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林話金陵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南京師范大學  作者:楊新華,吳闐 著  頁數:23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千年風雨石頭城、屈曲秦淮濟萬家、無情最是臺城柳、青溪神女應無恙、浪子回頭說周處、堂前燕子今何在、此是晉人游集處、金陵何處謝公墩、風流繾綣桃葉渡、后湖舊冢憶郭仙、更塹都城引漕渠等。   本書是一本有關南京地名文化的小冊子,筆者選擇了在南京歷史上比較有代表性、認知度較高的地名五十余處,對這些地名的來源、演變過程、實際地點等做了分析、研究和論證,對南京地區(qū)古代地名的產生過程、命名規(guī)律、表現形式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討。在本書的編撰過程中,不僅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獻資料,同時也利用了不少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

書籍目錄

總序前言虎踞龍蟠南京賦——代序千年風雨石頭城屈曲秦淮濟萬家無情最是臺城柳青溪神女應無恙浪子回頭說周處堂前燕子今何在此是晉人游集處金陵何處謝公墩風流繾綣桃葉渡后湖舊冢憶郭仙更塹都城引漕渠艇子催送莫愁來四象橋頭看青溪江南叢林數第一千年古剎雞鳴寺高僧寶志稱三絕借得青山葬衣冠魯公遺愛烏龍?zhí)逗淌螂x離明故宮此地明陵傍夕陽城門城門幾丈高民間傳奇百貓坊城南名勝白鷺洲青山曾是將軍冢朝天宮闕江南聞世界奇跡琉璃塔碑如長劍青天倚揚帆萬里始于此江南貢院號龍門南京書院知多少臨流夕照燕子磯金陵曾是圖書府海內無事會館多宏覺古剎訪牛頭慧燈長明刻經處寶剎重光毗盧寺城南舊事甘家院胡家名園冠金陵猶有祠堂留遺愛金陵古井今猶存晨鐘暮鼓聲白門金陵勝景四十八天下名樓今則四梅庵追憶清道人峻嶺疊嶂伴英魂陰柔之美延闖墓馬林醫(yī)院城郊揚民國軸線中山道中山碼頭南京港滬寧鐵路下關站金陵機器制造局秀山公園逍遙津第一廣場新街口中央商場人潮涌《首都計劃》界國都紫金山上天文臺天塹飛虹通南北

章節(jié)摘錄

  千年風雨石頭城  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里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墻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頭城。同治《上江兩縣志?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日石城山?!边@里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  南京石頭城全長約三千米。中段幾塊突起的紅色水成巖,酷似丑臉,故稱鬼臉城。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頭。石頭城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關于石頭城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據史書記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國(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滅了越國(都城吳,即今蘇州),楚威王設置金陵邑,并在今清涼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楚國滅亡,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在赤壁之戰(zhàn)前夕出使東吳,擬與孫權共商破曹大計。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山川形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山水城林話金陵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很喜歡金陵這個地方,山水文化。
  •   作者以地名的變遷來映射歷史的發(fā)展,道出了南京的滄桑變化,從軍事上講應屬兵家必爭之地,但確實不適合建都,但歷史就是歷史,作者還是考證了一些歷史,以地名為敘述角度較為獨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   了解南京古文化的很好的一本書
  •   超乎意料地好看,尤其第一篇賦文太精彩了。沒打五星是因為書稍微有點舊的感覺,不過也算有時代文化氣息?笑
  •   書寫得不錯,但是跟理想的還有些差距,不是很吸引人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