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作者:石衡潭 頁數(shù):304 字數(shù):27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論語》是一部越讀越有味道的書,《圣經(jīng)》也是(卡爾·巴特說《圣經(jīng)》里有一個“奇妙的新世界”)。兩部書聯(lián)系起來讀,就更有味道了?!墩撜Z》又是一部初讀有些難度,或說“難以卒讀”的書,《圣經(jīng)》也是。但是兩部書對讀,竟然能夠相互參照、彼此“發(fā)明”,這的確會令人豁然開朗,會引人知難而進、再讀深思,而對人大有裨益。僅憑這兩項,我們就該大大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石衡潭博士,感謝他為這有趣又有益的“對讀”所付出的辛勞!這幾年看見好多世界重量級的書,都有了劍橋出版的叢書“伴侶”(即“導讀”,cambridge companion),給這樣意義深遠的兩部書的讀者提供這樣一個有趣又有益的伴侶,真是意義深遠、功德無量的事情!當然,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有趣”,而更是為了“有益”。有一些書,對人生極其有益,即便有些難度,也值得費些時間、花些氣力去讀。但是,世上有“殺不完的豬,讀不完的書”,人生苦短,時間太少,該讀什么書呢?作為中國人,該讀的書要有《論語》。這么說,不僅僅是因為儒家把它作為“四書”之首,也不僅僅是因為兩千多年來它深深影響了中國文化,滲透到國人的生活方式之中,而更是因為它還如石衡潭在本書中一再強調(diào)的,具有某種。普世的”價值,換言之,是因為《論語》具有某些對全人類都適用的價值。中國人首先是人,當然具有全人類共通的人性,富有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觀(例如仁愛、和平、公正、誠信、友善等)。一般而言,堪稱民族文化精華的東西,應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東西,中國人要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具有上述普世價值的《論語》,就堪稱這精華的代表之一。
內(nèi)容概要
東風破,東風,是借代用法,本書意指以《論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其發(fā)展態(tài)勢;破,是寫詞的一種手法,即刻意打破原先詞牌的節(jié)律,對音節(jié)韻度略微增減,使其美聽,寓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宜兼容并蓄,臻至完善,向世界展現(xiàn)其璀璨之光芒、深邃之內(nèi)涵、獨特之魅力。 本書以《論語》為主,輔以《圣經(jīng)》,分十六個篇目、二十五個子題對東西方兩大經(jīng)典作了獨特的對比與透視,相互參照,彼此發(fā)明,尤其力挺《論語》之普世價值,并點綴以十六幅《孔子圣跡圖》。探賾索隱,去偽存真;旁征博引,深入淺出。既尊重先賢,又不畏權(quán)威;既推求原意,又回應時代;既大膽求同,又勇于說異。新解時有,新意迭出。令人有豁然開朗之喜,別有洞天之樂。此書提供了經(jīng)典閱讀之新形式,對于熱愛中國文化的人,它會把你帶到儒耶對話之焦點與核心;對于追求永恒真理的人,它又會是你有趣又有益的向?qū)c伴侶。
作者簡介
石衡潭,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美國伯克利大學訪問學者,現(xiàn)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基督教研究,主要著譯有《電影之于人生》(著作,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城邦——從古希臘到當代》(譯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入選《中華讀書報》2007
書籍目錄
序一序二序三自序 從世界看孔子一 學習篇 “學而時習之”與“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學習的方法、態(tài)度與樂趣 應乎天而時行 根基立在磐石上 各按其時成為美好二 孝道篇 1.“孝為仁之本”與“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 孝——中國人對永生的盼望 儒家為什么注重身體與子嗣 儒家解決了個體生命永生的問題嗎 孝敬的根據(jù)在哪里 真正永生如何實現(xiàn) 2.“大孝尊親”與“你要使父母歡喜” 孝的三個層次 什么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 智慧子使父親喜樂 孝子約瑟 3.“事父母幾諫”與“不要惹兒女的氣” 問題的根源——事親也如事天 天下有不是的父母嗎 諫——儒家的補救之道 做一個真正的父親 不要惹兒女的氣 附:麥克阿瑟將軍為自己和為兒子所做的禱告詞三 禮義篇 “人而不仁,如禮何”與“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么” 禮的起源與變化 禮與義 禮與仁 禮與和諧 律法的起源 律法與義 律法與救贖 律法與慈愛 律法與喜樂四 教育篇 1.抑由進求與三問三答 2.“吾與點也”與“你們說我是誰”五 修養(yǎng)篇 1.“有若無,實若虛”與“存心謙卑” 多聞與多見 孔子無常師 謙卑是一種態(tài)度 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謙卑與救贖 謙卑是如何煉成的 不要與惡人作對 2.“吾無隱乎爾”與“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 孔子的教學之道 身教勝于言傳 撒種的道理 憑信心不憑眼見 人的愛心六 處世篇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與“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 怎樣待人” 仁是忠與恕的合一 恕是將心此心 忠是盡心盡意 饒恕的源頭 白金規(guī)則勝過黃金規(guī)則嗎 2.“以德報怨”與“愛你們的仇敵” 何謂“以直報怨” “以直報怨”與“以德報怨”沖突嗎 “以牙還牙”與“愛你們的仇敵” 為什么要愛仇敵 3.“鄉(xiāng)人皆好之”與“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 鄉(xiāng)人皆好之,何如 鄉(xiāng)人皆惡之,何如 孔子究竟欣賞何種人 好好先生嗎 鄉(xiāng)愿與假先知 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七 交友篇 1.“無友不如已者”與“鐵磨鐵,磨出刃來” “無友不如己者”的解釋難題 交友的不同層次 與友相處的四者境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朋友為患難而生 2.“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與“誰是我的弟兄” 君子的兄弟觀念 博愛與等差之愛不相容嗎 嶄新教導八 言語篇 “一言而興邦”與“生死在舌頭的權(quán)下” 語言是有力量的 孔子喜歡什么話 孔子不喜歡什么話 言多必失 行勝于言 時然后言 生死在舌頭的權(quán)下 什么樣的話語好 謹守口的,得保生命 話合其時,何等美好 什么樣的話語不好九 貧富篇 1.“曲肱而枕之”與“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君子與小人的試金石 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 不義之財毫無益處,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 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 士口何才能去口足 2.“不患寡而患不均”與“乃要均平” 從歷史與人性看均安 均安的具體途徑與方法 對窮人的憐憫與顧惜十 仁愛篇 “仁者愛人”與“愛人如己” 仁者愛人 為仁由己 “不知其仁也”——孔子不輕許仁 仁者何為 愛從何來 九種品德十一 智慧篇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與“智慧的開端” 知者亦樂山,仁者亦樂水知及之,仁守之孔子是集仁知于一身的典范智慧的開端十二 志向篇 “任重而道遠”與“向著標竿直跑” 仁之為器重,其為道遠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向著標竿直跑十三 人性篇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與“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 孔子主張“人之初,性本善”嗎 君子為何要有三戒 孟子的人性觀是向善論而非本善論 世界之初和人之初都是好的 人光靠自己,無法做到真正的自我省察十四 君子篇 “君子一小人”與“義人一罪人” 君子與小人的兩種含義 君子與仁義 君子的其他素養(yǎng)與品質(zhì) 誰來判定君子與小人 相對的義 絕對的義 義人不自以為義十五 誠信篇 “民無信不立”與“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政治的三個方面 信的三種含義 信心不憑眼見 信心的來源十六 天遒篇 1.“與命與仁”與“降卑為人” 孔子罕言天命與仁嗎 “天”就是孔子心目中的神 降卑為人 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與“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么” “弘”字作何解,“道”有何特征 人真的能弘道嗎 道非純理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 解決方案附錄一 釋“慎獨”附錄二 關(guān)于儒學的對話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一 學習篇學習的方法、態(tài)度與樂趣《論語》這一段主要講學習,講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tài)度、學習的樂趣。首句講個人學習的方法與樂趣。這里的“時”主要有兩種含義,一為“隨時”或者“時時”,也就是經(jīng)常的意思,即朱熹《論語集注》中所說的“既學而又時時習之”;一為“時機”或者“時刻”,指“合適的時機與時刻”,亦即何晏《論語集解》中王肅所說的“學者以時誦習之”。這有點像現(xiàn)代心理學所說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學習者要在恰當?shù)臅r間溫習、復習所學的內(nèi)容,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學習,怎么會沒有樂趣呢?此處的“習”也有兩種意思:一為“溫習”,一為“練習”、“實踐”?!傲暋钡脑甲至x是鳥翅飛,鳥不斷地用翅膀練習飛,最后才能在天空自由地翱翔?!墩撜Z集注》:“習,鳥數(shù)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shù)飛也?!卞X穆先生說:“習者,如鳥學飛,數(shù)數(shù)反復?!睂W習者要經(jīng)常復習,做到“溫故而新”,如錢穆所說的:“人之為學,當日復日,時復時,年復年,反復不已,老而無倦。”同時,又要把所學習到的放到生活中去練習、實踐,這樣,才能發(fā)揮其實際作用,也能夠?qū)ζ潴w會更深,也就是所謂“知行合一”。孔子自己也是這樣學習的,這從一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來。“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笨鬃优c人一起唱歌時,發(fā)現(xiàn)別人唱得好,就一定請人家再唱一遍,自己也跟著學唱。對待唱歌尚且如此認真,其他事情可想而知了?!抖Y記》也講學有時:“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龠,皆于東序。”第二句是講與同學好友共同學習的樂趣。有志同道合者從遠方來,互相切磋,共同學習,是一種極大的享受。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普遍的待客之道、友誼之樂。古代交通工具落后,來往不易,遠方來人,更加珍貴。《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薄睹献?萬章下》中說:“孟子謂萬章曰:'一鄉(xiāng)之善士,斯友一鄉(xiāng)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第三句講學習態(tài)度??鬃訌娬{(diào)學習是為己,不是為人,即是要通過學習讓自己的修養(yǎng)、品格、知識等得到全面提升,至于出名不出名,別人知道不知道自己,那是次要的。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仍然保持平和心境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這是最難做到的,但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為學、為人的長久樂趣。現(xiàn)在的時尚恰恰相反,很多人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生怕別人低看了自己,所以,要想盡一切辦法來讓自己出名,哪怕是臭名遠揚,想要讓人高看;哪怕是表面的暫時的,就失去了君子的姿態(tài)?!叭瞬恢粦C”的意思在《論語》還有好幾種表達:“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保ā秾W而》1:16)“不患不己知,求為可知也?!保ā独锶省?: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保ā稇梿枴?4:30)“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保ā缎l(wèi)靈公》15:19)其它儒家經(jīng)典也有相應的說法:“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中庸》)“人知之,則愿也;人不知,茍吾自知也,君子終身守此勿勿也?!保ā洞蟠鞫Y記?曾子立事》)“知我吾無欣欣,不知我吾無悒悒?!保ā洞蟠鞫Y記?曾子制言中》)“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孟子?盡心上》)莊子“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舉世譽之而不加勸”一語的意思也相同,只是孔子說得平淡,莊子出語驚人。后世也有相近的表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保ā妒勒f新語?自新》)“不患人不知,惟患學不至?!保ㄌ品顿|(zhì)《戒兒侄八百字》)當然,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見,唐代劉知幾在《史通》(卷九)中就公開與《論語》唱反調(diào):“人莫我知,君子所恥?!边@種說話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求人知是人之常情,而人莫知,終究是一種遺憾。那么孔子這種不患人不知的從容淡定從何而來,是不是一種矯情、一種掩飾呢?我認為這并非孔子言不由衷,可能很多人忽略了孔子淡然應對的底氣來源還在于對天的信心:“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14:35)不管人知與不知,我所行所想的一切在天那里都是一目了然的,也永遠為天所紀念??鬃舆@里所向之傾訴的天是人格化的天,實際上就相當于基督教中所指的神。明張岱用《易經(jīng)》中乾卦來解釋這三句話也發(fā)人深省,“《論語》首章《乾》內(nèi)卦,三龍皆備。'時習','終日乾乾',惕龍也。'朋來','見龍在田','德施普也'。'不知不慍''不見是而無悶',乾龍也?!保ā端臅觥罚跆於鴷r行下面,我們再來討論“時”??鬃訉Α皶r”、“時機”有極敏銳的感受、極深刻的領(lǐng)悟。他不止是在此處談“時”,還在多處談“時”。談到為政,孔子說:“使民以時”(《學而》1:5),就是說,要在適宜的時節(jié)來役使老百姓干活,不要讓他們疲于奔命?!洞蟠鞫Y記》中也說:“使民不時失國,吾信之矣?!保ā洞蟠鞫Y記?曾子制言》)論及人生,孔子講不同年齡階段有需要應對的不同問題:“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16:7)不同的年齡階段應該完成不同的任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保ā稙檎?:4)“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9:23)孔子認為:一個人應該最晚在四五十歲的時候出成果,出成績,如果到了這把年紀還弄不出一點名堂來,還沒有一點名氣與影響,那么,要他擁有出類拔萃的建樹恐怕是困難了。世上當然也有大器晚成的,但按照孔子那個年代人的正常壽命,四五十歲的確已過了事業(yè)的盛期了??鬃雍苌朴趶母鞣N自然社會現(xiàn)象來認識時機?!白釉唬?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子罕》9:9)當鳳凰鳥久久沒有在山林中出現(xiàn)、八卦圖遲遲沒有從黃河中浮出的時候,孔子就知道這輩子他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了。孔子編纂《春秋》,看到麒麟被人獵獲而殺死,就心灰意懶,絕筆不再了。他從這一事件,看到了自己生不逢時,難用于世。就是吃飯穿衣等日常生活,孔子也強調(diào)要適時要守時?!安粫r,不食。”(《鄉(xiāng)黨》10:8)?!墩撜Z》中還講了孔子在旅途中的一個有趣故事來說明“時”的重要性:“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鄉(xiāng)黨》10:27)就是說,有一次孔子出門,看見了山梁上一群野雞在歇息。野雞發(fā)現(xiàn)四周色勢有異,就一齊飛了起來,盤旋一陣,才又停落聚集在一個地方。孔子看到了這一情形,心有所動,大發(fā)感慨:“山梁上的那些野雞知危而去,它們也懂得識時務呀!懂得識時務呀!”子路聽見了老師的話,也肅然起敬,甚至還對這群野雞煞有介事地行了一個拱手禮。那群野雞驚視幾次后,還是撲棱撲棱翅膀,飛走了??鬃右赃m時作為評價人的重要標準,如對公孫文子,“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憲問》14:13)別人也拿適時來問難孔子,如陽貨勸孔子做官時說:“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孔子只好回答“諾,吾將仕矣”(《陽貨》17:1)。荀子也記錄了孔子給子路談“時”:“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茍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荀子?宥坐》孟子說孔子做什么事都能夠把準時機,恰到好處,“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孟子?萬章下》)所以,他盛贊孔子是“圣之時者也”?!笆ブ畷r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集大成的意思?!翱鬃又^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之事也?!保ā睹献?萬章下》)孟子自己也是很講究“時”的,他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思想是我們十分熟悉的,此處就不多講了。他還說人類生產(chǎn)生活,也要遵照時序:“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如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pre>后記
這部書稿終于完成了,我真是百感交集。此書的肇端還得從2004年末陳明在社科院宗教所組織的《論語》讀經(jīng)班說起。我還是從我們研究室周偉馳君那里知道有這樣一個班,看他興趣盎然,我也就欣然加入了,誰知一進去就收不住了,就一直跟隨了下來。這個讀經(jīng)班的成員來自各個研究室,并不限于研究儒教的,還有一些研究生參加。每次由陳明主講,隨后大家討論。由于大家的知識結(jié)構(gòu)、研究領(lǐng)域各不相同,就常常能夠碰撞出一些思想的火花,甚或有熱烈的討論。王志遠、盧國龍等老師都是常客,晏瓊英、趙廣明、周偉馳以及我更是鐵桿,陳海娟同學還認真地作過記錄。我常常在《論語》中看到與《圣經(jīng)》的驚人相通,也就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大家分享。他們或贊同,或反對,但都覺得我的見解可以一新耳目。這個班持續(xù)了近兩年,后來隨著陳明的調(diào)走也就逐漸消歇了。一件事情的興廢,與其組織者的恒心與毅力是分不開的?,F(xiàn)在,我很懷念在這個班上的時光,也很感謝陳明引發(fā)我這樣的興趣與思考。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中國人首先是人,當然具有全人類共通的人性,富有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觀(例如仁愛、和平、公正、誠信、友善等等)。一般而言,堪稱民族文化精華的東西,應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東西,中國人要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具有上述普世價值的《論語》,就堪稱這精華的代表之一。 通觀全書,新解時有,新意迭出。這固然可歸因于作者視野之廣、用力之深。但是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作者的心正、意誠——這心正意誠的胸懷,是深信《論語》乃至儒學的精華具有普世的價值,是祈愿中華民族不但能繼承傳統(tǒng)的精華,更能在此全球化的時代開拓眼界,在此文化大交流的時代開闊心胸,從民族的文化和人類的宗教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吐故納新,獲取大營養(yǎng)、達致大融合、臻至新境界! ——何光滬,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編輯推薦
《東風破:之另類解讀》為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為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