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怡,鄭家建 著 頁數(shù):321
內(nèi)容概要
《魯迅研究》通過對魯迅人生歷程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追溯和分析,為我們展示了這位中國新文學先驅(qū)、杰出的思想文化戰(zhàn)士的精神風貌和藝術成就。包括他的童年挫折、異域體驗與后來對中國社會的深刻理解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色、對當時及后世的影響,也包括他的犧牲、受難與自我超越等。作為現(xiàn)代中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與精神典范,魯迅的歷史價值值得我們深入領會?! 遏斞秆芯俊愤m合作為高校中文系的通用教材,亦可供文學愛好者、研究者參考。
書籍目錄
導論 魯迅:20世紀中國文化之“結”第一章 魯迅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發(fā)展第一節(jié) 從小康墜入困頓第二節(jié) “別樣的人們”與日本體驗第三節(jié) 新文化運動的旗手第四節(jié) 左翼文壇領袖第二章 魯迅的思想文化觀第一節(jié) 魯迅的啟蒙觀第二節(jié) 魯迅的革命觀第三節(jié) 魯迅的文藝觀第四節(jié) 魯迅的宗教觀第五節(jié) 魯迅的倫理觀第三章 魯迅的小說第一節(jié) 魯迅小說的文學史地位第二節(jié) 《吶喊》、《彷徨》的思想內(nèi)容第三節(jié) 《吶喊》、《彷徨》的藝術成就第四節(jié) 《故事新編》的思想內(nèi)容及藝術特色第五節(jié) 魯迅小說名篇賞析第四章 魯迅的散文詩和散文第一節(jié) 《野草》的意義和價值第二節(jié) 《朝花夕拾》的主題和藝術特色第三節(jié) 魯迅散文名篇賞析第五章 魯迅的雜文第一節(jié) 魯迅雜文的文學史地位第二節(jié) 魯迅前期雜文的思想內(nèi)容第三節(jié) 魯迅后期雜文的思想內(nèi)容第四節(jié) 魯迅雜文的藝術成就第五節(jié) 魯迅雜文賞析第六章 魯迅的詩歌第一節(jié) 魯迅的新詩創(chuàng)作第二節(jié) 魯迅的舊體詩詞第三節(jié) 魯迅詩歌賞析第七章 魯迅的學術研究及翻譯第一節(jié) 魯迅的中國文學史著述第二節(jié) 魯迅的新文學批評第三節(jié) 魯迅對外國文學的譯介第八章 魯迅和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論爭第一節(jié) 面對各式守舊與復古思潮第二節(jié) 魯迅與現(xiàn)代評論派的論爭第三節(jié) 革命文學論爭中的魯迅第四節(jié) 與自由主義文人的分歧第五節(jié) 置身于“兩個口號”之爭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事實證明,“棄醫(yī)從文”成為魯迅人生道路上最后一次方向性轉(zhuǎn)變。1906年重返東京后,魯迅與許壽裳等人在東京有名的學者住宅區(qū)——東京本鄉(xiāng)區(qū)西片町十番地合租了一所房子。1907年,他們籌辦起自己的雜志——《新生》,寓意“新的生命”。雖然,《新生》早夭,撰稿人隱退、出資人撤走,最后只剩下魯迅他們幾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但是挫折并沒有擊敗魯迅。《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就是在那一年誕生的?! ≡跂|京,魯迅結識了章太炎先生的女婿龔未生,并通過他正式拜見了章太炎。早在赴日留學之前,魯迅就得聞章太炎的大名。章太炎宣傳革命思想,在《蘇報》上發(fā)表過《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為青年革命家鄒容的《革命軍》作序,并因此獲罪下獄。1906年,刑滿釋放的章太炎來到東京,為中國留學生開辦國學講習所。1908年,魯迅與許壽裳等友人利用每個周日上午跟隨章先生學習《說文解字》,治起文字音韻等“小學”來,前后堅持了半年之久,并加入光復會,成為會員。章太炎的治學態(tài)度與人格品性對魯迅的影響都非常大?! ≈档靡惶岬氖牵瑘猿謱W習外語為魯迅日后更加廣泛的閱讀和譯介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魯迅在江南水師學堂就接觸過英語,在礦路學堂則學過德語,到了弘文館后,魯迅通過課堂傳授和課后自學,掌握了日語、英語、德語、俄語。到了仙臺,他還系統(tǒng)學習了德文?! ≡谌毡緦W習生活的那些年,魯迅究竟讀了多少書,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精確地歷數(shù)出來。不過根據(jù)他后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翻譯評論作品不難看出,海涅、拜倫的詩歌,希臘、羅馬的神話,尼采的著作,日本小說,俄國文壇的現(xiàn)實主義、象征主義、現(xiàn)代派文學,弱小民族如匈牙利、芬蘭、波蘭、捷克、保加利亞等國的文學作品都是魯迅感興趣的,而那些具有反抗精神或者具備獨特個性的作家如易卜生、雪萊、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契訶夫、果戈理、萊蒙托夫、普希金、安特萊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夏目漱石等,更是他的最愛。關于這一點,從他早年創(chuàng)作的《摩羅詩力說》中就能一窺其涉獵之廣?!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