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寧波出版社 作者:朱玲 著 頁數(shù):222
內(nèi)容概要
隨著閱讀,寫作經(jīng)驗的積累,故鄉(xiāng)的生命脈絡(luò)亦在我心中漸漸清晰,一股溫暖的鄉(xiāng)情揮之不去,久久地在心中回蕩。
作者簡介
朱玲,1981年生。2007年起創(chuàng)作報告文學(xué),現(xiàn)供職于鎮(zhèn)海區(qū)文聯(lián)。
書籍目錄
序上輯詼諧.正氣.道義--著名漫畫家朱根華印象追求:超越生命的守望--獻給金時榮老師的挽歌科技為他插上隱形的翅膀--“種植能人”鄭榮希的故事下輯走進社區(qū):翰墨飄馨書香醇土地的涅槃潮落潮起六十春--鎮(zhèn)海專業(yè)文化回眸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但是金時榮很快發(fā)現(xiàn),事情沒有那么簡單。那些老校友倒是很守時,答應(yīng)了的文章,到時候十有八九會準時寄過來,甚至于有些“推辭”的校友,也會寄來“不夠成熟的拙作”。但是那些“學(xué)生校友”,開始時答應(yīng)得好好的,到時候去催稿,總是拖了又拖。也許,他們以為這樣一“拖”,就可以“拖”過去了,但是他們遇上了金時榮。在金時榮的人生詞典里,寫著醒目的“認真”。他堅守“認真”自有理論根據(jù),毛澤東老人家不是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一旦金時榮咬住目標,認真起來,看你這個“學(xué)生校友”有啥轍!金時榮隔三差五一個電話打過去,每個電話都非常誠懇,非??蜌?,一直打到對方求饒:“金老師,您就別再打電話了,這個禮拜,我一定完成!”其實,金時榮知道現(xiàn)在這個經(jīng)濟社會,很少有人愿意動筆寫東西了。但是大家都不寫,《鐘聲》就無法出刊,中興精神就可能湮滅。為了組稿,年屆古稀的金時榮當起了記者,他到處采訪,搜集資料,自己撰寫文章。金時榮并非中文或新聞專業(yè)畢業(yè),寫文章對他來說還是很吃力的。但是為了《鐘聲》,金時榮又一次挑戰(zhàn)自己。此后,每期《鐘聲》會刊,讀者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有的文章甚至長達上萬字。要了解金時榮到底為《鐘聲》做了多少事情,可從邵淑珍老師的一句話中窺其一斑:“金時榮在家里就兩件事,伏案寫東西、打電話?!苯饡r榮逝世后,人們整理他的遺物,在電話機旁的桌子上,發(fā)現(xiàn)厚厚一沓使用過的電話卡,這些,就是金時榮為中興校友會、《鐘聲》會刊等用掉的。本來,他家每個月電話費只有三四十元,自從接手《鐘聲》,電話費立刻飆升到3位數(shù)。哦,忘了交代,金時榮接手《鐘聲》后,為了方便工作,把編輯部設(shè)在了自己家里。于是就不得不“私話公用”,每個月至少要多掏百把元錢。一個人的能力也許有限,但是,一個人的精神可以延伸到無限。金時榮就是這樣一位對中興精神矢志不移的守望者。他是一位精神世界的富?! ?/pre>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