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學

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W.J.T. 米歇爾  頁數(shù):298  字數(shù):210000  譯者:陳永國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什么是圖像?圖像與文字的關系如何?文字之外,圖像如何傳達思想和情感;圖像之內(nèi),文字怎樣佐助讀圖,塑造思想形象,這是古今中外眾多文人學者試圖解決的問題?!秷D像學(形象文本意識形態(tài))》建構的就是關于如何讀圖、解決圖文之間張力的一種理論。
作者W.J.T.米歇爾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批評探索》的主編,著有圖像理論方面的“三部曲”:《圖像學》、《圖像理論》和《怎樣讀圖?》。

作者簡介

W.J.T.米歇爾(W.J.T.
Mitchell),系美國《批評探索》主編.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和英語語言文學系的加洛德·唐奈利著名服務教授。

書籍目錄

致謝
前言 圖像學
第一部分 形象的觀念
一 什么是形象?
第二部分 形象與文本:差異的比喻
二 畫與段落:尼爾森·古德曼與差異的語法
三 自然與習俗:岡布里希的幻覺
四 空間與時間:萊辛的《拉奧孔》與文類的政治
五 眼與耳:埃德蒙·伯克與感性的政治
第三部分 形象與意識形態(tài)
六 偶像破壞的修辭: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物戀
參考文獻
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形象與詞 圖像必然是約定俗成的,必然受到語言的污染,這一認識大可不必把我們拋入無限倒退的能指的深淵。不過,它對藝術研究具有的暗示意義在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圖畫詩學觀念和各種藝術的姊妹關系始終沒有離開過我們。詞與形象的辯證關系似乎是符號構架中的常數(shù),文化就是圍繞這個構架編織起來的。所不同的是這種編織的準確性質(zhì),即經(jīng)與緯的關系。文化的歷史部分是圖像與語言符號爭奪主導位置的漫長斗爭的歷史,每一個都聲稱自身對"自然"的專利權。有些時候,這場斗爭似乎以開放邊界上的一種自由交換關系結束;而在另一些時候(如在萊辛的《拉奧孔》中),邊界消除了,各自相安無事。關于這場斗爭的最有趣和最復雜的描述可以稱作顛覆的關系,其中,語言和形象都反觀自己的心靈,發(fā)現(xiàn)其對手就潛伏在那里。關于這種關系的一種說法自經(jīng)驗主義興起就始終縈繞著語言哲學,這種說法懷疑在語言之下、在思想之下,精神的終極所指是形象,即在意識表面上標記的、圖繪的或反映的對外部經(jīng)驗的印象。維特根斯坦試圖從語言中剔除的、行為主義者試圖從心理學中清除的、當代藝術理論家試圖從圖像再現(xiàn)中拋棄的,就是這種顛覆性的形象?,F(xiàn)代圖像,猶如古代的"相似性"觀念,至少揭示出了其內(nèi)在機制是語言這一事實。 我們?yōu)槭裁磿杏谜涡g語構想詞與形象關系問題的沖動,將其視為爭奪地域的斗爭或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在以下各章里我試圖詳盡回答這個問題,但這里也許提供一個簡要的答案:詞與形象的關系在再現(xiàn)、意指和交流的領域內(nèi)反映了我們在象征與世界、符號與其意義之間的關系。我們想象詞與形象之間的鴻溝就如詞與物、文化與自然之間的鴻溝一樣寬闊。形象是假裝不是符號的符號,偽裝成(或?qū)π磐絹碚f,實際上獲得了)自然的直覺和在場。詞是形象的"他者",是人類意志的人為的任意的生產(chǎn),通過把非自然的因素——時間、意識、歷史和象征性中介的異化介入——擾亂了自然的正常秩序。關于這個鴻溝的表述在我們描述每一種符號時將重新出現(xiàn)。有自然的摹仿的形象,它相似于或"捕捉"它所再現(xiàn)的東西,而其圖畫的對手,即人為的、表現(xiàn)的形象不可能"相似于"它所再現(xiàn)的東西,因為物只能用詞來表達。詞就是它意在表達的東西的自然形象(如仿聲詞),詞就是任意的能指。在書面語言中,在物的圖畫的"自然書寫"與象形文字和聲音標記的任意符號之間存在著分歧。 我們要從詞與形象的再現(xiàn)之間的斗爭中得到什么?我建議對其加以歷史化,不是根據(jù)某種包容一切的符號理論將其視為和平解決的問題,而是把我們文化的根本矛盾帶入理論話語核心的一場斗爭。因此,問題的關鍵就不是彌合詞與形象之間的分裂,而是看它為哪些利益和權力服務。當然,這種觀點只能通過以懷疑主義開始的視角得出,即認為有關詞與形象之間關系的任何特殊理論都不是充分的,同時又本能地相信二者間存在著根本的差異。在我看來,萊辛是絕對正確的,因為他把詩歌和繪畫看做根本不同的兩種模式或再現(xiàn),但他的"錯誤"(理論仍然介入其中)就是根據(jù)自然與文化、空間與時間等類比的對立而將這種差異物化了。 那么,哪些類比不這么物化、不這么神秘,更適于做對這種詞一形象差異進行歷史批評的基礎呢?一個模式也許是具有悠久交往和互譯歷史的兩種語言之間的關系。當然,這個類比絕不是完美的。它即刻使這個案例具有了有利于語言的內(nèi)涵;它把在詞與形象之間建立關聯(lián)的困難減少到最低限度。相比之下,我們更熟悉英國文學與法國文學之間的關聯(lián),而不那么熟悉英國文學與英國繪畫之間的關聯(lián)。自動出現(xiàn)的另一個類比是代數(shù)與幾何之間的關系,一個以逐步解讀的任意的語音符號為機制,另一個則在空間里展示同樣任意的形態(tài)。這個類比的吸引力在于它看上去非常像插圖本中詞與形象之間的關系,而這兩種模式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相互翻譯、相互闡釋、相互圖解和相互修飾的關系。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年內(nèi)最卓越的概念批評著作?!  帧ち_曼諾 《費城探索者》    在這個領域內(nèi)人們經(jīng)??吹降氖翘没实目兹肝舶汀仔獱柦淌谔峁┑氖俏以谶@個領域內(nèi)所讀到的最清晰的闡釋?!  ?shù)婪颉ぐ⒍骱D贰 稌r代周刊文學增刊》    一個驚人的成就?!魏握撌鑫膶W與視覺藝術之間關系的寫作,當然,對這種關系進行理論探討的任何嘗試,都不能忽視這本書?!  材匪埂·W.海弗南達特茅斯學院    一部獨一無二的、深邃的和激動人心的著作?!  釥柹す诺侣?哈佛大學

編輯推薦

《圖像學:形象,文本,意識形態(tài)》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圖像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8條)

 
 

  •   有助于全面了解圖像學的著作,懂得了圖像學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許多已經(jīng)習以為常的事物。
  •   米切爾早期對語詞與形象問題的主要著作。是其后來視覺文化研究的開端
  •   米切爾的經(jīng)典著作,從其他著作經(jīng)常見到引用文字,特地買來通讀。
  •   好書,論述深奧,可以嘗試讀一下
  •   很實用的理論書籍,學習啦
  •   書很好,照樣沒有書膜,外包裝也沒有,封面還行,正版!
  •   這本書還沒看,是朋友的,不過外觀上看上去還不錯,應該是正版
  •   終于有中譯本了
  •   好書,翻譯的太槽糕
  •   幾年前看了其中一章,這次索性買回來細讀
  •   老師推薦的 相信會很好
  •   對于圖像學及符號學,多聽聽各家的觀點,也算是試圖在對比中找到些脈絡吧。
  •   很暈,,密密麻麻
  •   很不錯的書, 好好研究 研究,會有收獲的。
  •   還沒有看,看了目錄,覺得好
  •   但是書有些臟,貌似不太新,這個還是不太滿意的一點
  •   翻譯一般,對照英文讀吧。
  •   文章主題有些分散,個別文章不錯、有深度但體系性較弱。
  •   此書英文本子內(nèi)容尚可,但中文翻譯質(zhì)量太差,和《圖像理論》一樣,譯者英語理解水平尚不足翻譯此類書,讀翻譯本者會大大誤導作者原意,強烈建議讀原本。
  •   懷疑譯者沒有基本的哲學知識,如將通用的休謨譯成休姆,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譯成《邏輯哲學論叢》,令人不忍直視
  •   早就在關注該作者的書。讀《圖像理論》時,它讓我關注圖像展示受制于藝術界乃至權力場的邏輯。本書的看點,或許就是讓人更深入地看到制度化話語中如何使用圖像的方式,了解權力域中的意識形態(tài)如何左右美學。
  •   寫論文用的,正在啃,好難,啃得滿嘴腥QAQ
  •   翻譯的詞句組織,像是翻譯軟件翻出來的
  •   去北京的時候,買了這個當紀念,回來發(fā)現(xiàn)完全讀不下去……哎……對譯過來的書越來越累覺不愛了……
  •   翻譯的句子都不通,真的理解作者的思想了嗎,很多術語翻譯錯誤了,遺憾
  •   很多句子不通順,意思顛倒??此酪部床幻靼?。翻譯簡直是糟蹋原著。
  •   這是比較理論的一本書 但是需要看
  •   還沒有來得及細讀,但作為圖像學界卓有成果的米歇爾,這本書值得一讀。
  •   但屬于文科類的描述,過去抽象!
  •   不錯,書品好,對現(xiàn)在要寫的東西很有幫助
  •   紙質(zhì)不錯 貌似是正品 速度很快 很滿意~~
  •   還沒有閱讀!貌似還不錯!
  •   圖像研究的力作
  •   圖像學:形象,文本,意識形態(tài)
  •   還行,但沒想象那么好!
  •   開本不大 紙質(zhì)軟 印刷清晰 內(nèi)容有趣
  •   書很好哦的
  •   ~質(zhì)量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