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 作者:石世銚 頁數:494 字數:619000
前言
我國已成為世界模具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從事模具行業(yè)的人員有100萬人左右,占世界首位,生產總量占世界第三位(2008年模具銷售額達950億元人民幣,模具出口19.2 2億美元;2009年模具銷售額達980億元人民幣,模具出口18.4 4億美元),但是目前我國注射模具設計制造大多集中在低檔次領域,技術水平與附加值偏低,對于那些精密、復雜、大型、科技含量高和壽命長的高中檔模具,國內模具企業(yè)在技術上還有一定差距?! ?0世紀80年代,國內很多模具產品是依靠模具鉗工師傅用手鏨出來的;到了90年代,由于引入了數控加工機床以及EDM等較先進的設備,大大地提高了模具的生產水平,生產周期大大縮短,模具的品質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壳埃瑹崃鞯赖淖⑸淠>咭褢闷毡?,如雙色注射模、氣體輔助注射模、無熔接痕高亮度模具正在廣泛應用;同時,CAE的模流分析和模具信息化的管理系統(tǒng)(CAE、CRP、EMS)已開發(fā)應用,通過信息化的管理系統(tǒng)能對模具項目計劃、材料、進程進行有效的控制,提升了企業(yè)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鎸庀冗M技術與模具質量高、市場價格低、制造周期短的挑戰(zhàn),模具行業(yè)應不斷地提高設計、制造、工藝技術及管理水平。我們必須打破傳統(tǒng)習慣的模具生產工藝,使模具設計規(guī)范化、標準化,使模具生產零件化,使模具企業(yè)管理信息化、網絡化。只有這樣,才能使模具行業(yè)整體水平躍上一個新的臺階,縮短與國外水平的差距,使中國的模具工業(yè)有一個更大的發(fā)展?! ?/pre>內容概要
本書以問答的形式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注射模具設計規(guī)范和制造技術的基礎理論,并對當前國內外的模具設計要求和國內模具企業(yè)存在的關鍵問題,結合豐富的實踐經驗作出了回答。主要包括:注射模具設計規(guī)范;注射模具有關設計資料;基本結構和支承件;分型面設計、排氣系統(tǒng)設計、模具表面拋光;注射模具的澆注系統(tǒng)、無流道、氣輔注射、雙色注射;注射模具的冷卻系統(tǒng);注射模具的抽芯機構;注射模具的頂出脫模機構;注射模具的先復位機構注射模具制造工藝和裝配,注射模具的試模和驗收;常見注塑件缺陷的解決方法;附錄中的注射模具的標準件可供設計與查閱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設計人員設計注射模具指導用書或廣大模具工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大中專院校模具專業(yè)的補充教材。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注射模具設計規(guī)范 1?什么叫塑料注射模具? 2?什么叫標準?標準有哪幾類?什么叫標準化? 3?模具標準體系有哪些?做好企業(yè)標準化工作有什么重要意義? 4?我國現有的注射模具有哪些有關標準?有哪些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標準件? 5?注射模具設計有哪三大關鍵問題? 6?模具設計的輸入條件齊全有什么重要意義? 7?客戶和銷售部門應向技術部門提供哪些已知數據? 8?為什么要評審客戶提供的3D造型及相關資料? 9?注射模具設計任務書包括哪些內容? 10?如何確定注射模具的設計程序? 11?如何確定注射模具設計步驟? 12?設計注射模時應考慮哪些問題? 13?根據構想圖,注射模具評審內容有哪些 ? 14?注射模設計出錯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出錯現象?應怎樣防止出錯? 15?版本和文件變更有哪些規(guī)定? 16?注射模設計圖層有什么具體要求? 17?怎樣安排注射模具總裝圖畫圖順序? 18?注射模具的總裝圖有哪些習慣畫法? 19?第一角的模具總裝圖如何布局? 20?第三角的模具總裝圖如何布局? 21?注射模具的基準角畫法有什么規(guī)定和要求? 22?構想圖和總裝圖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23?注射模具的總裝圖有什么具體要求? 24?模具總裝圖必要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25?注射模具總裝圖的編號是怎樣規(guī)定的? 26?在總裝圖中標準件的代號是怎樣標注的? 27?選擇注射模具零件的主視圖原則是什么?視圖分為哪四種? 28?注射模零件圖的繪制有哪些要求? 29?注射模零件圖的編號有哪些規(guī)定? 30?標注尺寸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1?注射模具的零件圖畫法、標注的常見錯誤有哪些? 32?模具制造中常用的配合公差有哪些? 33?模具設計周期一般需要多長時間? 34?塑料注射模具有哪些2D、3D設計軟件?其功能特征如何?第二章 注射模具有關設計資料第三章 基本結構和支承件第四章 分型面設計、排氣系統(tǒng)設計、模具表面拋光第五章 澆注系統(tǒng)設計、無流道設計、氣體輔助注射第六章 注射模具的冷卻系統(tǒng)設計第七章 注射模具的抽芯機構第八章 注射模具的頂出脫模機構設計第九章 注射模具的先復位機構設計第十章 注射模具的制造、工藝和裝配第十一章 注射工藝及常見塑件缺陷附錄 附錄A常用塑料模塑件公差等級和選用 附錄B模塑件尺寸公差表 附錄C塑料件表面粗糙度 附錄D德國標準DIN 16901塑件尺寸公差 附錄E國產常用注射成型塑料名稱及收縮率和成型特性 附錄F國外生產常用注射成型塑料名稱及成型特性 附錄G我國與主要工業(yè)國家模具鋼號 附錄H鋼鐵材料硬度及強度換算表 附錄I公差等級的應用說明 附錄J各種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參數 附錄K塑料注射模的標準零件及應用 附錄L塑料注射模零件技術條件(GB/T 4170—2006)參考文獻章節(jié)摘錄
4)靠近澆口部位模具溫度較高,應由內(離澆口近處)向外(離澆口遠處)布置冷卻的回路。模具主流道部位常與注射機噴嘴接觸,澆口附近溫度較高,應加強冷卻,在必要時應設計單獨冷卻水道?! ?)因熔接痕處的溫度最低,應避免冷卻管道設置在制品熔接的部位,否則溫度下降,熔接痕更加嚴重,塑件熔接處強度更低?! ?)進出水管接頭應設在反操作面一側?! ?)動模、定模冷卻回路應分開。注意凹模和型芯的冷卻平衡,設計人員要特別注重型芯的冷卻效果,應保證塑件充分冷卻且收縮平衡?! 。?)設計冷卻系統(tǒng)時要注意的問題 1)普通模具可采用快冷方式,以獲得較短的成型周期,精密模具可采用緩冷方式,并設置模溫計?! ?)盡量少采用密封圈的冷卻水路設計,水管最好是雙路直通的,便于阻塞時修理。注意密封處和水嘴管道漏水、滲水,密封槽尺寸公差應符合要求?! ?)使用成型PE等材料時,因其成型收縮大,冷卻管路宜沿收縮方向設置,使塑件不發(fā)生變形。水道按型腔的排布方向,縱向排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