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釋的有效性問題研究

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王國龍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1-09出版)  作者:王國龍  頁數(shù):554  

內(nèi)容概要

  《法律解釋的有效性問題研究》研究了法律解釋有效性問題的由來;法律解釋有效性問題研究的重心轉(zhuǎn)移;法律解釋有效性中的融貫論;概念分析與法律解釋的客觀有效性等內(nèi)容?!斗山忉尩挠行詥栴}研究》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書籍目錄

導論一、研究現(xiàn)狀綜述二、相關用語的界定三、法律解釋有效性問題的研究方法四、法律解釋有效性問題研究的意義第一章 法律解釋有效性問題的由來一、法律有效性概念的界定二、法律有效性的基礎三、對西方傳統(tǒng)有效法概念論的反思四、形式與實質(zhì):法律解釋有效性的兩個基本維度五、法律解釋的有效性與法律方法本章小結(jié)第二章 法律解釋有效性問題研究的重心轉(zhuǎn)移一、從作者到文本:解釋學中解釋有效性問題研究的重心轉(zhuǎn)移二、法律解釋有效性問題研究的獨斷論與探究論之爭三、法律解釋有效性問題研究的“文本中心論”本章小結(jié)第三章 從概念分析到類推思維:法律解釋的形式有效性一、概念分析與法律解釋的客觀有效性二、法律規(guī)范解釋的體系有效性三、語義解釋的有效性四、“事物的本質(zhì)”與類型思維五、類推思維與未完全理論化協(xié)議本章小結(jié)第四章 從理性商談到可接受性法律證立:法律解釋的實質(zhì)有效性一、理性商談:法律的事實性與規(guī)范性之間的溝通二、程序主義法律論辯:規(guī)范性法律命題證立的雙重理性架構(gòu)三、法律解釋有效性中的融貫論四、法教義學中法律解釋性命題的可接受性證立本章小結(jié)結(jié)語一、法律解釋有效性建構(gòu)的理性化趨勢二、法律解釋有效性問題思考的法律方法論取徑三、存在錯誤的司法判決嗎?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而上學的基礎加以哲學的批判,并對法的基本原理加以抽象和詳盡的反思,也不采納美國法律現(xiàn)實主義的用語和研究方法。同時,對傳統(tǒng)分析法學的基本概念(例如權(quán)利、義務、不法行為、犯罪、責任等概念等)進行分析,認為它們是與自然法學一樣,都是一些違反科學的法律概念。在法的本質(zhì)屬性問題上,斯堪的納維亞法律現(xiàn)實主義的整體立場認為,法不外乎是一連串的社會事實而已。人民服從法律乃是出于習慣,并不需要實際上的物理強制力。當然,現(xiàn)實的或潛在的強制力行使是法概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這種強制力的威脅只是使人民服從法律的重要心理因素而已。例如,卡爾·奧立弗克拉納認為,自然法學說和法律實證主義都是一種唯意志論法律理論,它們都預設法律體現(xiàn)了人的意志這一命題,但實際上我們并不能識別出法律到底體現(xiàn)了誰的意志。如果說一個命令表達了命令發(fā)出者的意志,那么這種法律理論實際上就預設了某一特定個人或群體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一個法律規(guī)范雖然是以一個特定機構(gòu)的名義發(fā)布的(例如國會),并表達了一個開放群體的意志(例如納稅人),但是我們卻不能把法律定義為任何特定人意志的表達。因為,那些在職的(政府或議會的)官員還有許多其他的事情要做,而不僅僅是制定法律,他們有時甚至僅僅知曉法律的一小部分內(nèi)容。但是,一個法律規(guī)范的頒布所導致的事實卻是人們認為它是某個人意志的命令,而實際上法律規(guī)范所體現(xiàn)的乃是一個獨立的意志(independentimperative),我們只有把它當作一個命令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內(nèi)容。在卡爾·奧立弗克拉納看來,法律并沒有約束力,當我們說一個法律規(guī)范有約束力僅僅是表達了一種對法律的尊重,這種尊重對法律發(fā)揮其應有的增進社會福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編輯推薦

《法律解釋的有效性問題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主要是依靠個人進取.但我們近些年的研究幾乎都是以團隊的方式展開。這主要是因為,法律方法論這一學科涉及的面太寬泛,任何一個人都很難在哲學、邏輯學、修辭學、語言學、解釋學和法學方面齊頭并進。法律方法論對中國學人來說是新興的學科,如果沒有一批人在做,只靠單打獨斗很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很多思想包括對國外材料的解讀,都需要一些人在爭辯中達致理解。沒有一個團隊之間的相互鼓勵,一個人很難說能走得很遠。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法律解釋的有效性問題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