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作者:丹·克魯克香克 頁數(shù):36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與眾不同而又振奮人心的建筑巨作,由十位活躍在建筑評論界的知名人物撰寫,他們以其獨特的方式帶領讀者暢游世界建筑的殿堂。按照時間順序,讀者能欣賞到從古典時期到現(xiàn)代主義及其之后的各個不同時期的杰出作品。這十位評論家將以他們各自獨特的視角推薦十五座代表建筑,從而展現(xiàn)出一幅巨大而又豐富的建筑畫卷。這里有專家們一直珍視、也會永遠珍視的建筑寶藏。 書中的每一章節(jié)都會詳細描述一座建筑,并講述評論家之所以選擇這一建筑的獨特原因。讀者會了解到該建筑的建筑者及建筑的起因,建筑的設計、用材和建造特點以及建筑物建造時所處的宏觀文化背景。通過生動的語言和精美的插圖,讀者定會在建筑歷史的盛宴中大快朵頤,獲益匪淺。與該書相關的另外兩部圖書也將陸續(xù)出版: 藝術之書——西方藝術史上的150幅經(jīng)典之作 電影之書——世界電影史上的150部經(jīng)典之作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 丹·克魯克香克 (Dan Cruickshank) 譯者:赫紅尉 解說詞:馬傳禧丹·克魯克香克,作家兼BBC電視節(jié)目《過去的足跡》(One Foot in the Past)的主持人;原為雜志《建筑師期刊》(Architects'journal)和《建筑透視》(Perspectives on Architecture)的編輯,現(xiàn)為多家雜志和報紙的固定撰稿人;謝菲爾德大學建筑系客座教授。出版過多部著作,包括《倫敦:喬治亞建筑的藝術》(London:The Art of Georgian Buildings)。R.F.羅茲,1999年至2000年美國雅典古典研究學院人文高級研究所國家基金成員;印第安納圣母大學副教授。羅伯特·哈濱遜,環(huán)球演講建筑和文化歷史學家,出版過多部著作,包括《奇異的空間》(Eccentric Spaces)、《已建,未建及無從建造的》(The Built, The Unbuilt and the Unbuildable)和《十三種方式》(ThirteenWays)。史蒂芬·帕里西息,耶魯大學梅隆英國藝術研究中心助理董事,多部建筑專著的作者。克量斯蒂安·諾伯-舒爾茨,巴洛克建筑世界級領軍人物,原為奧斯陸建筑學院院長,曾周游世界進行演講,曾為馬薩諸塞技術學院和德拉斯大學客座教授;卒于2000年初,終身致力于輝煌的建筑文化研究事業(yè)。吉里安·達利,作家,原為《觀察家》(Observver)期刊建筑方面的記者,著有《約翰·索恩:意外的浪漫》(John Soane:An Accidental Romanac)。加文·斯坦普,建筑歷史學家,格拉斯哥藝術學校麥金托什建筑學院高級講師;亞歷山大托馬森社團的創(chuàng)建者及主席;21世紀社團的主席。理查德·A·埃特,馬里蘭大學建筑系教授;羅馬美國學院成員,《現(xiàn)代建筑和文化認同》(Modern Architec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系列圖書的編輯。艾倫·鮑戚爾斯,《旁觀者》(Spectator)雜志建筑專欄作家;《鄉(xiāng)村生活》(Country Life),《時尚雜志》(Craft)等期刊的撰稿人;格林威治大學建筑歷史學教授;多次周游世界進行演講,巡回舉辦關于20世紀建筑和設計的展覽。彼得·布朗戴爾·瓊斯,謝菲爾德大學建筑學教授,自1994年起負責藝術與人文研究-著有關于雨果·哈林、甘特班尼奇等建筑大師和格拉茨學派的專著。黛安·古拉度,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筑學院教授,從事建筑歷史與理論的研究。
書籍目錄
簡介 丹·克魯克香克 第一章 古典瓤筑藝術 R·F·羅茲(Robin Francis Rhodes) 第二章 早期基督教建筑、羅馬式蘊筑和哥特式羹筑 羅伯特·哈濱遜(Robert Harbison) 第三章 文藝復興和帕拉第寞主義 史蒂芬·帕里西恩(Steven Parissien) 第四章 巴洛克式建筑 克里斯蒂安·諾伯一舒爾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 第五章 新古典主義 吉里安·達利(Gillian Darley) 第六章 大帆囊工業(yè)時代 加文·斯坦普(Gavin Stamp) 第七章 世紀之末 理查德·A·埃特林(Richard Etlin) 第八章 1945年之麓的現(xiàn)代主義 艾倫·鮑威爾斯(Alan Powers) 第九章 1945年之后的現(xiàn)代主義 彼得·布朗戴爾·瓊斯(Peter Blundell Jones) 第十章 千禧年末 黛安·吉拉度(Diane Ghirardo) 編后語 丹·克魯克香克 術語匯編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古典瓤筑藝術R·F·羅茲(Robin Francis Rhodes)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筑藝術始于史前,即公元前2000年。那時在希臘領地上存在著宏偉的邁錫尼國宮殿和墓冢。盡管邁錫尼文化在大約公元前1100年逐漸解體,但是它的碑銘建筑理念以及部分建筑形式卻在后來的“黑暗時代”中幸存下來,并在希臘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重綻奇葩。為了宗教儀式,紀念碑式建筑于公元前8世紀在希臘重新興起。在后來的250年中,寺廟建筑獨特的地域風格也應運而生。愛琴海以東(即現(xiàn)在的土耳其)的小亞細亞沿海對于希臘文化發(fā)展的影響和希臘本土產(chǎn)生的影響同樣重要。陶立克柱式(Doric,又譯為多里交式或多立克式)逐漸成為希臘的宗教建筑模式,而愛奧尼柱式(Ionic,也譯為伊奧尼亞式)則成為了小亞細亞的建筑模式。同樣,希臘西部的殖民地,即西西里及意大利南部,也發(fā)展了他們自己頗具特色的紀念碑式宗教建筑理念。其中每一種宗教建筑風格,不是由于一系列抽象的美學規(guī)則發(fā)展的結果,雖然這是其中的一種因素。而是直接表現(xiàn)了地方宗教特點和宗教信仰活動。公元前5世紀中期,雅典在政治、經(jīng)濟以及藝術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輝煌,并成為希臘王國的樞紐。在新雅典衛(wèi)城杰出的建筑師手中,傳統(tǒng)的地域風格被用來編織真正意義上的泛希臘風格的建筑作品。公元前5世紀雅典的輝煌成果并沒有被人們所遺忘。不久,尤其是一個世紀后,在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并建立起來的希臘帝國中,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藝術和建筑再次被人們所仿效,并被作為弘揚紀念碑式建筑的手段被間接提起。
后記
當我們走進一座陌生的城市,首先映人我們眼簾并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就是這座城市的建筑群。它們總是以最直接、最生動的方式給我們以視覺沖擊,左右我們的感官,形成我們對這座城市的不同印象。除了那些錯落有致、櫛比鱗次的平民住房,就是那引人注目的公共建筑,如政府辦公大樓、圖書館、博物館、教堂、宮殿、法庭、私人別墅等,它們是一座座城市的名片。這些建筑的色彩或莊重嚴肅,或絢麗多彩,或白、或黃,或紅、或藍,或各種顏色的混合。在藍天碧海的映照之下,把城市點綴得像一幅迷人的油畫。雖然我們最初對這座城市的政治、經(jīng)濟和歷史一無所知,但是透過城市的建筑風格和式樣,我們一樣會捕捉到藏匿在建筑物背后的有關這座城市的文化內(nèi)涵、歷史底蘊,民風民情。西方建筑藝術歷史悠久,由于文化和歷史的原因,有其自身的風格和特點。隨著我們國家的對外開放,國際間交往活動日益增加,人們越來越多地接觸了西方建筑藝術,無不對西方的建筑之美發(fā)出由衷的贊嘆。人們驚嘆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的奇跡,驚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于是,人們渴望去了解它,欣賞它,發(fā)現(xiàn)和挖掘它的美的本質(zhì),但是對建筑藝術無知或知之甚少的人,卻無法打開建筑藝術的神秘之門。有一本引領他們?nèi)腴T的讀物該多么重要。我們翻譯的這本《建筑之書*或許能填補這方面的空缺,滿足部分讀者對建筑藝術的求知欲望,為他們提供欣賞西方建筑藝術精品的基本知識,引領他們走進建筑藝術的殿堂,徜徉在不同風格的建筑群中,領略那片誘人的風光。
編輯推薦
《建筑之書:西方建筑史上的150座經(jīng)典之作》為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