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袁銳波 編
內容概要
《21世紀液壓氣動經典圖書系統系列:有色金屬冶煉設備液壓技術及其應用》主要介紹當代有色金屬電解冶煉的概況、設備特點、電解冶煉設備對液壓技術的要求及應用前景;液壓傳動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計算和主要計算公式;有色金屬冶煉設備常用液壓動力機構,并分析了各類動力機構的工作原理和應用場合;有色金屬冶煉設備常用液壓元件,包括高壓柱塞泵,電液比例閥和冶金工程液壓缸等;有色金屬冶煉設備常用液壓回路的分析和設計;有色金屬冶煉設備電液集成控制技術及系統;銅、鉛、鋁等有色金屬冶煉設備液壓系統的設計與分析方法,并給出了幾種關鍵設備的工作原理和電液比例控制系統的設計實例;有色金屬冶煉設備液壓系統使用、維護及故障診斷;有色金屬冶煉設備液壓系統節(jié)能和環(huán)保技術?! ?1世紀液壓氣動經典圖書系統系列:有色金屬冶煉設備液壓技術及其應用》既可供有色金屬冶煉設備的設計、使用和維護人員參考,也可作為教材,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使用,同時也可作為有色冶金行業(yè)培訓用書。
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近代有色金屬冶煉概述 1.1.1 金屬冶煉的基本概念 1.1.2 常用有色金屬冶煉工藝過程 1.1.3 有色金屬冶煉新技術 1.2 有色金屬工業(yè)及冶煉技術裝備的現狀與發(fā)展態(tài)勢 1.2.1 有色金屬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及發(fā)展趨勢 1.2.2 有色金屬冶煉技術裝備的現狀與發(fā)展態(tài)勢 1.3 有色金屬冶煉設備與液壓控制系統的對接 1.3.1 液壓控制系統在有色金屬冶煉設備上的應用優(yōu)勢 1.3.2 有色金屬冶煉設備對液壓控制系統的要求 第2章 液壓傳動與控制技術的基礎知識 2.1 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及系統組成 2.2 液壓傳動的工作介質 2.2.1 工作介質的物理特性 2.2.2 工作介質的種類 2.2.3 工作介質的選用 2.3 壓力和流量 2.3.1 壓力 2.3.2 流量 2.4 液體的流動狀態(tài) 2.5 液體的連續(xù)性方程 2.6 液體的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 2.7 液體流動中的壓力損失計算 2.7.1 沿程壓力損失 2.7.2 局部壓力損失 2.7.3 液壓閥的壓力損失 2.7.4 管路系統總的壓力損失 2.8 液體流經小孔的流量方程 2.9 功、功率和效率 2.9.1 功 2.9.2 功率 2.9.3 液壓力所做的功及功率 2.9.4 液壓泵的功率 2.9.5 液壓系統的總效率 第3章 有色金屬冶煉設備常用液壓動力機構 3.1 舉升機構 3.1.1 單液壓缸豎直舉升機構 3.1.2 雙液壓缸舉升機構 3.1.3 雙鉸接剪叉式舉升機構 3.1.4 雙液壓缸四連桿舉升機構 3.2 輸送機構 3.2.1 Ⅰ型輸送機構 3.2.2 Ⅱ型輸送機構 3.2.3 Ⅲ型輸送機構 3.2.4 Ⅳ型輸送機構 3.2.5 Ⅴ型輸送機構 3.3 分片移載機構 3.3.1 帶排板裝置的分片移載機構 3.3.2 傾斜式分片移載機構 3.3.3 圓盤式分片移載機構 3.3.4 凸輪式分片移載機構 3.3.5 采用機械手的分片移載機構 3.3.6 曲柄搖桿式分片移載機構 3.3.7 頂板式分片移載機構 3.4 步進機構 3.4.1 液壓缸直驅式步進機構 3.4.2 液壓馬達間驅式步進機構 3.4.3 推板式步進機構 3.4.4 鏈傳動步進機構 3.5 整形機構 3.5.1 臥式整形機構 3.5.2 立式整形機構 3.5.3 多點整形機構 3.6 翻轉機構 3.6.1 擺動液壓缸翻轉機構 3.6.2 齒輪齒條缸翻轉機構 3.6.3 直線液壓缸翻轉機構 3.6.4 曲柄連桿翻轉機構 3.6.5 帶液壓平衡閥的翻轉機構 3.7 對中機構 3.7.1 單塊耳部對中機構 3.7.2 單塊腰部對中機構 3.7.3 多塊對中機構 3.8 銑削機構 3.8.1 立式銑削機構 3.8.2 臥式銑削機構 3.9 剝片機構 3.9.1 Ⅰ型剝片機構 3.9.2 Ⅱ型剝片機構 3.9.3 Ⅲ型剝片機構 3.9.4 Ⅳ型剝片機構 3.9.5 Ⅴ型剝片機構 3.9.6 Ⅵ型剝片機構 第4章 有色金屬冶煉設備常用液壓元件 4.1 高壓液壓泵(液壓馬達) 4.1.1 液壓泵(液壓馬達)的工作原理、特點及性能能參數” 4.1.2 軸向柱塞泵 4.1.3 液壓馬達 4.2 電液比例控制閥 4.2.1 比例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分類及組成 4.2.2 比例壓力閥 4.2.3 比例流量閥 4.2.4 比例方向閥 4.2.5 比例伺服閥 4.3 冶金液壓缸 4.3.1 有色冶金缸的典型結構 4.3.2 有色冶金缸的設計計算 4.3.3 有色冶金缸的緩沖裝置 第5章 有色金屬冶煉設備常用液壓回路的分析與設計 5.1 極板制備、整形壓力控制回路 5.1.1 溢流閥調壓回路 5.1.2 減壓回路 5.1.3 增壓回路 5.2 物料輸送速度控制回路 5.2.1 增速回路 5,2.2 速度切換回路 5.2.3 調速回路 5.3 重型拖鏈液壓馬達回路 5.4 油源卸荷回路 5.4.1 利用換向閥機能的卸荷回路 5.4.2 利用先導溢流閥的卸荷回路 5.4.3 插裝閥卸荷回路 5.4.4 變量泵的卸荷回路 5.5 升降機平衡回路 5.6 多機構動作同步回路 5.7 保壓和卸壓回路 5.7.1 保壓回路 5.7.2 泄壓回路 5.8 插裝閥控制回路 5.8.1 壓力控制回路 5.8.2 方向控制回路 5.8.3 速度控制回路 5.8.4 復合控制回路 第6章 有色金屬冶煉設備電液集成控制技術及系統 6.1 大功率、高精度液壓控制系統 6.1.1 疊加集成技術概述 6.1.2 疊加閥的工作原理與性能特性 6.1.3 疊加閥基本回路 6.1.4 液壓元件集成技術 6.2 電液比例控制技術及系統集成 6.2.1 比例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分類及組成 6.2.2 電液比例控制基本回路與集成技術 6.3 電液插裝控制技術及系統集成 6.3.1 概述 6.3.2 插裝閥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6.3.3 插裝閥控制的基本回路 第7章 有色金屬冶煉設備液壓系統的設計與分析 7.1 銅電解陽極板整形機電液比例壓力控制系統 7.1.1 整形機結構和工作原理 7.1.2 整形機電液比例控制系統設計 7.2 銅電解陽極板矯耳銑耳機電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統 7.2.1 矯耳銑耳機結構和工作原理 7.2.2 矯耳銑耳機電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統設計 7.3 銅電解始極片制備機組沖鉚機電液比例控制系統 7.3.1 沖鉚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7.3.2 沖鉚機電液比例控制系統設計 7.4 鉛電解陽極立模澆注成型機液壓系統 7.4.1 立模澆注機工作原理 7.4.2 立模澆注機電液控制系統設計 7.5 鉛電解殘陽極洗滌機電液比例控制系統 7.5.1 殘陽極洗滌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7.5.2 鉛電解殘極洗滌機電液比例控制系統設計 7.6 鉛電解陰極板抽棒洗滌機電液比例控制系統 7.6.1 抽棒洗滌機結構和工作原理 7.6.2 鉛電解陰極板抽棒洗滌機電液比例控制系統設計 7.7 鋁箔軋機電液伺服控制系統 7.7.1 液壓壓上調厚系統的工作原理 7.7.2 液壓快速彎輥及平衡系統的工作原理 第8章 有色金屬冶煉設備液壓系統使用、維護及故障診斷 8.1 液壓系統及管道的安裝與清洗 8.1.1 液壓泵的安裝 8.1.2 液壓閥的安裝 8.1.3 液壓缸的安裝 8.1.4 液壓管道的安裝 8.2 液壓系統的清洗 8.2.1 液壓件裝配中的污染控制 8.2.2 液壓件運輸中的污染控制 8.2.3 液壓系統總裝的污染控制 8.2.4 油箱加油 8.2.5 液壓系統的組裝 8.3 液壓回路的循環(huán)沖洗 8.3.1沖洗參數的確定 8.3.2沖洗方法 8.4 液壓系統的調試 8.4.1 液壓系統調試前的準備工作 8.4.2 液壓系統調試步驟 8.4.3 液壓系統的驗收 8.5 有色金屬冶煉液壓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8.5.1 液壓設備的使用保養(yǎng)要求 8.5.2 定期維護內容與要求 8.5.3 液壓設備的主動保養(yǎng)預防維護 8.6 液壓元件常見故障分析與診斷處理 8.6.1 液壓泵常見故障分析與診斷處理 8.6.2 液壓閥常見故障分析與診斷處理 8.6.3 液壓缸常見故障分析與診斷處理 8.6.4 液壓馬達常見故障分析與診斷處理 8.7 液壓系統在線狀態(tài)監(jiān)控及故障診斷 8.7.1 液壓系統在線狀態(tài)監(jiān)測的目的與內容 8.7.2 液壓系統在線監(jiān)測的基本要求 8.7.3 液壓系統在線監(jiān)測系統的框架 8.7.4 液壓系統在線狀態(tài)監(jiān)測的軟硬件組成 8.8 鉛電解陰極抽棒機液壓設備在線監(jiān)測系統與故障診斷 8.8.1 鉛電解陰極抽棒機的工況 8.8.2 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 8.8.3 系統硬件 8.8.4 在線監(jiān)測畫面 8.9 智能化電液控制銅電解陽極機組的在線監(jiān)測與故障診斷 8.9.1 智能化電液控制銅電解陽極機組的工況 8.9.2 液壓系統的組成 8.9.3 系統硬件 8.9.4 在線監(jiān)測畫面 第9章 有色金屬冶煉設備液壓系統節(jié)能和環(huán)保技術 9.1 節(jié)能和環(huán)保技術的重要性 9.1.1 產業(yè)綠色化的“綠色浪潮”勢在必行 9.1.2 綠色液壓系統的定義和要求 9.1.3 綠色液壓傳動技術迅速發(fā)展 9.1.4 綠色液壓系統的分類及其發(fā)展趨勢 9.2 環(huán)保節(jié)能技術基礎理論 9.2.1 液壓系統的能量損失 9.2.2 液壓系統的效率 9.2.3 液壓系統的振動和噪聲 9.2.4 環(huán)保型液壓工作介質 9.2.5 水壓工作介質的特性 9.3 液壓系統的節(jié)能方法和措施 9.3.1 節(jié)能途徑 9.3.2 液壓系統的功率匹配 9.3.3 能量的儲存及回收 9.4 環(huán)境友好型液壓系統的設計與分析 9.4.1 水壓傳動技術的發(fā)展歷史與展望 9.4.2 水壓傳動基本回路 9.4.3 水壓系統的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陽極板的板面整形采用臥式三支柱式壓力機。主液壓缸為柱塞缸,用三根支撐導向柱7和8將其和靠板座牢固地連接起來,安裝在底座上。 整形時,由于陽極板表面有局部的凸起,使整形裝置受力情況惡化。除對支撐導向柱、缸壁等零件的強度充分考慮外,壓力板與主缸柱塞的連接采用了球面聯接(凸球面座10和凹球面座9)的結構型式。當受力不均勻時,可自動調位。壓力板下端兩側由支承杠桿的球面支撐托住,其質量所產生的重力,由杠桿另一側的彈簧力所平衡。彈簧力可借調節(jié)螺栓調節(jié)。壓力板材質用42CrMo,凹球面座材質為鋁青銅。 3.5.2 立式整形機構 立式整形機構,主要由上橫梁1、柱塞液壓缸2、提升液壓缸3、活動橫梁4、下橫梁5、基座6、壓板7、下工作臺8、立柱9等組成?;?用于安裝基礎件,一方面通過螺釘與下橫梁5相連接,另一方面通過地腳螺釘與安裝地基相連接。下橫梁是一個固定橫梁,它安裝在立柱的最下端,工作時不僅支承陽極板的重量,還承受整形時的加載壓力。下工作臺8用螺釘連接在下橫梁上,壓板7通過一大型曲面銅基球軸承及螺桿與活動橫梁4相連接。提升液壓缸3的缸體安裝在上橫梁上,活塞桿與中間活動橫梁相連接。上橫梁1固定不動,它安裝在立柱9的最上面。柱塞液壓缸2安裝在上橫梁上面,四根立柱9起主要支承和連接各構件的作用,它們與下橫梁5和上橫梁1連接成框架結構。立式整形機構的功能是對陽極本體和掛耳同時進行壓平,并將陽極周邊的飛邊毛刺壓平。由于整形機采用了整體壓平的方式,因此能夠很好地保證整個面的平整度。整形機構液壓回路的最大工作壓力為31.5MPa,實際工作壓力為21MPa,最大壓制力為63×105N。 整形機的整形工序是當陽極板由步進機送至整形機下工作臺上時,由兩個液壓提升缸帶動活動橫梁及壓板快速移動接觸板面,但主缸不加壓。隨后主缸加壓、保壓矯平板面之后,活動橫梁復位,完成整形工序。 立式整形機可認為是一種特殊用途的液壓機,但與一般液壓機還是有較大的區(qū)別,主要特點有以下3點: (1)與整條生產線協調一致整形機與步進輸送機動作協調一致,步進式輸送液壓缸安裝在整形機下橫梁內,整形機在結構上已考慮了步進輸送機的安裝與運動空間,從而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 (2)上工作臺(包括活動橫梁和壓板)快進、快退該動作采用兩個提升液壓缸,實際工作行程約為100mm。加載時采用柱塞液壓缸(柱塞直徑φ520mm)。使快進、快退和工進既分開又配合,準確無誤。 (3)偏載校正問題由于陽極板在明模澆注環(huán)節(jié)中會出現各種缺陷,當整形機對其施加壓力進行大面校平時,因受力不均,會造成較大偏載。為了有效解決偏載的問題,采用了分離式壓板裝置,即壓板與活動橫梁之間采用球面軸承,工作臺可根據板厚的不均而浮動,做到自動找正校平,解決了偏載所引起的受力不平衡問題。這種結構既簡單又實用,制造成本也低于其他方法,實踐證明,其效果良好。
編輯推薦
《有色金屬冶煉設備液壓技術及其應用》既可供有色金屬冶煉設備的設計、使用和維護人員參考,也可作為教材,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使用,同時也可作為有色冶金行業(yè)培訓用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