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5 出版社:星輝圖書有限公司 作者:燕青
Tag標簽:無
作者簡介
而且,燕青先生出生在1927年左右,正是中國乃至真?zhèn)€國際風云莫測,風雨欲來之際.兒童時代到成年之后又經(jīng)歷過抗日戰(zhàn)爭,國共戰(zhàn)爭,也許自已沒有上戰(zhàn)場,但筆底風云留下歷史記憶.身為香港早期著名新聞工作者,亦認識商界,文化界,娛樂界不少風云人物,并和他們成了朋友.時至今日燕青先生80高齡仍筆耕不綴,在其博客上亦刀筆怒伐臺灣政壇風云.故此燕青先生一生都理不開"風云"二字.
喜歡武俠的朋友,肯定都看過古龍的作品,而看過古龍作品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一個叫燕青的作家,寫過一篇經(jīng)典之極的文章"初見古龍".在80年代中期港臺武俠席卷大陸,猶以金庸,梁羽生最為津津樂道.直到古龍出現(xiàn),又再刮起新派旋風.燕青這篇文章,就是及時雨,第一次,為國內(nèi)武俠迷結(jié)開古龍面紗.從今以后,只要說到古龍,都會加一句:"據(jù)香港作家燕青說:......"這類的話. 我們這一代也從燕青這篇文章里知道,原來羅文的最有名的歌"小李飛刀"就是來自古龍小說的....古龍曾經(jīng)為別人代筆過的....臺灣原來還有武俠三劍客的....而三劍客都在古龍之前有作品搬上銀幕的...臺灣除了古龍,臥龍生外,還有叫孫玉鑫,慕容美,獨孤紅,高庸的作家....
我可以比較絕對的說:中國最早,最有名,流傳最廣的介紹武俠作家的文章,"初見古龍"絕對是第一把交椅! 這點,我相信不少武俠迷都會同意.
有趣的是:自從這篇文章刊出后,燕青就"浪子無蹤",在國內(nèi)的朋友眼里消失了.許多朋友都想知道燕青為和人,可惜除了"香港作家燕青"這六個字以外,就再也沒有資料了.
后來,我終于在網(wǎng)上受到一篇署名燕青的關(guān)于”歌星小明星”的文章,這篇文章并非在燕青現(xiàn)在的博客中找到的,而是另一個網(wǎng)站的轉(zhuǎn)貼.但也說明是從劉乃濟論相網(wǎng)站上轉(zhuǎn)貼過來的.我看了這篇文章后,從筆法風格中,可以肯定是出自”燕青”的手筆,也將這篇文章再次轉(zhuǎn)貼到”舊雨樓”網(wǎng)站,放入我的”老文章”系列之中.但仍不知到燕青到底是誰.(還是以為燕青姓楊).一直到風涼子俠友,在舊雨樓中轉(zhuǎn)貼了”劉乃濟論相”中的武俠作家眾生相,并發(fā)布告要我登錄確認是否燕青作品.(不少武俠網(wǎng)友都知道,我對武俠特別是諸葛青云作品較熟).從而開始登錄”劉乃濟論相”和”術(shù)數(shù)隨筆”,進而和燕青聯(lián)系上.
原來燕青就是在香港及東南亞報界鼎鼎大名的,劉乃濟先生.劉先生生于廣東南??h(不知和南海十三郎是否同鄉(xiāng)?)專業(yè)是新聞工作者(和葉洪生先生是同行).
劉先生十一歲便離家,在戰(zhàn)時兒童訓練團入伍,再進入由鐵軍長官張發(fā)奎主辦的志銳中學,全程都是軍事管理,與荷槍當兵無異。
少年時代,據(jù)說在廣州一代學習,國共戰(zhàn)爭之后,去了香港,成了有名的報人,這個報人有個和其他報人不同的地方,就是多才多藝之極.能夠出外採訪,又能夠坐在編輯部裏編報紙(如新報),畫報(如南國電影),雜志這都是完全不同的技術(shù),甚至能夠編寫電影劇本(如:多少柔情多少淚1967)與播音劇本(編好后請蕭笙在電臺播音)也能做制片(如:碧血金釵1963),猶其對粵曲有很深的造詣,以前常住香港的時候,會晚上跑去廟街聽曲,手一癢也會粉墨登場去打"Bang"!燕青先生說: 在香港做編輯的這段期間裏,改人家的文章多,自己寫文章郤少.雖然也為南洋的報刊寫稿,只是新聞報導,娛樂稿和一些散文而巳.剪報一大疊,但不能集而成書.到了六十多歲,因為做了香港(新報)的副總編輯,負責策劃多個副刊,此時才開始寫較有系統(tǒng)性的文章,出版了兩本書.一本是(無邊風月話當年),在香港各 區(qū)的圖書館都有,電腦統(tǒng)計,借閱率頗高.另一本是由(玉蒲團)改寫的(未央生別傳),先在新報連載,后有星輝圖書分三冊出書,并以彩色連環(huán)畫形式出版,圖文并茂,不讓繡繪版"金瓶梅"專美于前.( 我前段時間去了次香港,發(fā)現(xiàn)蔡瀾大才子也將"玉蒲團"改寫了)此外,福州的(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燕青一本(香港奇案實錄),賺了一萬元港幣稿費和十本書.這三本書,都是用燕青筆名的.其他還有"燕青隨筆"不知是否出版過?
另外,很久以前,燕青為報刊編寫"西門慶",但沒有寫完.前年開始某著名的雜志想重新刊登燕青的"末央生",兼于老友,刊完"末央生"后,燕青將"西門慶"寫完交給老友刊登,目前仍在連載中.有趣的是:中國美麗出版社已經(jīng)將"西門慶"改名為"新潮西門慶"出版了,燕青說:至少還給了他面子,用了燕青的名字,并代他另行續(xù)完.美麗出版社另將:(香港奇案實錄)改為(風暴1573)出版.版費燕青估計是拿不到了,美麗出版社做事似乎不怎樣美麗!
另外,很久以前,燕青為報刊編寫"西門慶",但沒有寫完.前年開始某著名的雜志想重新刊登燕青的"末央生",兼于老友,刊完"末央生"后,燕青將"西門慶"寫完交給老友刊登,目前仍在連載中.有趣的是:中國美麗出版社已經(jīng)將"西門慶"改名為"新潮西門慶"出版了,燕青說:至少還給了他面子,用了燕青的名字,并代他另行續(xù)完.美麗出版社另將:(香港奇案實錄)改為(風暴1573)出版.版費燕青估計是拿不到了,美麗出版社做事似乎不怎樣美麗!
1995年,劉乃濟先生和夫人移民到溫哥華去,當時還替香港的(東方)(天天)(新報)幾張報紙寫稿,傳真回去.其中,有不少香艷小說,這在市場是非常受歡迎的.
由於遠在異國,與出版界和報館陸續(xù)隔膜,.況且出版界此時巳呈現(xiàn)不景氣,甚至連報刊亦叫苦連天.劉先生還能有些地盤寫稿,巳經(jīng)讓人羨慕了.也可知,劉先生燕青的人緣不錯!
過了幾年,香港報紙的小說版亦絕跡了,燕青恢復替馬來西亞的報刊寫稿.因為他在那邊做了十幾年編輯,亦寫了幾十年的稿,錢就賺不到,名氣還略有一些.前幾年,燕青去到那邊,那些主編說:(我們讀書時,便看你的文章啦?。┧麄兪钦f真心話,燕青郤聽得臉紅.
這時候,燕青替(武俠世界)寫現(xiàn)武俠小說作家生平的文章,也用(蕭讓)筆名,寫每篇千多字的(武林史話).由於(武俠世界)給的稿費實在低得太不合理,燕青便沒有再寫下去,但亦寫了十多位老友的軼事.我估計時間應該是.沈西城主編"武俠世界"的時候,沈西城的人物評論如;香港作家韻事和香港女作家素描寫的不錯,沈西城寫小說就沒他的人物雜文好了,我個人認為沈西城寫人物很像燕青的筆法,不知燕青如何認為?搞不懂,沈西城是劉先生后輩,為何如此摳門?不多發(fā)點稿費!
燕青這個筆名,其實劉先生用的不是很多,據(jù)他自承:是領(lǐng)取稿費的一個記號...(見http://www.fengshui-magazine.com.hk驚出一身冷汗來),而(武林史話)是什么類型的文章我并沒有看過.不過,燕青,蕭讓從這兩個筆名來看就可知,劉乃濟先生有其自負之處.(讀者可以自已研究一下...)
除了葉洪生,林保淳,胡正群少數(shù)幾位外,至今還沒有人寫這類關(guān)于武俠作家的文章.由於當年燕青與他們交遊,因此替老友們留下一些雪坭鴻爪,這也許是緣份吧!
後來,吉隆坡的(號外週刊)把這些文章轉(zhuǎn)載,當作新稿給稿費,燕青才多了一些零用錢.
燕青也寫了金庸和倪匡,刊登在吉隆坡的(新生活報),每人都寫了幾萬字.但都不是學術(shù)上的評論,而是他們的生平與日?,嵤拢行┦虑榭赡軙馉幷?,所以燕青沒有放在網(wǎng)上.這些剪報都在溫哥華.這也是老一代新聞工作者的可愛之處,換作宋祖德,連別人的內(nèi)褲都會掛出來. 燕青和金庸都是報人,年紀有相符,又都為不同的電影公司服務(wù)過,彼此相熟.倪匡出道時也為"新報"服務(wù)過,不知劉先生是否改過倪匡的作品? 關(guān)于,倪匡作品的評論,我看過燕青寫過的一篇:"相信風水,風水便存在"收錄在(倪匡三拼)中.倪匡的作品在臺灣交有金蘭出版,全部有諸葛青云題字,是武俠小說收藏者的"瑰寶"!
蹄風的名字在國內(nèi)不算很響,作品也沒有系統(tǒng)地發(fā)行過,也許他是香港早期名家,自從金庸登入內(nèi)地后,風華都給他掩蓋了,有些作品都掛者金庸,梁羽生名字出版了(在臺灣都掛名司馬翎).蹄風和燕青是好友.電影版權(quán)如:"清宮劍影錄"等都是由燕青替他賣出去的,燕青還持筆上陣改編了(天山猿女傳)搬上銀幕.后來,李翰祥導演也在"三十年細說從頭"提過"猿女孟麗絲".
老友諸葛青云的香港第一部原著電影"猿女復仇記"不知是否受了,蹄風"猿女系列"的影響.燕青稱:"諸葛青雲(yún)見多識廣,如果他寫散文,一定很有可讀性.可是,他就從來不肯寫.我編一個副刊,請他寫散文,礙於人情難郤,他只寫了一個月,便不肯寫下去了.因為散文不能出書,少了一筆版權(quán)費,又沒有電影電視版權(quán)可賣,他這個聰明人豈肯做傻事?"這個諸葛青云也真是的,現(xiàn)在阿貓阿狗的人都可以出散文集,如果諸葛青云有散文留下,總會有重見天日的一天,只是不只燕青先生還有否諸葛青云的散文剪報?
黃鷹作品的臺灣版權(quán),也是由燕青幫忙賣出去的.因為臺灣翻印他的書,燕青年輕時也"黑白兩道吃的開"就請朋友擺平,讓他收到版稅.并交鄉(xiāng)野出版,鄉(xiāng)野后來還將版權(quán)賣給了電視臺拍了顧冠忠的"天蠶再變".而燕青還請了諸葛青云題字,只可惜鄉(xiāng)野的李老板,諸葛先生,黃鷹先生都紅塵已滿. 燕青筆下不勝唏噓!
還有溫瑞安,由於他是馬來西亞人,很早便看燕青的文章.他在香港時,從朋友處得到燕青的地址,帶著方娥真來拜訪燕青,聲聲晚輩,執(zhí)禮甚恭.畫家區(qū)晴想把溫瑞安的一部小說,繪畫連環(huán)圖刊登在(成報),由燕青玉成其事.溫瑞安很好玩,把版權(quán)費的一半送給了燕青,現(xiàn)在回憶起來燕青仍感到好笑.可知,溫瑞安的確是個很豪俠的人.
馬雲(yún)與燕青相交三十載以上,彼此很談得來,燕青也介紹馬來西亞的報紙轉(zhuǎn)載他的作品,讓馬云不勞而獲,多賺一份稿費.現(xiàn)在如果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輸入馬云,幾乎只會有阿里爸爸那個馬云.而作家馬云的作品到現(xiàn)在在港臺東南亞有出版.由他作品改編的"大地恩情","古都風雨","金山夢"已經(jīng)是亞視的經(jīng)典.俠圣和我都曾經(jīng)寫過關(guān)于馬云的文章,其他資料就少了點.
馮嘉才出道時,燕青便和他認識了,可以說是看著馮嘉長大的.燕青替報紙寫香艷小說,便是由馮嘉穿針引線的.因為他是寫香艷小說的大師,說只有燕青寫的香艷小說,才讓他看得入眼.
燕青的另一個小輩朋友龍乘風是續(xù)古龍之后,最有名的新派作家之一,對年輕一代來說,并不陌生.內(nèi)地也出版過不少他的武俠作品,其實龍乘風的動作小說,和科幻小說(太空腦,生命宛,超時空戰(zhàn)爭等)也非常值得一讀,"雪刀浪子"也曾改編為廣播劇,主題歌有徐小明演唱.
我個人并未見過燕青,但這些年一直"追蹤"他這個人,自從知道他有了自已的網(wǎng)志后,就隔三差五的上網(wǎng)看他的文章.對他的文章有了更深一點的了解.
說到燕青上網(wǎng)寫文章,倒要謝天謝地感謝他的小兒子 :燕青有文:"我移民到加拿大以後,小兒子和媳婦因為工作關(guān)係,只能輪流來溫哥華探望我們。近年來,他們因為工作忙碌,無暇來探望我們,小兒子每天都會打個電話來閒話家常,從未間斷過。老妻叫他不要花費那麼多的電話費,他說聽聽爸媽的聲音,是最快樂的事。"可知燕青家庭是非常溫暖的.
燕青的兒子讓父親,將新老文章都寫成網(wǎng)志,既能讓全世界的新舊讀者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用同樣的時間看文章,又能讓自已對這么多年來所寫的文章有個整理,溫故知新.燕青不愧為新聞出身,對任何新事務(wù)都有濃厚的興趣.否則一般超過60/70歲的人對電腦是沒興趣的!
燕青先生的網(wǎng)志內(nèi)容廣泛,對娛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他的八卦.對移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關(guān)于加拿大系列",希望兩岸統(tǒng)一的朋友當然不會放過電視劇本:"阿扁皇朝"
也許,正是燕青性格活潑,而性格活潑的人,大都為人熱忱,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他寫起人物來也就栩栩如生了.
也許,正是燕青性格活潑,而性格活潑的人,大都為人熱忱,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他寫起人物來也就栩栩如生了.
燕青去年底回港,本來一月就要回去了,但燕青是相術(shù)名家,不少圈內(nèi)外人要找他看相,而夫人身體抱恙,所以準備三月回加拿大,不了現(xiàn)在又要拖到六月,可知為何?
燕青去年底回港,本來一月就要回去了,但燕青是相術(shù)名家,不少圈內(nèi)外人要找他看相,而夫人身體抱恙,所以準備三月回加拿大,不了現(xiàn)在又要拖到六月,可知為何?
原來,燕青要編二本書 一本暫時定名為(東大戲廣說三道四),一本未曾定名,內(nèi)容是講述粵曲沿革與歷來歌伶唱腔評論及軼事.因為行內(nèi)人受得教育少,不會寫;而會寫的人;郤不了解行內(nèi)事,即使有人口述,亦似隔衣搔癢.恰巧燕青是行內(nèi)人,又會寫,趁此機會留下一些記憶.
這是兩部極有資料價值的書,可惜并非市場主流,出版商從利益考慮,出版比較會有問題.故此,有可能會得到香港藝術(shù)局資助出版.
其實,國內(nèi)有眼光的出版商將燕青的新舊作品重新包裝,用"艷情小說"打頭陣,雜文掌故為輔,這兩部"粵曲梨園作品"押軸,事先再做些廣告,應該頗具效應的!
自從,我上了(劉乃濟論相)和(術(shù)數(shù)隨筆)后,與燕青先生取得了聯(lián)系,燕青先生有老派人的美德,每一封信都很快回信.這其實是對別人尊重的表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人都做不到.
承蒙燕青先生相贈作品"無邊風月話當年",欣喜異常,高興過度竟然忘了,請他簽個名,引為憾事!
單看"無邊風月話當年"書名,一開始還以為是寫"港臺娛樂圈的雜文",其實大錯特錯.
本書,由香港星輝1995年初版,掛名為"驚情小說",顧名思義就是:驚險,艷情小說.其實,這是出版社的噱頭,刺激銷路.用我個人的看法,嚴格來說應該屬于"掌故小說".
喜歡看政壇秘聞的朋友,可了解"南天王"陳濟棠與南京中央政府的恩恩怨怨,爾虞我詐,及南方政府,軍閥的治國風貌.
喜歡看梨園掌故的朋友,作者對一位梨園佳人的出道,拜師,成名 都有細細描寫.并通過富家戲迷陳東海的俠義性格,對梨園掌故層層道來,絕非相壁虛擲.
又已陳塘風月舊事穿插其中,對當年花叢佚事娓娓到來,對風月門檻一一評說,是不可多得的民國風月資料.( 內(nèi)地早幾年出版過,關(guān)于民國各行各業(yè)的一個系列叢書,其中也請內(nèi)行人撰寫中國早年的妓寨資料.頗有價值.而燕青曾經(jīng)在那個時代,地區(qū)生活過,寫來更是得心應手)
本書,情節(jié)精彩,高潮迭起,寫政壇沉浮,風月往事,梨園千秋,恍如時光倒流,令讀者身入其境.寫風月情事,故博人一笑,寫鶯燕悲慘生活,卻使人掬同情淚一把.寫江湖俠義,更讓人熱血沸騰.
在此,我必須說明下,我在此夸獎"無邊風月話當年"絕非因為,我對燕青先生有所偏愛.(我最偏愛諸葛青云,但從不認為他的作品都是好的,甚至認為諸葛的某些作品連二流都算不上.但這并不影響我對諸葛的偏愛)
的的確確,該作品文體別具一格,而其對各個行業(yè)掌故之描寫,入世之深,尚超過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李敖和燕青都以雜文著稱,又都相識滿天下,又都是寫小說的"新手",而"北京"和"無邊"不論篇幅,行文,手法,境意都非常接近)
高陽先生贈燕青墨寶有句: 書中真覺味無窮!
諸葛青云贈墨寶有句:讀者文章自有馨! 可知,二位文壇前輩對燕青的推崇之意!
真是:
浪子俠蹤今重現(xiàn)!
細教風云話當年.
若問余生何所愿?
讀者文章意猶馨!
后記:
我在武漢出差,前夜5月11日完成"無邊風月話燕青".昨日,系統(tǒng)有問題,不但貼不上貼,而且還丟失了整篇文章.這兩件怪事從未遇上過.害的偵探兄和天馬兄,為我折騰半天!然于事無補.
今天,是周日8點起床,在賓館里花了三小時,重新寫一邊,寫的時候又有了些新的感觀, 并改篇目為"無邊風云話燕青". 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有名,卻無名的傳奇作家!
諸葛慕云
2007.5.13 重寫之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