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機設計的一代宗師徐舜壽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航空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顧誦芬 等編  頁數(shù):402  字數(shù):48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在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的飛機——殲教1和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臺發(fā)動機——噴發(fā)1A首飛成功50周年之際,在徐舜壽同志離開我們整整40周年的日子里,在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傳承夢想、我國航空工業(y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并以全新姿態(tài)沖擊更高目標的今天,編撰出版《中國飛機設計的一代宗師徐舜壽》一書,以紀念新中國飛機設計的一代宗師、著名的航空工業(yè)專家徐舜壽同志的重要歷史貢獻,弘揚他的科研設計思想、道德風范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特殊的現(xiàn)實意義。徐舜壽同志出生于浙江省吳興縣南潯鎮(zhèn)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徐一冰,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從日本回國后,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我國第一所體育學?!袊w操學校。哥哥徐遲,著名作家,以詩人氣質寫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出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其作品《哥德巴赫猜想》和《地質之光》體現(xiàn)了科學與文學交融,影響了幾代中國人。夫人宋蜀碧,在翻譯領域有所建樹,與徐遲合譯了《托爾斯泰傳》等名著。徐遲的報告文學讓中國人了解了哥德巴赫猜想,而徐舜壽則懷揣著航空報國的遠大志向,奮力問鼎我國航空工業(yè)的“哥德巴赫猜想”。徐舜壽同志于20世紀40年代就從事航空事業(yè)。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參與航空工業(yè)的組建工作。1956年8月,他主持創(chuàng)建了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并擔任主任設計師,同時擔任殲教1噴氣飛機的總設計師,他嘔心瀝血,把整個身心投入到飛機設計事業(yè)中。1958年7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架飛機——殲教1順利飛上了藍天,開創(chuàng)了我國航空工業(yè)從仿制走向自行研制的先河。1961年,他組織創(chuàng)建了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所——中國航空研究院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并擔任該所第一任技術副所長。1964年,參與組建了我國第一個大型飛機設計所——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并擔任該所技術副所長兼首任總設計師。他以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無限的熱愛和忠誠,滿腔熱情地投身于我國航空工業(yè)建設,他組織和親自設計的飛機有殲教1、初教6、殲8、轟6、運7等。徐舜壽的歷史地位和貢獻不僅在于他組織和參與了多個飛機設計、飛機機構創(chuàng)建和航空科研基礎設施的建設,培養(yǎng)了大批航空科技人員,編寫了大量著作;更重要的是他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tǒng)的飛機設計息想,為后人樹立了高尚的為人風范,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徐舜壽同志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為每一位熟知他的人深深敬佩。建國初期,在沒有專門的外國專家援助、沒有充足的經(jīng)費、沒有飛機設計人才和專家奇缺的條件下,他帶領立志為發(fā)展我國飛機設計事業(yè)的一代熱血青年,在異常簡陋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辦飛機設計室。他們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三個月就完成了殲教1的全部設計圖紙,兩年內研制出我國第一架全部使用國產(chǎn)材料、成品件(包括發(fā)動機)的噴氣教練機,速度驚人,前所未有。徐舜壽同志求真務實、細致嚴謹?shù)墓ぷ髯黠L,為每一位熟知他的人深深銘記。在“浮夸風”勁吹、盲目追求高指標的年代,他不盲從、不迎合,舉出大量技術上的論據(jù),反復說明必須按照科學規(guī)律辦事,循序漸進。在飛機設計室,他首創(chuàng)了保證科學決策的技術委員會,這種開放、民主的技術組織形式,不僅使決策過程透明、民主,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也為提升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創(chuàng)造了機會和條件。他倡導“熟讀唐詩三百首”,要求大家苦練基本功,把“六分之五”的時間用于科研和鉆研業(yè)務,他似父兄那樣對待年輕人,鼓勵年輕人要“坐下來,鉆進去,冒出來”,爭當技術尖子,決不做“技術官僚”。徐舜壽同志高瞻遠矚、開拓創(chuàng)新的治學態(tài)度,為每一位熟知他的人深深景仰。面對“一邊倒”、全面學習蘇聯(lián)的政治要求,他敢于“不唯米格論”,在研制殲教1過程中,大膽擯棄蘇聯(lián)飛機機頭進氣的氣動外形設計,采用兩側進氣布局,同時對原準機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改動。作為飛機設計事業(yè)的領軍人物,他明確提出不能僅靠牛頓三定律來領導和指導飛機設計工作,以一個航空科技領導者應有的敏銳和遠見,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就鉆研高速空氣動力學;飛機設計室創(chuàng)建后,迅即開展氣動彈性專業(yè)的組建;在電子計算機技術剛剛興起的50年代末,又在設計室組建了計算站,引進了當時國內能獲得的模擬和數(shù)字計算機;60年代初,便在六院一所設置自動控制專業(yè);1965年,開始關注當時還處于探索階段的飛機疲勞問題。徐舜壽同志襟懷坦白、正直無私的高尚品德,為每一位熟知他的人深深折服。他總是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向領導直言相諫,為領導當好參謀,即使遇有不同意見,也直言不諱,據(jù)理力爭,從不隨波逐流。從大學時期到參加革命;從建國之初在航空工業(yè)局機關工作,到1956年主持組建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從六院一所到十所;他始終想著怎樣為國家研制設計高性能飛機。即使在文革動亂時期,身處非常惡劣的環(huán)境下,仍利用對他進行錯誤批判的機會,認真總結創(chuàng)辦飛機設計事業(yè)的經(jīng)驗教訓,而對投身我國航空工業(yè)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作為中國飛機設計的一代宗師,徐舜壽同志把畢生心血獻給了我國的航空事業(yè),不愧為航空報國的楷模和愛國知識分子的典范。讓我們牢記徐舜壽等老一輩航空人的豐功偉績,學習、繼承和發(fā)揚他們愛國、拼搏、奉獻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辜負他們的期望,在新世紀、新時代,激情進取,奮力拼搏,為祖國航空工業(yè)的跨越發(fā)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林左鳴

內容概要

徐舜壽是我國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在他自己短暫的一生中,為中國飛機設計事業(y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本書薈萃大量由他本人提供的珍貴文字及歷史資料、回憶、紀念文字等,內容豐富、翔實,生動感人。其中所記述徐舜壽的歷史功績和他的科研設計思想、對事業(yè)的奉獻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對于今天從事和關注中國航空事業(yè)發(fā)展的人們,有著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作者簡介

顧誦芬,我國著名飛機設計師,飛機空氣動力學家,江蘇蘇州人。1951年畢業(yè)于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歷任中國航空研究院飛機設計所副總設計師、副所長、所長兼總設計師,沈陽飛機制造公司總設計師,航空工業(yè)部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航空工業(yè)總公司研究員,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1991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書籍目錄

一、中國飛機設計的一代宗師徐舜壽 第一章  家世/3 第二章  學業(yè)(1927-1939)/21 第三章  早期從事航空事業(yè)的經(jīng)歷(1939-1948)/34 第四章  宋蜀碧/52 第五章  人生道路新的起點(1948-1951)/66 第六章  航空工業(yè)局/83 第七章  第一個飛機設計室(1956-1961)/101 第八章  中國第一架噴氣飛機的總設計師/129 第九章  反右運動與紅專辯論(1957)/151 第十章  “大躍進”時期的飛機設計(1958-1961)/159 第十一章  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1959-1962)/179 第十二章  六院一所時期(1961-1964)/188 第十三章  六院十所時期(1964-1966)/228 第十四章  文革風暴(1966-1967)/249 第十五章  厄境中的真情/258 第十六章  最后的時日(1967-1968)/269 第十七章  科研設計思想/281 第十八章  風范長存/303 第十九章  賢夫慈父/314 第二十章  思念無盡/325二、徐舜壽文稿 1.《飛機構造學》(舒里任柯著)序言/339 2.《飛機強度學》(康恩著)序言/342 3.到部隊調查學習的一些體會/345 4.關于提高外文資料利用率的幾個問題/349 5.62式飛機設計中的主要技術問題和研究計劃/357 6.關于測繪仿制安-24飛機中幾個問題的請示報告/388三、徐舜壽生平(大事年表)四、編后語

章節(jié)摘錄

1948年夏,徐舜壽出差去臺灣解決鋁材問題,回來時途徑上海,住在大姐家里。三姐徐和從大連介紹一位地下工作者陶立鶴(化名,真名姜松濤)來與徐遲兄弟見面,商談徐舜壽的去向。徐舜壽要去解放區(qū)的決心已定,表示絕不去臺灣。陶答應回東北請示上級后再做決定。1948年冬,淮海戰(zhàn)役結束,國民黨大勢已去,空軍第二飛機制造廠要搬遷到臺灣去。徐舜壽以送妻子宋蜀碧回成都為托詞,向工廠請假,到上海做去解放區(qū)的準備。這一段時間里,徐舜壽曾回過一次南潯鎮(zhèn),看望在南潯中學擔任教導主任的哥哥徐遲。徐舜壽的同鄉(xiāng),后來分配到飛機設計室的吳鐵民,在回憶中有這樣一段記述:“1948年春,徐舜壽一心向往解放區(qū),從四川來尋找小哥徐遲時,恰逢初三物理老師生病,就由他臨時代課,就這樣他給我們上了幾次課,下午課外活動時,在學校排球場上支起了網(wǎng)球架,臨時劃了線,進行了網(wǎng)球賽。我記得,有單打與雙打等,徐氏兄弟倆人進行了一場單打表演賽,在當時條件,網(wǎng)球賽比較新鮮,所以吸引了不少的觀眾鼓掌助威?!?949年2月,陶立鶴再次來到上海,告訴徐舜壽,經(jīng)請示上級,同意他去解放區(qū),并安排他們從香港走。后經(jīng)徐遲與地下黨組織有一些關系的朋友曹石峻幫忙,決定改道從青島到解放區(qū)。曹石峻認識地下黨組織的李小姐,真名王月英,當時的身份是小學老師。上海解放后,她是進駐中國民航公司的代表。宋蜀碧后來回憶說:“1949年初,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忽然傳來飛機的聲音。舜壽正輪到值星,立即要了輛吉普車往機場趕去。原來是淮海戰(zhàn)役敗下陣來的人路過南昌。隨后便看見一些從頭到腳一身新(連高跟鞋的鞋底都是嶄新的)的飛行員家屬從我們門前那條土路走過。打這以后,形勢急轉直下,工廠要往臺灣搬了。人們開始賣東西,開始打點行裝。這時工廠出了一條規(guī)定,可以請假送家屬回家。舜壽便以送我回成都為由請了假。這時火車尚未通,我們帶著出生兩個多月的女兒,提前離開南昌,乘飛機去了上海,住在舜壽的大姐家。舜壽的三姐徐和,抗戰(zhàn)時期在重慶陶行知辦的育才學校教書?;厣虾2痪茫チ私夥艆^(qū)。1948年的一天,一位自稱叫陶立鶴(這名字聽起來好像是他們家的表兄弟)的人,帶著徐和的親筆信到大姐家,他說三姐已經(jīng)去了大連,并且結了婚。陶立鶴是到上海做地下工作的。過去他認為舜壽不一定要去解放區(qū),留在這家飛機制造廠里,可以做的事也不少。這時到了非決定不可的時候了,他同意了,并安排我們從香港走。于是我們先到吳耀宗家,找他妻子楊醫(yī)生給我們種牛痘、打防疫針,辦好入境免疫證明。然后又找舜壽的二姐夫楊樹康,請當?shù)氐囊粋€盧保長給辦了身份證,舜壽的身份改成了西藥商。還得趕著給女兒取名字。舜壽拿起當天的報紙翻了翻,找到個汎字,給她取了個徐汎的名字,也給她辦了身份證。決定從香港走了,舜壽大姐趕著叫裁縫給我做了兩件短袖旗袍,到香港好穿。我整天興致勃勃地照顧孩子,看著她一天天地長大。有時也趁她睡著的時候,上街去買買東西。金元券出來還不到半年,人們已經(jīng)在直接使用袁大頭了。記得我買了一雙皮鞋,竟然花了十塊銀元。我過生日那天,舜壽買了一個蛋糕,也是用袁大頭買的。軍事上的潰敗,經(jīng)濟上的崩潰,再加上全國的人心所向,國民黨的垮臺已是指日可待了。我沉浸在對新生活的向往中,想象著一到解放區(qū),把孩子送進托兒所,就可以工作了。我給在北平的三姐寫信,告訴她不久我們將在北平見面,說今后的世界是我們的,是自食其力的教師、醫(yī)生、工程師……的。我從未想過帶著那么小的嬰兒,一路上會遇到什么困難,什么風險。腦子里想的只是蘇聯(lián)的模式,共產(chǎn)主義的藍圖。這期間,舜壽每天去車站,看南昌搬遷的火車到了沒有。以便盡可能地勸說熟悉的技術人員留下來,等待解放?;疖嚨鹊搅?,取下了行李。過一天,劉定模來訪,但他執(zhí)意要跟工廠一起走,認為不久仍可見面,臺灣終究要解放的。我們在上海已一個多月,也曾去舜壽二姐家住過一陣,既然南昌工廠的人已到上海,舜壽覺得這里再也不能久待了,唯恐出外遇見廠里的人,會出什么問題。這時,徐遲從南潯鎮(zhèn)到上海,見我們還在等著去香港,便說他的朋友曹石峻認識一位地下工作者李小姐,是一個小學教師(她的真名是王月英,據(jù)說她是策劃重慶號起義的地下工作者之一。解放后我在上海中蘇友好協(xié)會工作時還見過她)。她那時正要找人護送一位起義飛行員的家屬去北平。曹石峻聽說我們要去解放區(qū),便提出讓舜壽護送,說是可以從青島走,比走香港更方便,穿過一條公路就是解放區(qū)。陶立鶴(他的真名是姜松濤)也同意了,于是我們決定改道,從青島走。辦好了船票,確定了日期,記憶中是3月29日。走之前,陶立鶴給了舜壽一本《經(jīng)濟行情雜志》,說第13頁上有密寫的介紹信,到了北平即可到軍管會,找馬子青聯(lián)系。舜壽把他的軍帽、軍銜、軍裝和軍人身份證等包了一包,放在大姐處,等他走后,陶立鶴會取走,這些東西以后派人去臺灣是很有用的。那是一個陰沉沉的午后,徐遲不便去送我們,告別大姐和他之后,我們抱著孩子徑直去了碼頭。李小姐已經(jīng)等在那里,她瘦高個子,穿一件深藍色的長毛絨長大衣。上船之前,她給了舜壽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到了青島要找的傅同玉的地址。一起走的有王玉琴(起義飛行員的妻子),她的八九個月大的小女兒和她的十二三歲的弟弟,一共6個人。我們3人帶的東西不多,一床被子,一個棕色手提箱,里面是我們的衣物和一些西藥藥品,那本《經(jīng)濟行情雜志》就在里面。但是給孩子帶上了一大堆尿布,都是頭一天晚上用大姐找出的舊床單、舊枕套做的?!毙焖磯垡恍?人,兩位尚在哺乳期的少婦,兩個襁褓中的嬰兒和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今天看來,這樣一行人,要完成那樣一次艱難的行程,簡直不可思議!從這里可以看出,徐舜壽奔赴解放區(qū)決心之大。

后記

1958年7月26日,殲教1飛機首飛成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yè)史上第一架自行設計的飛機,飛機上安裝的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臺噴氣發(fā)動機——噴發(fā)IA。這是航空工業(yè)從仿制走向自行設計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在那一段激情燃燒、創(chuàng)造輝煌的歷史中,殲教1飛機的總設計師徐舜壽有著突出的貢獻。他不僅是一位優(yōu)秀的飛機設計師,而且是中國飛機設計事業(yè)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國飛機設計人才的一代宗師。時間過去了50年,為紀念殲教1首飛、紀念徐舜壽同志,中國一航科技委同中國一航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國一航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從2006年底開始編寫徐舜壽同志的傳略和這本紀念徐舜壽同志的文集。這項工作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林左鳴總經(jīng)理對中國一航科技委“關于編寫徐舜壽傳略的請示”做了批示。他指出:“此事辦得很好,也很重要”,表明了“集團應全力支持”的態(tài)度,并要求“對徐舜壽傳略的編寫工作,要認真組織”,“保證出版質量”。在歷時一年多的編寫工作中,編寫組得到了中國一航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和中國一航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及航空工業(yè)檔案館的大力支持。除提供大量的歷史檔案資料外,兩個單位的主要領導同志在型號任務異常繁重的情況下,抽時間閱讀書稿,給予編寫工作以指導。同時,還安排了徐舜壽同志生前的同事、好友和年輕一代技術人員審閱書稿,提出意見。在初稿形成以后,我們又請李澤藩、管德、屠基達、馬承麟等與徐舜壽有長期共事經(jīng)歷的同志給予審閱。編寫組還訪問了劉鴻志、李在田、蘇安生等老同志、老領導,他們對書稿都提出了寶貴的補充和修改建議。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徐舜壽同志的家屬給予編寫工作極大的支持。徐舜壽夫人宋蜀碧將她尚未完成的回憶錄初稿和精心保存的家信、照片、文革殘稿無保留地提供給編寫組,并同意公開引用;長女徐沉、長子徐汶都抽出大量時間與編寫組進行討論,提供大量鮮為人知的照片并花費很大精力仔細審閱書稿。小兒子徐源遠在異國他鄉(xiāng),但仍認真地閱讀了書稿,提出了自己的寶貴意見。在編寫過程中,編寫組人員通過一次次研讀徐舜壽同志留下的各類文稿,包括在文革中的殘稿和僅存的57封家信;一次一次對老專家、老前輩進行訪談,直接感受他們對徐舜壽的懷念、欽佩和深厚的友情。在記述他短暫而坎坷的人生歷程、梳理他在飛機設計和航空科研方面思想的同時,深深體會到了他為中國航空工業(yè)發(fā)展的良苦用心,了解了他對飛機設計事業(yè)的杰出貢獻。編寫的過程成為我們深入學習徐舜壽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以后即擔任航空工業(yè)領導職務的原航空工業(yè)部副部長徐昌裕,在他的口述回憶——《為祖國航空拼搏一生》中回顧“文化大革命”對中國航空工業(yè)的干擾和破壞時說道:“‘文化大革命’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損失了很多有才干的人才……技術人員中,徐舜壽、昝凌、虞光裕、董紹鏞等也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了。徐舜壽死時才51歲!現(xiàn)在看起來,七機部那一批人如任新民、梁守槃等,當時和我們這些人的水平都差不多,后來他們都已成為院士,都是很出名的專家,他們那時候都被保護起來了,沒有受到?jīng)_擊。我們死了這么多技術骨干、尖子,很可惜。”一句“徐舜壽死時才51歲!”道出了所有熟悉和了解徐舜壽的人們的痛惜之情。徐舜壽的生平際遇,是歷史、民族和國家的悲??;徐舜壽的功績,是一代航空人奉獻精神的豐碑;徐舜壽的科研設計思想,是中國航空工業(yè)前輩智慧的集成和結晶。在我們細心品味徐舜壽的人生、品德、思想和命運時,應該想到他遭遇的悲劇不應該重演,而他的精神應該發(fā)揚光大,他的思想應該傳承和發(fā)展。

編輯推薦

《中國飛機設計的一代宗師徐舜壽》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飛機設計的一代宗師徐舜壽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書很好看,可惜人死的太早,否則中國的航空又會向前邁一大步,可恨的文革?。?/li>
  •   你越是有原創(chuàng)精神,你就越被人羨慕;這般人羨慕之余,不免酸溜溜的冒出些怪怪的辭藻:“真是不簡單,差不多超過洋人了!”,本無他意,但不過,以訛傳訛,最終成了:“翹啥尾巴!敢說你的東西比洋人的還好,臭老九,先撒泡尿照照自己!”這是,你不出來辯駁辯駁,有人撂一句:“這不,心虛了!憁了吧?!?;忿忿不過的你挺身一駁:“都是中國人,應當互相提攜鼓勵,為何惡言傷人,歷史會證明我說的對!”,那廂里不緊不慢第蹦出句:“難不成!踩您尾巴上了,亂叫啥!”

    如上灰暗愚昧的場景,見多不怪!

    不過, 但凡相信自己的中國人,必然成就大事業(yè)!凡是卑躬屈膝于洋人的,必少有建樹!這個現(xiàn)象也是不爭的事實!
    1. 人間正道是滄桑;
    2.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3. 以我為主,兼收并蓄;

    明理的讀者,看過這本書后,那時你就明白了!相信自己和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這對冤家PK的結果了!
  •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史料翔實,對于了解中國航空工業(yè)的早期發(fā)展的曲折、艱辛歷程,具有很大的幫助。里面涉及到了中國近代以來與航空有關的許多知名人物,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實,大大豐富了我們對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時期中國科技精英們的生存、工作狀態(tài)的認識,是一本記述全面、客觀的書。看過此書,我們知道,在民國時期,中國的航空發(fā)展意識并不落后,與世界的差距并不大,尤其是培養(yǎng)了象徐舜壽這樣開拓性的人物,可惜,在意識形態(tài)轉向后,中國航空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被削弱,又經(jīng)過接二連三荒誕政治運動的磨難,錯過了航空技術高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