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與預測

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江三寶,毛振鵬 主編  頁數:219  
Tag標簽:無  

前言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社會管理水平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各行各業(yè)對于信息分析與預測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信息分析與預測的技術和方法,已經不僅僅是信息管理人才需要掌握的技能,還是各種經濟管理人員、營銷人員、財會人員、行政管理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等需要掌握和熟練使用的技術與方法。信息研究能力也不僅是局限于專門研究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同時還成為了各種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工具。本書正是為了滿足相應的知識學習需求而編寫的。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既注重基本理論與方法的說明,也強調實際分析與運用能力的傳授;既保持了信息分析與預測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也反映了最近的信息分析與預測技術、方法及運用的情況;既對各種定性和定量分析預測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也注重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的有機結合。實際使用中,本書既可以作為教材,也可以滿足業(yè)余學習的需要?! ≡诒緯?,除了介紹基本的信息分析與預測知識和方法之外,還專門增加了計算機信息分析系統(tǒng)軟件的介紹,以適應當前信息分析工作中計算機統(tǒng)計軟件和計算機系統(tǒng)普遍得到應用的實際。同時,鑒于信息分析預測工作極為復雜,實際的信息研究課題總是要綜合運用各種技術與方法,需要充分考慮課題性質和研究對象的情況,我們除在各種具體方法的介紹中注意使用實例加以說明外,還專門設置了“常用經濟信息分析”、“信息分析與預測專題研究”兩章,試圖幫助讀者解決實際應用的理解與掌握問題。本書每一章后都附有習題,以滿足讀者深入學習的需要。

內容概要

本書全面介紹了信息分析與預測的基本理論、主要技術和主要方法。本書的編寫既注重基本理論與方法的說明,也強調實際分析與運用能力的傳授;既保持信息分析與預測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也反映了最新的信息分析與預測技術、方法及運用的情況;不僅對各種定性和定量分析預測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還特別注重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的有機結合。    本書既可以作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情報學、企業(yè)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yè)學生學習的教材,也可以滿足從事有關工作人員的業(yè)余學習的需要。

書籍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信息分析與預測概述    1.1.1  信息分析與預測的理論基礎    1.1.2  信息分析與預測方法的類型    1.1.3  信息分析與預測的必要性  1.2  信息分析與預測的特點  1.3  信息分析與預測的作用  習題第2章  信息分析與預測的準備工作和基本步驟  2.1  課題選定  2.2  信息收集與整理  2.3  人員組織  2.4  信息分析與預測的基本步驟  習題第3章  常用邏輯方法  3.1  對比法  3.2  類比法  3.3  分析法  3.4  綜合法  3.5  推理法  習題第4章  專家調查法  4.1  頭腦風暴法  4.2  德爾菲法  4.3  交叉影響分析法  習題第5章  時間序列分析法  5.1  時間序列及時間序列分析    5.1.1  時間序列概述    5.1.2  時間序列分析概述    5.1.3  時間序列分析法的類別與特性  5.2  移動平均法    5.2.1  一次移動平均法    5.2.2  二次移動平均法  5.3  指數平滑法    5.3.1  一次指數平滑法    5.3.2  二次指數平滑法    5.3.3  三次指數平滑法  5.4  趨勢外推法    5.4.1  線性趨勢外推法    5.4.2  二次曲線法    5.4.3  指數曲線法    5.4.4  生長曲線法  5.5  時間序列分解法    5.5.1  時間序列分解法模型    5.5.2  常用時間序列分解法  習題第6章  回歸分析預測法  6.1  概述    6.1.1  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    6.1.2  回歸分析的類型    6.1.3  一般回歸模型和回歸分析的基本步驟  6.2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與預測    6.2.1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數學模型    6.2.2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假設與檢驗    6.2.3  回歸分析法預測及置信區(qū)間  6.3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與預測    6.3.1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模型    6.3.2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假設及檢驗    6.3.3  多元線性回歸預測  6.4  非線性回歸分析與預測  習題第7章  平衡結構分析法  7.1  平衡結構分析法概述    7.1.1  平衡與平衡結構分析    7.1.2  平衡與預測  7.2  決策樹法    7.2.1  決策樹法概述    7.2.2  決策樹的基本結構    7.2.3  單級決策    7.2.4  多級決策  7.3  平衡表分析法    7.3.1  平衡表分析法概述    7.3.2  常用平衡表概述  7.4  投入產出法    7.4.1  投入產出法概述    7.4.2  投入產出表    7.4.3  投入產出模型    7.4.4  投入產出法基本系數    7.4.5  投入產出法預測實例  習題第8章  計算機輔助分析方法  8.1  計算機輔助信息分析方法簡介    8.1.1  計算機輔助信息分析技術的發(fā)展背景    8.1.2  計算機輔助信息分析的發(fā)展進程    8.1.3  計算機輔助信息分析工作框架    8.1.4  計算機輔助信息分析的主要技術  8.2  SPSS軟件  8.3  SAS軟件  習題第9章  文獻計量學方法  9.1  文獻計量學方法概述    9.1.1  文獻計量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9.1.2  文獻計量學的研究對象與特點    9.1.3  文獻計量學的發(fā)展  9.2  文獻計量學三大定律    9.2.1  著者分布定律——洛特卡定律    9.2.2  文獻分散定律——布拉德福定律    9.2.3  詞頻統(tǒng)計定律——齊普夫定律    9.2.4  三大基本定律的聯系及應用  9.3  文獻計量學的其他方法    9.3.1  文獻增長規(guī)律    9.3.2  文獻老化規(guī)律    9.3.3  引文分析  9.4  網絡計量學方法    9.4.1  網絡計量學的產生背景    9.4.2  網絡計量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9.4.3  網絡計量學的應用  習題第10章  常用經濟信息分析  10.1  市場預測    10.1.1  市場預測的概念與類別    10.1.2  市場預測的方法    10.1.3  市場預測的內容    10.1.4  市場預測的步驟  10.2  證券投資分析    10.2.1  證券與證券市場概述    10.2.2  基本分析    10.2.3  技術分析  10.3  財務分析    10.3.1  財務分析的主要依據    10.3.2  財務分析——比率分析法    10.3.3  財務信息分析的注意事項  習題第11章  信息分析與預測報告  11.1  信息分析與預測結果的一般形式  11.2  信息分析與預測結果的整理    11.2.1  信息報道類成果的編寫    11.2.2  研究報告的編寫  11.3  信息分析與預測報告的傳遞與使用    11.3.1  信息分析與預測報告的價值表現形式    11.3.2  信息分析與預測成果傳遞和利用的基本途徑  習題第12章  信息分析與預測專題研究  12.1  競爭情報信息分析與預測    12.1.1  競爭情報信息    12.1.2  競爭情報信息分析與預測    12.1.3  案例:殼牌公司的競爭情報系統(tǒng)  12.2  技術信息分析與預測    12.2.1  技術信息    12.2.2  技術經濟信息  12.3  非文獻信息分析與預測    12.3.1  非文獻信息概述    12.3.2  非文獻信息分析與研究  習題附錄A  t分布臨界值表附錄B  相關系數顯著性檢驗表附錄C  DW檢驗臨界值表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概論  1.1 信息分析與預測概述  信息,既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途徑和手段,也是人類改造自身并且影響環(huán)境的工具。在全球知識經濟的氛圍中,科學技術知識、先進管理經驗、各種調查結果與統(tǒng)計數據、金融財經信息、市場供求信息等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信息被生產出來和獲得利用。信息正在代替物質材料、能源和資本,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中最為重要的資源,大大提高了社會的生產力。信息價值的生產因而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動力因素。  信息不僅在社會的物質生產中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還在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方面扮演了主要角色。目前,一系列圍繞信息開發(fā)與利用的產業(yè)部門得以產生并迅速壯大,與信息有關的活動也成為了人類社會各種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畔⒎治雠c預測是以社會需求為基礎,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方法為手段,對事物過去和當前狀態(tài)的有關信息進行收集、辨識、整理、估計、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對事物未來發(fā)展趨勢或未知狀態(tài)做出推測和判斷的活動。具體地講,就是通過有針對性地收集與特定事物有關的信息,經過深入的分析研究,推斷該事物未來的發(fā)展趨勢與變化情況,以及這些變化會在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從而使人們能夠有目的、有意識地控制、選擇和改變事物的運行狀態(tài)和走向,以及做出科學決策和適應未來變化。在當今社會中,信息分析與預測具有廣泛的意義,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都有應用價值。  1.1.1 信息分析與預測的理論基礎  1.哲學理論基礎  科學預測必須根據事物的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它本身建立于事物可知性理論的基礎上,即作為預測對象的事物,其存在與運動規(guī)律是可以被認識和把握的,并可以根據這種發(fā)展規(guī)律推測出事物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和方向。

編輯推薦

  本書既注重基本理論與方法的說明,也強調實際分析與運用能力的傳授;既保持了信息分析與預測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也反映了最近的信息分析與預測技術、方法及運用的情況;既對各種定性和定量分析預測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也注重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的有機結合。實際使用中,本書既可以作為教材,也可以滿足業(yè)余學習的需要。 在本書中,除了介紹基本的信息分析與預測知識和方法之外,還專門增加了計算機信息分析系統(tǒng)軟件的介紹,以適應當前信息分析工作中計算機統(tǒng)計軟件和計算機系統(tǒng)普遍得到應用的實際。同時,鑒于信息分析預測工作極為復雜,實際的信息研究課題總是要綜合運用各種技術與方法,需要充分考慮課題性質和研究對象的情況,我們除在各種具體方法的介紹中注意使用實例加以說明外,還專門設置了“常用經濟信息分析”、“信息分析與預測專題研究”兩章,試圖幫助讀者解決實際應用的理解與掌握問題。本書每一章后都附有習題,以滿足讀者深入學習的需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信息分析與預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