如今已難覓其蹤;有的僅存稿本、抄本,從未正式刊印,出版:有的則是家傳私藏,未曾面世、公開過,可以說都非常稀有、珍貴。從內容來看,有研習經典醫(yī)籍的心悟、發(fā)微,有學術思想的總結,闡述,有臨證經驗的記錄、提煉,有遣方用藥的心得、體會,篇幅都不是很大,但內容豐富多彩,且都帶有鮮明的名醫(yī)個人特色,具有較高的學術和實用價值,足資今人借鑒。    尋找、搜集這些珍貴文獻資料是一個艱難、漫長而又快樂的過程。每當我們經過種種曲折找到并落實好一種想要的文本時,都如獲至寶,興奮不已,尤其感動于這些文本擁有者的無私幫助和大力支持。他們大都是名醫(yī)之后或門生弟子,不僅和盤獻出這些珍貴文獻,并主動提供相關素材、背景資料,而且很多都親自參與整理、修訂,確保了所出文本的高保真和高品質,這也激勵,鞭策我們不畏艱難,更加努力。    真誠希望同道和讀者朋友給我們提供線索,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把這套書做成無愧于時代的精品、珍品。

作者簡介

  陳無咎(1883-1948),號黃溪,浙江義烏人,杰出的中醫(yī)臨床家和教育家,醫(yī)經學派的集大成者,同丹溪朱彥修、花溪虞天民合稱為“義烏三溪”?! £愊壬蜃杂_他多年的頑疾瘧疾而開始學醫(yī),曾師從周外翰、龔茂才、徐侍卿三位先生。他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民主革命,后辭官行醫(yī),主要活動于上海、杭州、義烏等地。  陳先生之學極具特色,他論病說理必宗《內經》,井用以證諸實驗;處方亦多自訂,不輕用他人成方。這些特點使他于近代醫(yī)家中可謂獨樹一幟。任應秋先生曾這樣評價他:“實具有河間、丹溪之遺緒,而駕于《拾遺方論》之

書籍目錄

醫(yī)量  黃序  陳序  醫(yī)量創(chuàng)論  醫(yī)量  醫(yī)案創(chuàng)論  傷寒類  雜病類  婦人類醫(yī)軌  黃溪醫(yī)博陳無咎小傳  醫(yī)壘叢書許敘  醫(yī)壘叢書許序  校閱??敝T人姓氏臺銜  征求醫(yī)壘題敘及批評  自序上卷  論抵抗療法  論陽有余陰不足  論夾陰傷寒  論腎風  申論腎風  論痰核  論膽枯  論胃大  論胃痛  申論胃痛  論反胃  論瘰疬  論疼痛  論石膏之功罪  申論石膏  論麻黃  論母子  申論母子  論補瀉虛實  申論補瀉虛實下卷  論返老還童  論寒熱  論寒熱之辨  論寒熱之真假  論水腫  論直中  論中風  論朱定生氣通天論章句  論風食相隔  論喘  論心包絡  論肺氣不收  論漏雍  論疝  論膵  論標本中氣  論陰陽  論五行  論三陰三陽  論五運六氣  結論臟腑通詮婦科難題明教方傷寒論蛻傷寒論蛻后編——傷寒病證實驗方案附錄 陳無咎醫(yī)案醫(yī)論選后記

章節(jié)摘錄

 ?。ㄒ唬┯嘧迨宀襟?,患臟寒回風癥,每飲必百沸,下咽尤涼,盛暑衣綿無汗,可謂真寒。乃醫(yī)者謂其消中,與以石斛、生地,余易以大已寒丸,病已稍可,不肯竟服。遂不起,蓋徇庸醫(yī)之言,誤寒為消渴也?! 。ǘ┩旮蛋屋椭遥己Y成冰癥,然身熱不退,中西醫(yī)生欲除其熱,而熱愈壯,余用望切之法,征其外假熱而內真寒,投以理中姜附,痛快逾恒,久病若失?! 。ㄈ┳逯剁R明之室,患熱厥胃痛,本惱怒傷肝所得,醫(yī)者見其痛時,面色蒼黑,決為寒痛,投以茱、樸,痛不可按.余切其脈,肝長胃盛,知其熱郁在膽,與以驅寇湯加黃連、龍膽、郁金,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陳無咎醫(yī)學八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研究內經不可缺少,見解獨特
  •   很早就聽說過陳無咎,但一直無緣讀到其醫(yī)著。今見其醫(yī)書八種合為一部以行世,甚為珍貴,遂購而讀之。初讀陳氏書,感覺陳之醫(yī)案過于古僻,懷疑其療效是否言過其實。尤其是陳氏議論孫中山先生的病情,則更是感覺其與事實差距較大。尚需花大功夫仔細研究研究陳氏學問才是。
  •   還可以,了解一下這位大家,學習中。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