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 出版社:三聯書店 作者:劉宗迪 頁數:30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本書與你說天文,道地理,論詩學,解神話,雜至博物,細到修辭,天上地下,打成一片,古學新知,融為一爐。這本書與你談龍,談天上的龍和地上的龍,談行于四時的龍和潛行水湄的龍。這本書與你談本草、博物,談本草學的來歷和奧妙,談博物學中的怪物和修辭,談隱藏在這些草木鳥獸背后的詩意和秘密。這本書帶你舉首遙看“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牽??椗牵┥眈雎牬蟮厣纤募镜娘L聲和如風的歌聲,引你走出文人的書齋,回到斗轉星回、風聲浩蕩的遠古星空和民間大地……。全書內容盡管錯雜多端,但卻精氣貫注,籽粒飽滿:透過天文、地理、詩學、神話、博物,修辭等等人文百態(tài)和自然萬象,作者一直在追索的是我們這個民族精神血脈中貫通古今的文化精神。
作者簡介
劉宗迪,山東省即墨縣人。先后就讀于南京大學氣象系、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職于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后流動站、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現為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所“齊魯學者”特聘教授。主要從事民俗學、民間文學、口頭傳統(tǒng)、神話學、先秦文獻等方向的研究。
書籍目錄
序上編 唯有大地上歌聲如風 今文經學的草根 古史、故事、瞽史 文字原是一張皮 取足于已 空諸依傍 劉姥姥、俳優(yōu)與知識分子 草根的力量 民間文藝學:從書面范式到口頭范式 神話學三題下編 樂著太始,禮居成物 “五行說”考原 太史公之死 飛龍在天 燭龍何照? 傳統(tǒng)歷法與節(jié)日的變遷 遙看牽??椗? 鐘敬文:《山海經》與古代博物學 怪物志、本草修辭學以及福柯的笑聲 神話、想象與地理:關于《山海經》的對話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上編 唯有大地上歌聲如風 二 古人為什么用“風俗”一詞表示自己的生活?“俗”字好理解,“俗”與“雅”相對,就是指那些還流傳于鄉(xiāng)野市井、沒有被書寫為文字、沒有載于典籍,因此還是不登大雅未經文人修飾潤色的東西。那么,“風”呢?風只不過是一種自然現象,空氣的流動就稱為風,風可以吹彎樹梢,吹謝落花,吹皺一池春水,吹亂姑娘的長發(fā),吹起滿天風絮迷亂了我的眼睛??墒?,風俗卻是一種根深蒂固、源遠流長的人文現象,那在大地一L來去無蹤、游蕩不定的風,又與風俗有什么關系? 我們這樣提出問題,是因為我們已經忘記了風對于人間生活的意義了。因為我們已經離風很遠,我們民俗學者大致是生活在學院里的,住在遠離大地和風的城市里,風,對于我們只是一種偶爾會因為它的作怪而令我們煩惱的否定性因素,比如說,風吹跑了我們晾在窗外的衣裳,風令我們的孩子在上下班的路上著涼感冒,風影響了我們打羽毛球或踢足球,風在三四月份給我們的城市帶來沙塵暴,風吹倒了廣告牌砸傷了倒霉的行人,風把鹿特丹港的一艘油輪吹翻而導致原油泄漏,如此等等;風是我們在生活中想盡量回避和忘記的東西,如果風不來打擾我們,我們也不會想起它來,我們已經離風很遠,風只在遠離城市的鄉(xiāng)村大地上吹拂、游蕩和肆虐?! ≈挥猩钣卩l(xiāng)村大地上的人們,才知道風對于生活的意義,幾千年幾萬年前他們就知道了,因為他們就生活在風中,他們的生活離不開風,風也離不開他們。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