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朱筱敏 等著 頁數(shù):270
內容概要
本書在確定濟陽拗陷古近系碎屑巖儲集體成因和成巖作用的基礎上,分析了不同沉積體系儲層的物性特征;分析比較不同凹陷、不同成巖階段、不同巖性儲層的物性特征,重點分析次生孔隙的成因和次生孔隙發(fā)育帶在縱向上的分布規(guī)律以及儲層宏觀和微觀非均質性特征,分析影響優(yōu)質儲層和低孔低滲儲層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了成巖作用與次生孔隙發(fā)育的主控因素,分析有機流體充注對儲層成巖演化過程中礦物形成和轉化的影響;對濟陽拗陷古近系碎屑巖儲層進行綜合評價,指出有利儲層在縱橫向上的分布規(guī)律,預測了有利沉積儲層的分布。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的高年級本科生,科研單位從事地質研究、石油勘探和開發(fā)的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朱筱敏,男,江蘇江都市人,1960年生,博士,中國石油大學資源與信息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本科畢業(yè)于華東石油學院勘探系石油地質專業(yè),1990年獲得石油大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yè)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沉積地質學、儲層地質學、層序地層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合作發(fā)表論文205篇,出版專著3部,教材4部,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優(yōu)秀教學和科技進步獎8次,是中國石油學會和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理事,《石油學報》、《高校地質學報》等學術刊物的編委。1996年首批入選國家人事部等七部委“百千萬人才工程”,1999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是北京市高校青年學科帶頭人和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和教學名師,國家級精品課程《沉積巖石學》主講教師,2006年獲得第三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
書籍目錄
叢書序前言第1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 1.1 濟陽拗陷油氣藏勘探現(xiàn)狀 1.1.1 油氣勘探成果和勘探程度 1.1.2 油氣勘探歷程 1.1.3 油氣勘探理論進展 1.2 地層充填序列 1.2.1 前古近系 1.2.2 古近系和新近系 1.2.3 第四系 1.3 構造單元劃分 1.3.1 濟陽拗陷發(fā)育歷史 1.3.2 構造單元劃分 1.4 石油地質條件 1.4.1 生油層 1.4.2 儲集層 1.4.3 蓋層 1.4.4 生儲蓋組合 1.4.5 局部構造 1.4.6 油氣藏 1.4.7 油氣藏分布規(guī)律第2章 碎屑巖儲集體成因及物性特征 2.1 東營凹陷碎屑巖儲集體成因及物性特征 2.1.1 北部陡坡帶近岸水下扇儲集巖體 2.1.2 洼陷帶濁積巖砂體 2.1.3 扇三角洲儲集巖體 2.1.4 三角洲儲集巖體 2.1.5 濱淺湖灘壩儲集巖體 2.1.6 不同成因類型儲集體物性特征分析 2.2 沾化車鎮(zhèn)凹陷碎屑巖儲集體成因及物性特征 2.2.1 近岸水下扇儲集巖體 2.2.2 深水濁積扇儲集巖體 2.2.3 扇三角洲儲集巖體 2.2.4 三角洲儲集巖體 2.2.5 濱淺湖灘壩儲集巖體 2.2.6 不同成因類型儲集體物性特征對比分析 2.3 惠民凹陷碎屑巖儲集體成因及物性特征 2.3.1 近岸水下扇儲集巖體 2.3.2 濁積扇儲集巖體 2.3.3 扇三角洲儲集巖體 2.3.4 三角洲儲集巖體 2.3.5 濱淺湖灘壩儲集巖體 2.3.6 不同成因類型儲集體物性特征分析 2.4 古近系碎屑巖儲層非均質性研究 2.4.1 層內非均質性 2.4.2 平面及層間非均質性 2.4.3 微觀非均質性第3章 儲層成巖作用及孔隙類型演化 3.1 成巖作用類型 3.1.1 壓實作用 3.1.2 膠結作用 3.1.3 溶蝕作用 3.2 成巖階段劃分 3.2.1 東營凹陷成巖階段劃分 3.2.2 沾化凹陷成巖階段劃分 3.2.3 車鎮(zhèn)凹陷成巖階段劃分 3.2.4 惠民凹陷成巖階段劃分 3.3 儲層孔隙類型與演化 3.3.1 儲層孔隙類型 3.3.2 孔隙演化 3.3.3 次生孔隙發(fā)育規(guī)律 3.3.4 次生孔隙成因 3.3.5 次生孔隙分布控制因素第4章 儲層成巖演化過程中的流體-巖石相互作用 4.1 碎屑巖中礦物的成巖演化及其地球化學過程 4.1.1 石英的成巖演化特征及地球化學過程 4.1.2 長石類礦物的成巖演化特征及其地球化學過程 4.1.3 碳酸鹽類礦物的成巖演化特征及其地球化學過程 4.1.4 黏土礦物的轉化特征 4.2 控制成巖作用和孔隙發(fā)育的地質與地球化學因素 4.2.1 孔隙演化特征及地球化學條件 4.2.2 有機酸對儲層成巖過程及孔隙演化的控制作用 4.2.3 石油充注對流體/巖石相互作用的影響 4.2.4 影響早期方解石膠結物分布的地質因素 4.3 儲層成巖過程的地球化學環(huán)境分析 4.3.1 現(xiàn)今儲層中孔隙流體地球化學特征 4.3.2 成巖環(huán)境流體歷史分析 4.4 碎屑巖儲層成巖演化過程中的有機-無機作用模式 4.4.1 儲層成巖作用、有機質演化和油氣充注在時間上的分布特征 4.4.2 流體/巖石相互作用分帶及地球化學特征分析 4.4.3 成巖演化與孔隙預測的地球化學框架模型第5章 儲層性質控制因素及綜合評價 5.1 儲層性質控制因素 5.1.1 沉積條件對儲層物性的影響 5.1.2 壓實作用對儲層物性的影響 5.1.3 膠結作用對儲層物性的影響 5.1.4 溶蝕作用對儲層物性的影響 5.2 不同砂泥巖組合形式下儲層特征 5.2.1 砂泥巖組合類型 5.2.2 不同砂泥巖組合形式下儲層的物性特征 5.2.3 不同埋深不同砂泥巖組合形式下砂巖層不同部位物性差異的機理探討 5.2.4 深埋藏條件下的溶蝕機理 5.3 儲層綜合評價及預測 5.3.1 儲層評價依據(jù) 5.3.2 綜合評價劃分分級 5.3.3 不同凹陷、不同層序(層段)儲層評價 5.4 成巖作用與成巖圈閉 5.4.1 淺埋藏條件下的成巖圈閉 5.4.2 深埋藏條件下的成巖圈閉主要參考文獻圖版說明和圖版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1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1.2 地層充填序列根據(jù)地震、鉆井、電測和生物地層等多項研究資料的揭示和證實,濟陽拗陷從老到新包括的地層有:太古宇泰山群,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奧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和二疊系,中生界侏羅系和白堊系,以及新生界新近系和古近系及其上覆的第四系。具體地層發(fā)育特征與沉積簡史見表1—2(以東營凹陷為例)。1.2.1 前古近系前古近系,特別是古生界與華北鄰區(qū)基本一致。以太古宇為基底,主要由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組成。缺失元古宇、古生界的上奧陶統(tǒng)、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統(tǒng)及中生界的三疊系(圖1—4),具有復雜的地質結構。下古生界以淺海碳酸鹽巖地層為主;上古生界以海陸交互相和陸相湖、河碎屑巖發(fā)育為主;中生界是由陸上湖沼含煤碎屑巖、中基性火山噴發(fā)巖及河流相紅色碎屑巖所組成(表1—2)。1.2.2 古近系和新近系濟陽拗陷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十分發(fā)育,經2000余口預探井的數(shù)萬米巖心、地震和電測井資料的揭示,總厚度達萬米,其中古近系超過7000m,新近系1000-2000m。中始新世和早漸新世湖盆先后兩次達到最大水進期,沉積擴至最大范圍。古近系和新近系從上向下包括:明化鎮(zhèn)組和館陶組,分別對應新近系上新統(tǒng)和中新統(tǒng);東營組至沙河街組三段為漸新統(tǒng);沙四段為漸新統(tǒng)至始新統(tǒng)的過渡層;孔店組劃歸始新統(tǒng),缺失古新統(tǒng)(表1—2)。
編輯推薦
《濟陽拗陷古近系碎硝巖儲層特征和評價》可供高等院校的高年級本科生,科研單位從事地質研究、石油勘探和開發(fā)的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