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問號看歷史

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南都人文拼圖系列》叢書編委會  頁數:190  
Tag標簽:無  

前言

  沉靜的閱讀,觸摸時代的體溫與呼吸  “做中國最好的報紙”一直是《南方都市報》的追求。何謂“最好”?其意非在其大,而在其靈魂、氣度、情懷,社會公器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自創(chuàng)辦開始,南都即把“責任”這兩個字烙在自己身上,秉持“時代進程的記錄者、言說者,現代社會的培育者、陪伴者,公民意識的啟蒙者、同行者”這樣的理念,一直前行。傳播新聞,同時也傳播價值、傳播文化,一邊是高揚責任和情懷的新聞旗手,一邊是彰顯風骨和深度的文化先鋒。  一直以來,《南方都市報》對文化領域投入了極大的關切和熱情,在很多報紙因市場環(huán)境紛紛縮減副刊版面時,南都卻將之視為彰顯報人責任與理想、風骨與情懷的一大亮點,大力扶掖。打造出“南方閱讀周刊”、“大家”、“歷史”、“文化專欄”等風格鮮明、文質俱佳的招牌版面和模塊,贏得文化界廣泛的信任與尊敬,也聚集了一大批進行著嚴肅思考和寫作的作者,當然更贏得了一批忠實的讀者?! ≡诤芏嗳丝磥?,在現今這個普遍浮躁、娛樂至上的消費時代,南都對文化領域的關切和熱情,南都堅守人文理想和嚴肅思考和寫作的做法是件費力而不易討巧的事情,一者它并不能帶來即刻的效益,再者在閱讀越來越邊緣化,快餐文化消費大行其道的大背景中,嚴肅地思考和寫作似乎并不為社會的大多數所需要。但南都超越了這些功利的考量,以專業(yè)精神精心呵護著這塊園地,以沉靜對抗浮躁,以厚實消弭淺薄。因為,我們相信,作為一份致力于推動社會進步的大眾傳媒,我們有責任為文化的傳承貢獻力量,也應該有勇氣向社會舉薦鮮活真率的精神資源,并且引導公眾的文化品位?! ?ldquo;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南都文化版面匯集了一支優(yōu)秀的編輯隊伍,也積聚了國內眾多最優(yōu)秀的作家、學者。由此,其真正體現了雅俗共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靈魂和文化氣度。在崇尚輕閱讀、快速消費的社會氛圍中,很多報紙的文化版塊主打小情小調、閑適幽默的內容和風格,甚至津津樂道于自身作為“馬桶讀物”價值意義。與之不同,南都的文化版塊有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她不崇尚輕閱讀,而追求厚重與深度;她拒斥無病呻吟、平庸迎合,而著重視野曠達、體察精微。她強調文字的精致、穩(wěn)重、深度和韻味,她強調思想的敏銳、高度,她強調關懷現實的情懷、啟蒙心智的志趣?! ∫宰约旱膶I(yè)操守和表達高度,南都文化版塊締結了自己的文化氣度和風骨情懷,成就了自身在業(yè)界的標桿地位。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有了將之結集出版的底氣和信心。  《南方都市報》人文系列叢書主要從南都招牌文化版面中選擇優(yōu)秀之作結集出版,精選文質俱佳、雅俗共賞的文章和專題,以整體呈現其文化氣度和價值靈魂。本系列叢書將陸續(xù)推出,內容將主要包括《南方都市報》“歷史”、“大家”、“文化中國”、“每日專欄”、“人物”、“書房”等文化版面的結集?! ∠盗袇矔某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將默默耕耘,以我們的真誠與執(zhí)著,希望能將那些記錄時代精神、體現思想深度、表達獨到精粹的文字完整呈現給一直呵護、深愛著我們的讀者,讓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為更多讀者所閱讀,讓這些一直在嚴肅地思考和寫作的作者為更多讀者所熟悉。  同時,系列叢書的出版也表達著我們的一種姿態(tài)和信心:在這樣一個喧囂的時代,還有這樣一群人,堅守著文化理想和文化底線;還有這樣一群作者,對文字存敬畏之心,以良知和信仰,進行著嚴肅的思考和寫作;還有這樣一群讀者,擯棄浮躁和聒噪,在沉靜的閱讀中觸摸時代最真實最睿智的體溫和呼吸。

內容概要

《帶著問號看歷史:激揚文字》是云集當今中國最優(yōu)秀歷史學者作品的通俗歷史讀物。文章精選自《南方都市報》歷史版,聚焦民國文化人物,定位中國近現代史,希冀對我們傳統(tǒng)歷史教育中因各種原因而未被認識、被忽視,甚至被遮蔽的歷史,做出某種程度的補充,因而謂“帶著問號看歷史”。
書中沒有抽象宏論,而是將人物、事件還原到具體的歷史境況中,讓讀者觸摸鮮活可感的歷史肌理。比如問“維新公子”陳三立(陳寅恪之父)為何成了文化遺老,康有為被傳“西安盜經”的真相究竟如何,從張愛玲的一篇佚文探討蘇青與姜貴之間的一段情,梅蘭芳“蓄須明志”時期的戲外事等等,極具可讀性。

作者簡介

章立凡、傅國涌等《南方都市報》歷史版專欄作家

書籍目錄

南都:獨立聲音與立場
陳三立:“維新公子”為何成了文化遺老? 傅國涌
康有為“西安盜經”的真相
章立凡
梁啟超的家庭和家庭生活
李喜所
羅家倫與《新潮》雜志
范泓
從一篇佚文看蘇青與姜貴的一段情
蔡登山
錢鍾書所談巴黎風月考
胡文輝
梁宗岱先生的藥
王士惠
陳獨秀與周氏兄弟之交誼
歐陽哲生
錢鍾書與曹禺
謝泳
傅斯年與朱家驊
智效民
章士釗與蘇曼殊
星樺
胡適與陳濟棠的讀經論爭
王美怡
胡適的人際世界
歐陽哲生
胡適與郭廷以的一段往事
范泓
獨為神州惜大儒——抗戰(zhàn)后胡適對陳寅恪的支持與幫助 李傳璽
胡蘭成在臺灣的傳奇
古遠清
丁聰往事——一樁未結的公案
陳四益
回到梅蘭芳的時代
胡文輝
梅蘭芳“蓄須明志”時期的戲外事
謝其章
文人無行,戲子有節(jié)——“梅黨”骨干黃秋岳及其詩文 陳加偉
一九五八年以后的四大名旦劇團
陳徒手
長樂平生風誼重——從宋云彬對鄭振鐸人品的贊美談起 陳???/pre>

章節(jié)摘錄

  四  1914年夏天,等到陳三立與康有為在上海見面時,大清王朝已經崩潰,當年他們走的是兩條不同的改革路線,簡單地說康有為更激進一些,陳家父子主張漸進、穩(wěn)健,慢慢來,不要操之過急。而此時此刻,當他們一起喝酒敘舊時,當年的分歧已不再重要,畢竟都是“先帝舊臣”,同是戊戌維新黨人,新生的民國對他們而言是那么的陌生和格格不入。在以后的十多年中,上海辛園、杭州丁家山都留下了他們敘舊的聲音??涤袨?0壽辰他送去賀聯,康有為70歲時他又作壽詩?! ‘斎唬谝恍╆P鍵問題上他們還是有著不同的立場,袁世凱稱帝時,日本方面企圖擁宣統(tǒng)復辟,集中在青島的前清舊人(包括康有為在內)一致贊同,而在上海以遺老自居的陳三立等人多不同意,他們認為這是把宣統(tǒng)放在柴禾上燒。張勛復辟,陳三立也認為“此事宜大大謹慎,否則皇室待遇,必出奇變。段祺瑞自命開國元勛,北洋兵權尚有把握,安保無事。”所以他對整個復辟“未多參與機密”?! ?922年冬天,梁啟超到東南大學講學,陳三立和他在南京重逢,并在散原精舍設下酒宴,特別“開五十年陳酒”,盛情款待梁啟超,梁啟超大開酒戒,“相與痛飲”,“大醉而歸”,追懷當年往事,兩人禁不住“噓唏長嘆”,傷心不已。時務學堂學生蔡鍔的早逝引起了他們無限的傷感,他們同聲嘆息“今不可復得矣”?! £?、梁晚年天各一方,互相思念對方,1926年梁啟超給愛女的信中還提到陳老伯也患便血病,怕不容易好。此前1923年,陳三立的大兒子、畫家陳師曾(衡恪)盛年病故,梁啟超出席追悼會并講話。1929年1月19日,梁啟超在北平離世,陳三立與張元濟、陳叔通等在上海發(fā)起公祭?! £惾⒃铝τ诟镄?,站在時代的前面,四十幾歲時在湖南輔佐父親,翩翩一個佳公子。最后落花流水都成空,等來了一個他不認識的新時代。在他送給梁啟超的詩中,最值得尋味的兩句是:  憑欄一片風云氣,來作神州袖手人?! 】梢哉f,戊戌變法的失敗擊碎了他所有變革求新的夢想,他的滿腹抱負都化為流水,他從此以“神州袖手人”自居,其中的痛苦難以言表,在漫長的后半生,他確實成了名副其實的“神州袖手人”,只是以詩酒自娛。1904年是慈禧太后70大壽,為營造和諧的氣氛,清廷赦免了康、梁之外的所有戊戌黨人,并多次有意起用陳三立,都被他拒絕。辛亥革命之后,面對改朝易代,陳三立一而再地發(fā)出哀嘆,始終不認同新生的民國。嚴復出任京師大學堂總監(jiān)督事務(就是現在的北大校長),請陳三立前往任職,他也堅辭不去?! ∷淖詈髸r光是個舊詩人,雖然聲譽很高,但終究有著濃厚的遺老氣息,仿佛像個古董??墒?,在戊戌變法時代,他卻是個新人物,渾身上下散發(fā)著新氣息的新人。在晚清,他作為新人物,在守舊派看來不合時宜。在民國,作為遺老,他還是不合時宜。所以他的一生似乎都不合時宜。  從陳寶箴、陳三立到陳衡恪、陳寅恪,陳家三代,“義寧陳家”已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中國近代以來,顯赫一時的家族也多矣,大部分曇花一現,能綿延幾代,為世人尊敬的,實在少之又少。1923年,陳三立的夫人俞明詩病故,接著,他們的兒子陳衡恪(師曾)一病不起。接連的喪妻喪子之痛,使七十老翁不堪憂傷,三個女兒很為他擔心,送他到杭州西湖邊休養(yǎng)。1925年,他為夫人、兒子在杭州西湖畔的九溪十八澗、牌坊山下選定了墓址,而且準備自己將來也葬在西湖,他獻給亡妻的挽聯說:  一生一死,天使殘年枯涕淚;何聚何散,誓將同穴保湖山。  陳三立先后在杭州租房住了幾年,他的詩集中留下了很多與西湖有關的詩。1924年春天印度大詩人泰戈爾到杭州登門拜訪,兩個語言不通的亞洲詩人在西子湖邊見面,身后站著青年詩人徐志摩等人。他們的合影和有關消息登在報紙上,傳為文壇佳話?! ?937年,當“七七”事變發(fā)生時,80多歲的陳三立正在北平,天天關心戰(zhàn)況,幻想著奇跡發(fā)生,捷報傳來。面對強敵入境,大好河山即將淪陷,他顯示出一種浩然之氣。8月8日,日軍進城,他拒不服藥,甚至拒不進食,一直撐到9月14日,他終于“憂憤不食而死”。臨終之際他還發(fā)出這樣的疑問——中國人豈能豬狗不若,任人宰割?  山河破碎,一直等到1948年陳三立歸葬西湖的心愿才得以了卻。從此,杭州牌坊山下成了陳家永遠的托夢之地。陳寅恪生前也曾有歸葬西湖父母、兄長之旁的想法,這個愿望恐怕不可能完成了。  ……

媒體關注與評論

  真實的歷史,并不枯燥,它甚至比情節(jié)曲折的小說更動人,因為它是關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故事。《南方都市報》人文系列叢書在歷史學家與普通讀者間架起了一座橋,使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得以在此發(fā)表,讀者可以了解真實的歷史。  ——浙江大學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陳紅民  歷史是需要帶著問號去看的。不僅是問歷史,也是問自己?! ?mdash;—廈門大學教授  易中天  歷史充滿未知領域,因此抉幽探隱、揭示真相,就成了歷史學家的重要任務,也是歷史學的迷人之處?! ?mdash;—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楊天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帶著問號看歷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民國名流軼事,休閑的時候看看還挺有趣味的。
  •   這是我們領導推薦的一本書,看了以后覺得值。
  •   看上去還不錯,內容還沒看,看了以后再評價吧
  •   近代文化史名人,很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