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朝東,李安祥 編 頁數(shù):110
前言
高中階段的師生對教學過程的需求呈現(xiàn)出與其他學段不同的特點,我們理解為以下兩個方面:1.科目增多,單科學習時間減少,教師上課,一個知識點可能只能講一遍,高中學習更多地體現(xiàn)在老師進行方法點撥,學生自主學習,舉一反三,不會像初中那樣面面俱到?! ?.現(xiàn)在新課標的教材內容都是不確定的,短短的課堂時間,老師不能夠把重難點知識和這些不確定知識講明白,或者是講明白了,學生沒有聽懂。學生沒聽懂,還沒有辦法從教材上獲取解決的方法。 我們依此設計本套叢書,主要的功能就是解決復習的問題,課后對課堂知識進行及時復習、消化,彌補課堂教學不足,彌補教材講解的不足,同時還兼顧預習功能和提高功能。課前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課后對部分重難點知識進行拓展、解題方法進行歸納總結,起到提高、升華的作用?! ∨c同類書相比,本套叢書有三大特色: 一、練習更加注重針對性和有效性。同類圖書一般只注重知識點講解部分,忽視練習部分。我們認為這類圖書的關鍵部分應該是練習,其次是知識點的講解。我們的練習,緊扣教材,知識點全面,重難點突出,層次清晰,考查方式多樣,材料新穎。形式上更加好用,單元測試卷和參考答案活頁裝訂,便于階段測試?! 《?、講解的深度符合同步教學。本套叢書的定位在于新課的內容講解,適度拓展,不像同類書,一講就達到高考的程度。其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 ∪?、每個學科都有其鮮明的學科特點。每個學科的欄目設置不同,以充分體現(xiàn)本學科的學科特點為原則,例如:地理增加了對圖表的解讀,政治增加了對熱點問題的鏈接,語文、英語也各具特點?! ∫槐竞脮男纬刹还馐蔷幷叩氖虑?,更多的是使用者積極參與,您在使用過程中有好的建議,請不吝賜教。
內容概要
《經(jīng)綸學典·精講精練:高中地理選修6·環(huán)境保護(湘J國標)》有三大特色:一、練習更加注重針對性和有效性。同類圖書一般只注重知識點講解部分,忽視練習部分。我們認為這類圖書的關鍵部分應該是練習,其次是知識點的講解。我們的練習,緊扣教材,知識點全面,重難點突出,層次清晰,考查方式多樣,材料新穎。形式上更加好用,單元測試卷和參考答案活頁裝訂,便于階段測試。 二、講解的深度符合同步教學。本套叢書的定位在于新課的內容講解,適度拓展,不像同類書,一講就達到高考的程度。其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 ∪⒚總€學科都有其鮮明的學科特點。每個學科的欄目設置不同,以充分體現(xiàn)本學科的學科特點為原則,例如:地理增加了對圖表的解讀,政治增加了對熱點問題的鏈接,語文、英語也各具特點?! ∫槐竞脮男纬刹还馐蔷幷叩氖虑?,更多的是使用者積極參與,您在使用過程中有好的建議,請不吝賜教。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問題第一節(jié) 環(huán)境概述/001第二節(jié) 環(huán)境問題概述/004第三節(jié) 人類與環(huán)形011單元知識整合/017第二章 自然資源保護第一節(jié) 自然資源與主要的資源問題/021第二節(jié) 非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與保護/028第三節(jié) 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與保護/033單元知識整合/039第三章 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第一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與生態(tài)平衡/044第二節(jié) 主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048第三節(jié) 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056單元知識整合/062第四章 環(huán)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節(jié) 水污染及其防治/065第二節(jié) 大氣污染及其防治/070第三節(jié) 固體廢棄物污染及其防治/077第四節(jié) 噪聲污染及其防治/082單元知識整合/086第五章 環(huán)境管理第一節(jié) 環(huán)境管理概述/090第二節(jié) 中國環(huán)境管理政策體系/094第三節(jié) 中國環(huán)境法規(guī)體系/098第四節(jié) 環(huán)境保護任重道遠/101單元知識整合/107第一章測試卷/111第二章測試卷/115第三章測試卷/119第四章測試卷/123第五章測試卷/127參考答案/131
章節(jié)摘錄
我國生物的多樣性正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生物多樣性減少,主要是由大面積森林砍伐、火燒和農(nóng)墾,草地過度放牧和墾殖,丁業(yè)的發(fā)展,城市和交通發(fā)展等活動造成的;其次是由于外來物種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生物種受到嚴重威脅?! 。?)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因素 ?、偕謥y砍濫伐,碎裂分散:②草場超載過牧,退化嚴重;③對動植物資源過度開發(fā)利。用及偷獵、偷采珍稀瀕危動植物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④不斷加劇的環(huán)境污染;⑤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帶來的環(huán)境變化;⑥外來物種的入侵;⑦漁業(yè)資源的過度捕撈導致資源的衰退;⑧旅游、采礦、圍墾濕地等其他活動也會對生物多樣性產(chǎn)生不利影響?! 。?)生物入侵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人或人為引種后成為野生狀態(tài),并對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一定危害的現(xiàn)象。外來生物在其原產(chǎn)地有許多防止其種群惡性膨脹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敵的作用十分關鍵,它們能將某種群的密度控制在一定數(shù)量之內。因此,那些外來物種在其原產(chǎn)地通常并不造成較大的危害,但是一旦它們侵入新的地區(qū),失去了原有天敵的控制,其種群密度便會迅速增長并蔓延成災?! ∽匀唤缋锷鷳B(tài)環(huán)境中存在著食物鏈,天敵之間相互制約,一旦某種生物人為絕滅或人為引入,都會產(chǎn)生一系列難以想象的后果。所以國外有學者將盲目引種、生境的縮小和破裂、過度捕殺、物種絕滅的次生效應列為引起物種絕滅的四大原因。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