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作者:賈德江 編 頁數(shù):111
內(nèi)容概要
《中國當代名家畫集:趙吾》介紹了趙吾,愛新覺羅吾馳,滿族。1956年生,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同澤書畫研究院理事,吉林省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吉林省松原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受家族影響自幼酷愛丹青。
書籍目錄
欲醉蒼山霧靄龍坑聽泉圖村畔蛙聲潤物無聲歲月滄桑春風一夜融雪凈流育青山青山也有白頭時天路情滿松江江河之源春風荒蠻凈土泥林秋韻春漫泥林雪覆峰巒夜雨驚山魂鴻聲斷續(xù)暮天遠潛心身白閑農(nóng)忙時節(jié)糧窩寫生暖冬農(nóng)舍映楓林鋤禾日當午哈拉毛都之晨泉畔農(nóng)家噴珠濺玉匯銀河生存·生態(tài)·平衡漁家待渡圖冬韻高情常共白云閑泥林清夏幽人讀書處飄渺長山山野純真清心陽光黃落云山秋知晚積雪浮云端糧窩松江水無閑荻畔農(nóng)家隨有柴門常不開水搖古剎影鰱魚唱晚山野佳秋曲水繞樓臺曾經(jīng)滄海松水任我遣截流松江故宅仙山巡道圖山里人家更喜岷山山靜樂繞門農(nóng)忙靜野飄春慘淡冬山圣途春風慢過我家山仙山論道圖情滿林問蒼巖欲醒云伴青山舞紅葉鬧秋山江畔油城雨過蒼山秀借便吹開眾山青秋韻漁家待捕碧嶂煙巒且飲美酒登高樓香引去來風荒蠻;爭土春云出岫農(nóng)家樂鳴泉論道圖煙雨梨花落地暖初消明媚陽光樹蔭烏自安雨歇煙巒繞泥林美哉可愛的松原江隱春潮勝論道圖尋幽農(nóng)忙凈云高秋野水鬧舟漁家樂力微自當慎前行林間禪影溪山秋韻荻蘆新院一路尋幽數(shù)碧峰信步場邊眼界新湖光秋月風暖圣湖平湖日暖弦伴民家清江出峽來白云澗水常隨君仿古人詩意山情欲使神龍吐珠金秋山村伴泉音古剎煙云夏云歸山綠蔭農(nóng)家山中雪后天寒紅葉歸妙在神中人未識琴書都在翠微中如坐冰崖濺瀑問漁家釣罷午睡濃
章節(jié)摘錄
中國山水畫論中沒有“寫實”或“現(xiàn)實主義”這樣的說法,卻有“師古人,師造化”的傳統(tǒng),歷來強調(diào)師法古人與師法自然相結合的原則。師法古人即學習傳統(tǒng),一般通過觀察和臨摹手段取得;師法造化,古代畫論多有闡述,如南北朝時宗炳就提出“以形寫形,以色貌色”,主張深入生活,以寫生來描摹山水本身形色,達到“以形媚道”之要求:五代后梁荊浩面對太行景色,“度物象而取其真”,在用心觀察體悟的基礎上加以描寫: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訓》中提倡看“真山水”,“遠望之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zhì)”:元代黃公望“皮袋中置描筆在內(nèi),或于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分外有發(fā)生之意”。至于清代石濤在《黃山軸》上的題字“黃山是我?guī)?,我是黃山友”以及見于他《畫語錄》中的名言“搜盡奇峰打草稿”,更為大家所耳熟能詳。由上可知,無論是宗炳提出的“以形寫形”,還是荊浩主張的“取其真”,抑或是郭熙所說的“真山水”,其實都是遵循“寫實”表現(xiàn)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不過,這里的“寫實”并不是自然主義模仿的“寫”,也不是僅僅描繪客觀存在的物態(tài)的“實”,而是以造化為師,有取舍地傳達出精神性的、內(nèi)心的“實”,即“以形寫神”的寫實?! ≡谏钛兴卧剿嬤@一文脈之后的趙吾,明確無誤地選擇了這條求實求真的路線,希冀通過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使由“師古人”得來的傳統(tǒng)筆墨與“師造化”面對的寫實造型有機結合,激活出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他的作品由此帶來了風格的嬗變和重塑。在他看來,糾偏中國畫“筆墨程式”使其能夠反映現(xiàn)實生活、歌頌時代,只有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即寫實:只有通過注入寫實技巧來反對過度程式化的筆墨是中國畫推陳出新的主要途徑?!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