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龍春 頁數:400
內容概要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由于其自身難以選擇的原因,處在一個比他人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才能取得成功的起跑線上。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實施“大學生助學計劃”構建社會助學網絡一 “浙江省大學生助學計劃”的啟動二 “浙江省大學生助學計劃”的工作運行機制三 加強宣傳,努力動員社會廣泛參與四 受助大學生的申報與資助五 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提升大學生助學計劃的社會效果鏈接1 不讓一個大學生因貧困而失學——浙江省實施大學生助學計劃紀實鏈接2 愛心助成才共圓大學夢鏈接3 愛心為圓未來夢——浙江省立體構筑貧困學生入學保障線紀實鏈接4 浙江省大學生助學基金管理辦法第二章 強化風險管理 促進國家助學貸款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一 設立風險準備基金,預防國家助學貸款風險二 建立違約通報制度,警示國家助學貸款違約行為三 首創(chuàng)生源地助學貸款,健全助學貸款體系四 加強誠信教育,“貸款助學、信用育人”,全面促進國家助學貸款的健康發(fā)展鏈接1 浙江省為助學貸款建立起風險預防機制鏈接2 浦江縣“圓夢”生源地助學貸款擔保基金實施細則鏈接3 助學貸款使許多貧困子弟圓了大學夢鏈接4 浙江首創(chuàng)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可在家鄉(xiāng)申貸第三章 營造感恩氛圍 傳承愛心文化——紹興文理學院畢業(yè)生“愛心承諾”活動一 資困助學工作是學校育人工程的重要內容二 愛心承諾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三 愛心承諾活動的成效鏈接1 學會“感激”傳承“愛心”——紹興文理學院位畢業(yè)生兌現(xiàn)“愛心承諾”鏈接2 離開學校愛心還在鏈接3 愛心傳遞十載承諾永恒不變鏈接4 紹興文理學院畢業(yè)生“愛心承諾”管理辦法第四章 讓自強點亮貧寒學子的人生——浙江中醫(yī)藥大學自強社成為寒門學子的精神家園一 自強社成立的背景二 自強社的運作和成效三 自強社的“零距離”接觸四 社團發(fā)展的美好未來鏈接1 自強,他們共同的名字——浙江中醫(yī)藥大學自強社調查鏈接2 貧困生自強社:多人拿到獎學金鏈接3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自強社章程第五章 愛心傳播揚萬里 潤物無聲育英才第六章 教育與資助結合 以實踐促發(fā)展第七章 以黨建促助困 以互助促育人第八章 大力開展勤工助學 實現(xiàn)助困育人有效結合第九章 尊重貧困 關愛貧困第十章 把校內創(chuàng)業(yè)園建成大學生勤工助學體驗站附錄一 關于進一步完善高校貧困學生資助體系的調研報告附錄二 加強風險管理,化解“成長中的煩惱”——國家助學貸款風險管理的實踐和思考附錄三 關于建立規(guī)范的大學生勤工助學制度的調研報告附錄四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文件選錄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實施“大學生助學計劃” 構建社會助學網絡 一、“浙江省大學生助學計劃”的啟動 2002年5月22日,在浙江省委召開的“學習江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青團成立8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座談會上,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首次提出了“浙江作為沿海省份,經濟發(fā)展位列全國之前,應該做到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讓每個大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yè)”的要求。同年6月12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工作報告中又明確提出了“不讓一個孩子因貧不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不讓一個大學生因貧不能就學或輟學”的工作要求。為把省委“兩個不讓”的要求落到實處,6月22日,團省委、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廣電局和浙江日報報業(yè)集團向全省聯(lián)合發(fā)出了《關于實施以“愛心助成才、共圓大學夢”為主題的“大學生助學計劃”的通知》,同時舉行莊重而簡樸的捐贈儀式,浙江圣雄集團公司、中國飛躍縫紉機集團公司、中國奧康集團公司、浙江綠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正泰集團公司五家被張德江同志稱贊為“富而思源、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yè)各捐款1000萬元,在浙江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建立了總額為5000萬元的“浙江省大學生助學基金”的創(chuàng)始基金(企業(yè)留本),基金增值部分用于資助貧困大學生。在啟動儀式之前,時任省委書記張德江、副書記喬傳秀、副省長盛昌黎等省領導接見了參加捐贈的5位青年企業(yè)家,高度贊揚了青年企業(yè)家的義舉,并對全面組織實施好“浙江省大學生助學計劃”提出了明確要求。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