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服務貿易理論分析-從接觸成本的視角

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羅平,袁洪生 著  頁數:214  字數:250000  

內容概要

  《國際服務貿易理論分析:從接觸成本的視角》是由服務貿易基本問題,接觸成本與服務的可貿易性,國際交易服務貿易,生產性服務的國際貿易,規(guī)模經濟與生產性服務貿易,生產要素服務貿易,服務貿易與中國這幾章組成。

書籍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國際服務貿易的發(fā)展現狀  1.2 國際服務貿易理論研究的發(fā)展  1.3 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第2章 服務貿易基本問題  2.1 服務的概念  2.2 國際服務貿易的交易方式  2.3 國際貿易理論與服務貿易  2.4 小結第3章 接觸成本與服務的可貿易性  3.1 接觸成本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3.2 接觸成本的構成  3.3 服務的可貿易性  3.4 可貿易性估算  3.5 小結第4章 國際交易服務貿易  4.1 引言  4.2 時空限制與交易服務  4.3 國際交易服務的關稅效應和資源效應  4.4 國際交易服務貿易  4.5 國內交易服務和國際貿易  4.6 小結第5章 生產性服務的國際貿易  5.1 一個獨特的模型  5.2 技術差異與生產性服務貿易  5.3 要素稟賦差異與生產性服務貿易  5.4 結論第6章 規(guī)模經濟與生產性服務貿易  6.1 引言  6.2 基本模型  6.3 生產性服務貿易  6.4 兩種生產要素時的情形  6.5 直接投資與生產性服務貿易  6.6 小結第7章 生產要素服務貿易  7.1 引言  7.2 要素服務貿易與國際貿易  7.3 要素服務貿易與服務提供者的國際流動  7.4 要素服務貿易與關稅政策  7.5 要素服務貿易與國內商品稅收政策  7.6 直接投資與要素服務貿易  7.7 小結第8章 服務貿易與中國  8.1 中國的服務貿易現狀  8.2 中國服務業(yè)對外開放的戰(zhàn)略  8.3 中國發(fā)展服務貿易的策略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隨后出現的一種服務定義以服務不同于貨物的共性為基礎。以這種方式定義服務的代表人物有Fucks和Start.。back。Fucks(1968)認為服務是無形的、易腐的、要求在靠近消費者的地方生產和消費者參與生產的商品。Stanback(1980)認為服務是不可儲存的、不可運輸的和不可積累的。由于這種定義抓住了服務活動的許多重要特征而且非常直觀,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已被廣泛使用。但是,這種定義通常把無形貨物也當成了服務,而且沒有包括結果為有形的服務。原因在于,他們所強調的服務特性只適用于部分(或許是大部分)服務?! 〉谌N服務定義是以服務的內在性質為基礎,是英國經濟學家Hin在1977年提出的。Hill(1977)把服務定義為“人或屬于某個經濟單位的貨物的條件變化,是在該人或該經濟單位同意前提下由另一個經濟單位采取活動的結果” (第318頁)。該定義說明了服務的三個基本特點:(1)服務表現為服務接收者(人或物)的條件變化。因此Hill認為,服務的生產過程也是消費過程,服務是不可儲存的。這種不可儲存性不是物質上的不可能,而是邏輯上的不可能。由于這樣的條件變化通常表現為地點的改變(如運輸和銷售)、時間的節(jié)約(如傭人提供的服務)、形式的改變(如理發(fā)和裝修)以及心理效用(如旅游和表演),也有人把服務定義為生產時間、地點、形式和心理效用的經濟活動(Murdick等,1990,第4頁)。(2)服務是由另一個經濟單位提供的。這充分體現了“服務”這個詞的含義:即一個經濟單位“服務”另一個經濟單位。許多服務通常也可以由消費者自己來生產。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際服務貿易理論分析-從接觸成本的視角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