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 作者:邁達尼普爾 頁數:23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城市空間設計》一書撰寫的目的是希望對城市設計方法中現存的分歧搭建一座溝通之橋,從整體上闡述建成環(huán)境的物質因素和社會因素。作者對城市設計過程及其產物——城市空間進行了強有力的剖析。他正視混淆城市設計本質與范疇所涉及的關鍵問題,同時有力地論證了對城市設計和城市空間的更好理解就是要關注城市發(fā)展過程和日常生活的交叉。 本書結構清晰,文筆流暢,素材廣泛。從社會思潮,人文地理學,城市社會學,建筑學和城市規(guī)劃的角度旁征博引地進行了充分論述。
書籍目錄
導言第一部分 透視城市空間 第一章 理解城市空間 空間的困境 絕對空間和相對空間 空間與實體 物質空間與社會空間 精神空間與真實空間 抽象空間與差異空間 空間與時間 空間與場所 空間與專門化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城市空間的結構框架 城市空間的社會-空間幾何學 自然空間 創(chuàng)造的空間 城市形態(tài)和歷史發(fā)展進程 作為藝術品的城市 作為功能體現的城市 城市結構的生態(tài)學 城市的內在結構 城市形態(tài)學 城市結構肌理的政治經濟學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城市中的人 環(huán)境認知 空間的行為學研究方法 映射城市意象 含義和城市符號學 日常生活觀點 城市空間的秩序和差異 陌生人的城市 城市空間中的恐懼和犯罪 城市空間中的女性 本章小結第二部分 城市空間的塑造 第四章 城市設計過程 什么是城市設計? 城市設計的不確定性 宏觀還是微觀城市設計? 城市設計作為視覺控制還是空間控制? 城市設計作為美好意象 城市設計作為城市環(huán)境的美學 城市設計是對社會還是空間的管理呢? 過程還是產品? 專業(yè)劃分 公共部門還是私營部門的活動? 客觀一理性的還是主觀一非理性的? 作為技術過程的城市設計 作為社會過程的城市設計 作為創(chuàng)造性過程的城市設計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建成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 城市設計與發(fā)展過程 …… 第六章 城市形態(tài)調控 第七章 完美意象 第八章 城市空間設計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理解城市空間 書中第一部分的三章內容主要側重于將城市空間理解為人、物體與事件的集合體。本章將探究空間的概念及其與城市設計的關系。第二章,我們將研究這種城市空間的構建方式。第三章則側重研究這些建筑中的人,以及怎樣理解沒有全方位地了解城市空間,就不能完成城市空間。這三章內容共同對城市空間提供了一種洞察力。書中第二部分將繼續(xù)我們對城市空間的這種理解,主要是通過對產生這種城市空間的一種演變過程的城市設計的剖析?! ”菊聦⒅匮芯靠臻g作為城市設計和許多其他學科和專業(yè)的主要專業(yè)內容。針對空間概念,將探討一些主要的研究方法和與之相關的困境。在有限的章節(jié)篇幅內,將復雜的概念過分簡化解釋與說明是有風險的,所以我將研究空間的一種含義,一種不僅能用于城市設計,而且能與其他空間藝術與科學共享的一種含義。除此之外,本章還將探討在空間的研究與轉變中所涉及的各種不同學科是如何理解空間的。諸如地理學、規(guī)劃與建筑學等學科,它們主要關注的都是與空間有關的,這些學科已經從各種不同的但又有必然聯系的視角上發(fā)展了空間的概念。同樣在它們建立理論的過程中,經常會得益于與其他學科的爭論,如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數學和物理學等,不勝枚舉。這些視角范圍廣泛,包括將空間視為一種物質現象,視為人們頭腦的一種狀態(tài),或者視為社會演變過程的一個產品。對其中一些概念的簡要回顧,都將會以多種方式給我們以幫助。它將提供一種對空間的范疇的認識,并且提供方法與途徑以更好地理解在不同學科中所產生的有關空間的爭論。這將有助于我們自身的定位,并且尋找到一種以解開城市空間這個復雜的迷宮之謎的方法,以理解關于它的種種論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