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理學

出版時間:2003-7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趙鳴九  

內容概要

《大學心理學》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力求運用系統(tǒng)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的觀點,對處于大學階段的青年心理的發(fā)展,從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的相互關系上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并以此為縱軸,使讀者了解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概貌和基本特點,同時,又以學習心理為橫軸,把學習心理、教學心理穿插在了解大學生的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之中,使讀者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心理現(xiàn)象,較為深入地了解高校教學心理的特點與規(guī)律。最后,還對大學教師的心理以及高校管理心理進行了探討。

書籍目錄

第一編 導論第一章 大學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性質與任務第一節(jié) 大學心理學研究的對象與性質第二節(jié) 大學心理學研究的任務第二章 大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第一節(jié) 大學心理學研究的原則第二節(jié) 大學心理學研究的具體方法第三章 青年期與大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的一般特點第一節(jié) 青年期的意義與分期第二節(jié) 青年的生理特點第三節(jié) 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特點第二編 大學生的個體心理第四章 大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大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類型與階段第二節(jié) 大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基本特點第五章 大學生智力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大學生智力活動的特點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智力結構與發(fā)展趨勢第三節(jié) 教育條件與大學生智力發(fā)展的關系第六章 大學生情緒與情感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大學生情緒與情感的一般特征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幾種情緒表現(xiàn)與調控第七章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意義結構與發(fā)展過程第二節(jié) 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趨勢第三節(jié) 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第四節(jié) 大學生自我完善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第八章 大學生的個性特征第一節(jié) 大學生的氣質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性格第三節(jié) 大學生的能力第四節(jié) 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及其培養(yǎng)第九章 大學生的個性傾向性第一節(jié) 大學生的需要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動機第十章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第一節(jié) 心理健康的意義與標準第二節(jié) 大學生中常見的心理疾病第三節(jié) 大學生的心理衛(wèi)生第三編 學習心理第十一章 大學生的學習心理第一節(jié) 影響大學生學習活動的因素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學習方法第三節(jié) 大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的階段第十二章 大學生科研活動的心理特點第一節(jié) 大學生如何進行科學的思維第二節(jié) 大學生科研能力的訓練第三節(jié) 大學生科學思維中的認識技能第四編 大學生的社會心理第十三章 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心理第一節(jié) 人際關系概述第二節(jié)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類型第三節(jié)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特點第十四章 大學生的群體心理第一節(jié) 研究大學生群體心理的意義第二節(jié) 大學生群體對個人活動效率的影響第三節(jié) 大學生的群體類型及作用第四節(jié) 大學生集體的社會心理特征第十五章 大學生的品德心理與人生觀第一節(jié) 大學生的品德心理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人生觀第五編 大學教師心理第十六章 大學教師的角色地位與心理素質第一節(jié) 大學教師的角色地位與任務第二節(jié) 大學教師個性的心理品質第十七章 大學教師的威信與教育能力第一節(jié) 大學教師的威信第二節(jié) 大學教師的教育能力第六編 管理心理第十八章 學校領導與管理心理第一節(jié) 學校領導的概念與功能第二節(jié) 學校管理者的影響力第三節(jié) 大學提高領導績效的類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探索科學的方法或途徑,培養(yǎng)獨立工作能力。學生掌握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速度、水平,及對學習的困難和障礙的克服,都與大學生的認識過程、學習動機和個性特點密切結合的。第二,在教育過程中必須考慮大學生心理的年齡特點,這些特點在各年級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作為大學教師和教育管理者就要采取靈活的教育方式,善于利用青年心理的積極方面,引導他們保持青春的活力和樹立高尚的理想與愿望,促進青年心理的迅速成熟和提高社會化水平,并通過師生之間的相互交往和教學活動的有利條件,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符合現(xiàn)代化要求的高等學校畢業(yè)生。第三,了解學生的心理品質、結構才能更有效地利用高校的各種教學與管理條件,培養(yǎng)大學生形成符合我國社會需要的專門人才的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特點;培養(yǎng)他們對專業(yè)的興趣、愛好,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積極進行社會工作的信念,掌握教學計劃中各門課程所要求的想象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形成個人的愿望、生活目的與社會任務相聯(lián)系的道德與價值理想。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大學生完成教育與教學的任務越高,在能力的發(fā)展和氣質、性格的培養(yǎng)上,越要適應社會變革的要求。第四,大學的教育與教學對大學生個性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其中大學教師的教育任務是選擇適宜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達到教育目標的要求,并以完善自身的行為影響學生的心理和行為,保證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另一方面是高校的領導及其管理機構合理地組織整個教育過程的運轉機制,把合格的專門人才輸送給社會。第五,這門學科以高校的領導與管理心理作為研究對象,是注意管理者怎樣把個人、群體和各級組織圍繞學校的共同目標和任務,把各項工作與活動組織起來,并分析實行領導過程的心理因素,如管理者的非權利因素就有品德作風因素、能力和技術因素、知識和技能因素等等。

編輯推薦

本書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力求運用系統(tǒng)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的觀點,對處于大學階段的青年心理的發(fā)展,從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的相互關系上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并以此為縱軸,使讀者了解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概貌和基本特點;同時,又以學習心理為橫軸,把學習心理、教學心理穿插在了解大學生的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之中,使讀者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心理現(xiàn)象,較為深入地了解高校教學心理的特點與規(guī)律。最后,還對大學教師的心理以及高校管理心理進行了探討。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學心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