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徐慶華,陸慶五 著 頁數(shù):22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云南祿豐地點的祿豐古猿化石研究的系統(tǒng)總結(jié)。全書共分為6章。前言中簡述了祿豐古猿的發(fā)掘和研究歷史。第一章介紹了祿豐古猿化石地點的地層及其年代。第二至五章分別對豐富的祿豐古猿顱骨、下頜骨、牙齒和肢骨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和廣泛的比較,從而得出祿豐古猿在形態(tài)上不同于西瓦古猿等同時代的古猿和現(xiàn)代猩猩,而在一系列衍生特征上相似于南方古猿類,并且在顱骨和股骨的形態(tài)上顯示出直立行走的傾向,因而祿豐古猿可以被認為是人科的早期成員。在第六章中首次總結(jié)性地明確提出祿豐古猿屬的特征和祿豐古猿在人猿超科分支系統(tǒng)中的地位,并探討了祿豐古猿的攝食活動、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結(jié)構(gòu)。 本書可作為國內(nèi)外科研機構(gòu)、大專院校、博物館等從事古人類學、古生物學、歷史考古學、地質(zhì)和環(huán)境等學科的研究、教育和科普工作者的重要參考資料。
書籍目錄
序前言 第一章 祿豐古猿化石地點概況第二章 祿豐古猿顱骨 一、標本描述 1.PA 644顱骨 2.PA 581面骨破塊 3.PA 678顱骨破塊 4.PA 845顱骨 5.LC 103上頜骨 6.PA 828額骨 7.PA 677顱骨 8.PA 658左上頜骨 9.PA 676顱骨 10.PA 846顱骨 11.YV 652顱骨 12.PA 844顱骨 二、比較與討論 1.顳線與矢狀脊 2.額三角與眶上凹 3.眶上脊與眉間 4.眶間區(qū) 5.眶側(cè)區(qū) 6.淚囊窩 7.眼眶 8.顴骨 9.鼻孔 10.鼻齒槽斜坡 11.硬腭 12.上頜齒弓 13.額竇 14.面部的整體觀 三、結(jié)論 1.祿豐古猿顱骨的基本特征和性別差異 2.祿豐古猿與西瓦古猿的區(qū)別 3.祿豐古猿與云南其他地點古猿的區(qū)別 4.其他同時代的古猿 5.祿豐古猿與南方古猿類的關(guān)系 6.祿豐古猿顱骨特征的直立傾向第三章 祿豐古猿下頜骨 一、標本描述 1.雄性標本 2.雌性標本 3.次成年標本 4.下頜形態(tài)特征 二、比較與討論 1.祿豐古猿與西瓦立克的西瓦古猿下頜的比較 2.祿豐古猿與土耳其的古猿下頜的比較 3.祿豐古猿與非洲古猿下頜的比較 4.祿豐古猿與泰國古猿下頜的比較 5.祿豐古猿與肯尼亞古猿下頜的比較 6.祿豐古猿與烏朗諾古猿下頜的比較 7.祿豐古猿與南方古猿下頜的比較 三、結(jié)論第四章 祿豐古猿牙齒 一、標本描述 1.上齒 (1)上中門齒 (2)上側(cè)門齒 (3)上犬齒 (4)上第三前臼齒 (5)上第四前臼齒 (6)上第一臼齒 (7)上第二臼齒 (8)上第三臼齒 2.下齒 (1)下中門齒 (2)下側(cè)門齒 (3)下犬齒 (4)下第三前臼齒 (5)下第四前臼齒 (6)F第一臼齒 (7)下第二臼齒 (8)下第三臼齒 二、比較與討論第五章 祿豐古猿肢骨 一、近節(jié)指骨 1.標本描述 2.比較與討論 二、股骨 1.標本描述 2.比較與討論 3.祿豐古猿股骨的重要特征與功能 三、第一踱骨 1.標本描述 2.比較與討論 四、結(jié)論第六章 祿豐古猿的分類和系統(tǒng)地位等問題的探討 一、祿豐古猿的分類 二、祿豐古猿的系統(tǒng)地位 三、祿豐古猿的攝食活動 四、祿豐古猿的生活環(huán)境與社會結(jié)構(gòu)參考文獻英文摘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