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30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王德昭 頁數(shù):26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孫中山政治思想研究》所用的資料,大部分得自現(xiàn)在臺灣南投草屯的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史庫。該會典藏處同仁,在張?zhí)庨L大軍和李專門委員振寬的領導下,不辭辛勞,協(xié)助會外人士進行研究工作,其精神令人敬佩。至于這兩篇論文的主旨,作者不自量力,試圖就民元前后的政治、社會與時代思潮的背景,以分析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構成、其合理性及其有效性。這是一項純客觀的分析剖述的工作。但作者不揣淺陋,仍竊愿于中山先生遺教的闡揚,能有微末的貢獻。
書籍目錄
同盟會時期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分析研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分析研究(一)(二)(三)(四)(五)(六)(七)
章節(jié)摘錄
中山先生對于中國的文明之古、人口之眾、土地之廣,自始懷有信心。他分析當時中日國勢之所以判殊,認為應該與以下的二事有關:第一,日本的舊文明雖皆由中國輸入,但日本借中國文明培植了獨立尚武的精神,結果成就了維新的大業(yè),而中國人卻反而“抱其素養(yǎng)的實力,以赴媚異種”,所以“中國落于日本之后”。第二,不僅如此,滿清的入主中國,還使中國文明受到空前的斲喪,及至西方文明東來,而中國的輸入西方文明,又不如日本,所以中國益發(fā)落于日本之后②。但中國畢竟有數(shù)千年文明,土地人口,世界莫及,轉而用之,不難“突駕日本”。所以他說,“我們生在中國,實為幸福。各國賢豪皆羨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得。我們生在中國,正是英雄用武之時,反都是沉沉默默,讓異族兒據(jù)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義,建一頭等民主大共和國,以執(zhí)全球的牛耳,實為可嘆!”③上舉中山先生的論滿清政府無可保全之理,指出因為滿清系以異種入主中國,所以政府人民,異心異德,然則中國雖有悠久文明,眾多人口,與廣大土地,而無所用之,自然與理相合。但同是此文明、土地、人口,中山先生相信可轉而用之以再造中國者,何以競屢屢任異種侵入,蹂躪而奴役之?于此,他的解釋即以之歸咎于專制政治的流弊。在《支那保全分割合論》中,他說:“支那國制,自秦皇滅六國,廢封建而為郡縣,焚書坑儒,務愚黔首,以行專制。歷代因之,視國家為一人之產業(yè),制度立法,多在防范人民,以保全此私產;而民生庶務,與一姓之存亡無關者,政府置而不問,人民亦從無監(jiān)督政府之措施者。故國自為國,民自為民,國政庶事,儼分兩途,大有風馬牛不相及之別。”①于此,無論有意或無意,中山先生似乎忽略了歷史上曾有形色各殊的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存在。但也適見在與西方思想的因緣上,至少在同盟會時期,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乃上承美法革命以來正統(tǒng)的一脈,以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等視②。所以“鼓吹民族主義”和“建一頭等民主大共和國”,在他看來,乃同一政治運動中必須相輔并進的兩翼?!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