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安徽大學 作者:文白川 編 頁數(shù):271
前言
美的本質問題一直是學術界討論的焦點。經(jīng)過長期的討論、分析,近期在學術界已普遍認為,美是一種價值的屬性,即“無人無美可言”;“各類審美對象契合審美主體內(nèi)在審美尺度的益我、悅我價值,就是人類尋覓了千年之久的美本身”。這就是說,明確客觀事物是美的事物,那么,客觀事物的情形就要符合人的審美需求。這樣,可以說明客觀事物成為美的事物的緣由。美的本質是在于客觀事物符合人的審美需求,那么,它是怎樣的一種價值?當今學術界認為,美的本質是一些事物符合人類生存、生活需求的價值。由于人類存在的本質、目的是生存、生活的本質、目的。
內(nèi)容概要
美的本質問題一直是學術界討論的焦點。經(jīng)過長期的討論、分析,近期在學術界已普遍認為,美是一種價值的屬性,即“無人無美可言”;“各類審美對象契合審美主體內(nèi)在審美尺度的益我、悅我價值,就是人類尋覓了千年之久的美本身”。這就是說,明確客觀事物是美的事物,那么,客觀事物的情形就要符合人的審美需求。這樣,可以說明客觀事物成為美的事物的緣由?! ∶赖谋举|是在于客觀事物符合人的審美需求,那么,它是怎樣的一種價值?當今學術界認為,美的本質是一些事物符合人類生存、生活需求的價值。由于人類存在的本質、目的是生存、生活的本質、目的。
書籍目錄
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創(chuàng)造人,應該搞清自己與自然界的關系論美是普遍快感的對象審美與生活的同論當代審美文化向功利性的回歸美學大勢與人學愛便是美關于義、利關系的哲學思考美與“自由”關系的反思美學研究的新進展生活美學:21世紀的新美學形態(tài)從生命美學看審美價值的主體回歸生命美學再認識美學自律與審美自律生命的宣言與告白新世紀美學基本理論建設的幾點思考論當代中國美學的生命轉向美是什么?綜合分析美學、人學、價值的實質對美學、人學理論研究的幾點討論論著索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生命美學是對生命價值的觀照和弘揚,是人文精神的本真顯現(xiàn),是人本主義思想在美學領域的延伸。生命美學立足于生命活動,通過生命活動、生命的自由表現(xiàn)來揭示生命的價值、人的價值,確證人的本質力量,體現(xiàn)對必然、有限的超越,并借此發(fā)現(xiàn)、找到自己的本真、彼岸,從而尋求精神的慰藉和心靈的歸宿,實現(xiàn)為人的意義和為人的價值。所以,生命美學始終肯定生命作為審美的最高價值原則,實現(xiàn)了對西方傳統(tǒng)價值無涉精神的超越,體現(xiàn)了美學的人文價值準則,從根本上扭轉了西方傳統(tǒng)美學和處于經(jīng)院困境中的我國美學的理性價值準則,那就是知識是人的審美工具,是審美的外在,是人的審美價值、審美理想的承載,而不是美的主體。生命美學正本清源,真正為美學找到了源頭,審美是對生命的確證。人、生命價值才是美學的真正尺度。審美只有從這里起步才能找到美的本質和審美活動的意義。
后記
從人學與美學相結合的角度探討美學問題,尤其是美的本質問題,應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本書是一本論文匯編,匯集了近年來國內(nèi)有關刊物所發(fā)表的涉及美學與人學問題的二十余篇論文。應該說當初這些論文的發(fā)表是一種無預先組織、無統(tǒng)一目的性安排各位作者的科研行為,但在近十幾年來都趨同了一個研究方向,在美學與人學的相交處會合?;蛟S正是這種無預先約定目的性的趨同性,更能反映出一種本質,代表了一種方向。我們企盼本書的出版能有益于這一方向的發(fā)展,或對社會學、心理學的研究也有幫助。感謝為本文集的出版給予極大理解,提供大力支持、幫助的各方人士及單位。
編輯推薦
《美學、人學研究與探索》由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