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徐希平 頁數(shù):329
內容概要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1300年前的詩圣以其悲天憫人的情懷,十分真切地道出了中國士人寫作的艱苦過程與酸甜苦辣。對過去學界相關研究領域相對薄弱處產(chǎn)生探索的興趣,結合一些新的材料力圖從心的角度對中國文化與古代文學進行思考和闡釋?!独疃旁妼W與民族文化論稿》的完成,便是這種續(xù)斷的思考和探索的一個小結。
書籍目錄
第一編 李杜行跡與文獻考辨李白流夜郎赦歸經(jīng)湘漢行跡考辨李白《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甄辨“蓬萊文章建安骨”之“蓬萊”試解杜詩舊注榷證一、“狄相孫”非狄兼蕃二、“蚩尤”仍當作霧解三、“宵旰”果真不通嗎四、“河陽”究竟在何處五、“梓州李使君”為誰六、“欲往城南望城北”之意旨《全唐文》與李白諸集校讀志疑一、《全唐文》增刪之舉識鑒精審二、宋敏求《后序》統(tǒng)計李文篇目有誤《全唐文》補輯杜甫賦甄辨附:杜甫佚文《越人獻馴象賦》箋注第二編 李杜與民族文化李白與少數(shù)民族一、從李白氏族之爭論談起二、李白對少數(shù)民族態(tài)度及所受具體影響歷代少數(shù)民族作家對李白詩歌的接受一、唐宋遼金之概況二、元代之鼎盛三、明清時期之表現(xiàn)杜甫和睦平等之民族意識略論一、主張各民族友好交往,和睦相處二、希望天下和平,永無戰(zhàn)爭三、強調以德服人,攻心為上,反對大興殺伐,傷害生靈杜甫和睦平等民族觀之具體表現(xiàn)一、廣泛結交各族朋友,平等相待二、廣泛了解和接觸多民族文化習俗,客觀描述和介紹,反映出博大寬廣的胸懷三、對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藝術營養(yǎng)的由衷喜愛,兼收并蓄,吸收運用杜甫對少數(shù)民族詩人的影響一、杜詩學濫觴時期與少數(shù)民族詩人的互動二、元代多民族詩人學杜之輝煌成就三、明清時期少數(shù)民族詩人學杜概況杜甫與道家及道教關系再探討一、與李白相識之前杜甫是否已有仙道之愿二、杜甫離別李白后是否再無仙道之想三、結論杜甫《前殿中侍御史柳公畫太乙天尊圖文》試解“莫令鞭血地,再濕漢臣衣”--杜甫《遣憤》試解李杜思想與創(chuàng)作受道教文化影響之表現(xiàn)及其意義一、引言二、道教對李杜思想和創(chuàng)作積極影響之表現(xiàn)三、結語第三編 李杜詩學與影響張籍、白居易與杜甫一、創(chuàng)作主張的一致性二、反映時事的敏銳性三、藝術形式的承繼性博取眾長獨樹一幟--楊慎《升庵詩話》論李杜評析一、緒言二、楊慎詩話論李杜條目三、楊慎詩話論李杜之基本觀點及主要內容四、結語方東樹《昭昧詹言》論杜甫述略.一、《昭昧詹言》基本概況及論杜甫比重二、關于杜甫述論的初步數(shù)量分析考查三、關于杜甫詩歌的評價-《唐宋詩舉要》杜詩選注略論一、_杜詩選錄概況二、杜詩??薄⒆⑨屩厣岸帕暝娋吃?,寂寞古今情”一、張問陶性靈詩創(chuàng)作理論與杜甫集大成精神的內在聯(lián)系二、“詩人原是有情人”三、“天意蒼茫地苦貧,散漫哀鴻事可傷”張戒《歲寒堂詩話》評杜述略一 、問題的提出二、《歲寒堂詩話》論杜概略三、張戒論杜的主要觀點評述四、結語杜甫精神特質與現(xiàn)代意識的內在契合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