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夫也 頁數(shù):21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以日本民族的繪畫、雕刻、建筑、工藝美術和書法藝術的發(fā)展為主線,從影響其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民俗、宗教、美學以及政治、經(jīng)濟等要素入手,全面而系統(tǒng)地論述了日本美術產生、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藝術風格及其特色,并對影響日本美術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作了較為詳盡的介紹與分析。
作者簡介
張夫也,1955年5月生于青海西寧。1978年3月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82年1月畢業(yè)并留校任教。1990年受國家教委派遣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任客座研究員,1992年回國并任中央工藝莢術學院工藝美術學系副主任,1993年起任副教授。1999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藝術史論學部主任,《裝飾》雜志主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委員。
出版有《外國工藝美術史》、《日本美術)、《外國工藝美術圖典》、《外國工藝美術簡史》、《全彩東方工藝美術史》、《全彩西方工藝美術史》等專著和教材,以及與他人合作的《外國美術史》、《世界工藝》、《外國工藝美術經(jīng)典》等著述。
書籍目錄
總論第一章 繪畫 第1節(jié) 古墳壁畫和早期佛教與宮廷繪畫 第2節(jié) 11世紀—12世紀的“大和繪”和佛畫“和風化” 第3節(jié) 13世紀—15世紀的繪畫和水墨畫 第4節(jié) 16世紀—17世紀的屏風畫、壁障畫和西洋畫 第5節(jié) 17世紀—18世紀裝飾畫的風格 第6節(jié) 17世紀—19世紀的浮世繪 第7節(jié) 18世紀—19世紀的寫實主義和文人畫第二章 雕刻 第1節(jié) 早期佛像——7世紀的飛烏風格和白鳳風格 第2節(jié) 盛期佛像——8世紀佛像的發(fā)展 第3節(jié) 密教雕刻與新型木雕像 第4節(jié) 定朝樣式的展開與慶派的興起第三章 建筑 第1節(jié) 佛教傳入以前的建筑 第2節(jié) 寺院與神社 第3節(jié) 城郭、書院、茶堂 第4節(jié) 庭園第四章 書法 第1節(jié) 唐風書法 第2節(jié) 和風書法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5節(jié) 近代書法第五章 工藝 第1節(jié) 陶瓷工藝 第2節(jié) 金屬工藝 第3節(jié) 漆工藝 第4節(jié) 染織工藝圖版目錄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應仁時代第一年(1467年)爆發(fā)的內戰(zhàn),給京都帶來了三年災難,足利將軍家族的政治霸權,由于社會和經(jīng)濟的紊亂已暗中受到損害,這時即開始衰敗下來。16世紀的前75年即所謂的“內戰(zhàn)時期”,其特點是地方統(tǒng)治者彼此間爭戰(zhàn)不息,足利氏雖仍保留著“將軍”的稱號,他們的權勢卻已不斷地衰落。但從這種幾乎是無政府的狀態(tài)中,卻興起了一個新的社會組織,它自17世紀開始即改變了國家的面貌。工商貿易有了顯著的進展,文化藝術也迅速發(fā)展。封建領主們彼此殘酷競爭,極力統(tǒng)一某地區(qū)然后征服全國,其中織田信長(1534-1582)逐個征服了強有力的鄰邦,在1568年自立為首都的主人。他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和戰(zhàn)略家(是他第一個有計劃地應用火器作戰(zhàn),日本人在1543年葡萄牙船只在海岸失事遇難時才知道火器),也是一位聰明的政治家,他致力于國家的統(tǒng)一,把日本引進一個嶄新的黃金時代??椞镄砰L鼓勵天才的青年藝術家狩野永德(1543-1590)創(chuàng)造一種足以代表統(tǒng)治者趣味和理想的藝術,由此產生了一種新的繪畫形式。永德自幼就在祖父元信和父親直信(即松榮)的指導下學習作畫,約于1566年繪制的大德寺聚光院(貴族世家三好義繼的佛堂)的內部裝飾就是由永德和他的父親二人分擔的,它使我們可以對父子兩代的藝術作出比較。1567一1568年,永德曾和他的三個弟子裝飾首相近衛(wèi)的邸宅,說明他24歲時便已成為深受公卿尊敬的畫室領導人。
編輯推薦
《日本美術》:日本美術注重內在含蓄甚于外露的輝煌,追求洗練的高雅甚于繁麗華奢,其幽玄佗寂的審美情緒使人在凝神中品味最深層的美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