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辜正坤  頁數(shù):606  
Tag標簽:無  

前言

1990年我曾為辜正坤主編的《世界名詩鑒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寫過一篇短序。請允許我重復在那篇序中所說的話:“正是通過各民族的詩歌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他們各自的特性和人類的共性,才能看到世界的豐富多彩,大自然的壯麗和神奇,才能認識生活的意義和人的偉大和崇高?!蔽艺J為詩歌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當中最核心的成分,也就是“世間一切最好的思想和言論”的最優(yōu)美的表現(xiàn)。要想閱讀和鑒賞世界上各民族的詩歌名篇,必須通過翻譯。我們應該特別感謝詩歌翻譯家們的辛勤勞動。辜正坤同志對中西詩歌都進行過深入的鉆研,有許多心得體會和新穎獨到的見解,并善于啟發(fā)讀者的思考。他還是一位有豐富經(jīng)驗的詩歌翻譯實踐者。他的譯文質(zhì)量甚好,尤其擅長于譯西方詩篇為中文詞曲體長短句(如元小令)。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提出一套新的詩歌翻譯理論。辜正坤同志前后共用了十八年時間來完成他這部專著《中西詩鑒賞與翻譯理論》。在這部著作里,他構(gòu)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中西詩歌鑒賞和翻譯理論體系,包括詩歌鑒賞五象美論、中西詩歌陰陽二極對立發(fā)展七大潮論、詩歌鑒賞五功能論、詩歌鑒賞十角度論、翻譯標準多元互補論、音義同構(gòu)現(xiàn)象論等頗具創(chuàng)新和令人信服的觀點和理論。他的理論并不抽象或艱深難懂,而是十分具體和明確。他用中國讀者比較熟悉的兩大詩人李白和杜甫分別代表陽性詩歌和陰性詩歌兩大類型,并用這兩位詩人的各自特點來說明他的理論體系中的各個觀點,幫助讀者更清楚地領(lǐng)會他的理論。他這樣做的效果,我認為是相當成功的。

內(nèi)容概要

《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第2版)》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詩歌鑒賞五象美與翻譯標準系統(tǒng)論》(項目批準號:94BWW002)的全部結(jié)項成果。成果結(jié)項鑒定專家小組對本項目的鑒定結(jié)論指出:此成果“抓住東方詩歌和西方詩歌傳統(tǒng)”、“系統(tǒng)全面地構(gòu)造出了詩歌美學框架”、提出了“翻譯標準論”、“達到了國內(nèi)的最高水平”、“稱得上是自成一家的理論體系”、有“頗多理論突破”。小組的鑒定結(jié)論一致將該課題成果“列為一級”,認為“填補了此領(lǐng)域的空白”。

作者簡介

辜正坤,男,文學博士,北大外國語學院莎士比亞、翻譯學與比較文化方向博導,世界文學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長,獲國務院頒發(fā)“有特殊貢獻專家”稱號。歷任北京大學文化文學與翻譯研究學會會長、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翻譯協(xié)會理事、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外語與外語教學》雜志顧問等。曾兼任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美國瓦西塔大學客座教授和北京東方神州書畫院一級書畫師。曾獲北京大學科研成果著作一等獎、全國圖書金鑰匙獎等。研究方向:1)中西文化比較;2)莎士比亞;3)詩歌鑒賞與翻譯學。著譯、編、校著作47余種。論文100余篇。代表性理論專著有《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互構(gòu)語言文化學原理》、《中西文化比較導論》、《莎士比亞研究》等。代表性譯著有漢英對照版《老子道德經(jīng)》、《毛澤東詩詞》譯注、《元曲一百五十首》、《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等?,F(xiàn)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外國古代神話史詩研究”課題主持人。

書籍目錄

序再版前記卷一 中西詩歌鑒賞與比較理論  第一章 詩歌鑒賞五象美論——漢語:漢詩媒介之妙蒂所在  第二章 中西詩義鉤玄錄  第三章 東西詩陰陽對立七大潮  第四章 中西詩歌鑒賞十角度  第五章 中西詩五功能與鑒賞五標準  第六章 中國詩壇的現(xiàn)當代復興——中國20世紀純抒情詩綜論  第七章 比較文學學科定位與中西詩作品比較卷二 中西詩歌鑒賞舉隅  第八章 中國古代詩歌鑒賞舉隅  第九章 西方各詩鑒賞舉隅  第十章 詩歌評論另類編卷三 翻譯理論與技巧  第十一章 翻譯理論部分:玄翻譯學引論  第十二章 翻譯標準多元互補論  第十三章 多元化翻譯標準存在的客觀依據(jù)  第十四章 翻譯標準化多元互補與翻譯學經(jīng)典命題辯證  第十五章 多元互補翻譯標準與西詩漢譯詩曲體問題  第十六章 篩選積淀重譯與人類文化積淀重創(chuàng)論  第十七章 翻譯批評新論與翻譯界現(xiàn)狀略評  第十八章 詩歌翻譯對策與技巧  第十九章 美文翻譯技巧卷四 翻譯與學術(shù)文化  第二十章 外來術(shù)語翻譯與中國學術(shù)問題  第二十一章 翻譯與文化  第二十二章 《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答疑篇終結(jié)語 詩論與譯論合壁:萬理萬教相貫同源互補論

章節(jié)摘錄

插圖:20世紀西方文論中一個很引人注目的現(xiàn)象就是婦女文學流派的興起。曾幾何時,人們終于意識到,此前的幾千年的文學欣賞主體,往往總是男性占主導地位,或者說從表面上看來男性多半扮演了主動讀者角色,而女性則扮演了被動讀者角色。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不難明白:男性的社會地位(尤其是經(jīng)濟地位)、文化修養(yǎng)、生活范圍等確定了他們的優(yōu)越地位。當然,男性也不是完全的主動者,他們究竟多大程度上暗中受女性支配則又值得進一步研究。20世紀以來,許多國家(尤其是發(fā)達國家)的婦女由于經(jīng)濟上獨立,及隨之而來的人格的獨立,審美意識的覺醒等等,使她們在文學鑒賞(包括文學創(chuàng)作,尤其是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她們在精致高雅方面常常表現(xiàn)出令男性自愧不如的成績。由于把性別觀念引人到文學鑒賞這個領(lǐng)域中來,事實上意味著要重寫文學史。男子在文學鑒賞(尤其在詩歌鑒賞)方面的霸權(quán)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男女之間不僅僅存在生理差別,也存在著由此而來的心理差別,沒有理由只讓男性鑒賞趣味統(tǒng)治整個審美世界;須知,在審美世界里,女性倒可能更比男性具有發(fā)言權(quán),她們不過在等待合適的機遇而已,社會的進展自身必定會給她們提供這樣的機遇。女性的語言天賦似乎注定會讓她們成為詩歌的仲裁人,這一點似乎在遠古就已有定論,繆斯不就是女神嗎?但是我并不愿意看到女性成為詩歌鑒賞的霸主,正如我也不愿看到男性成為詩歌鑒賞的獨裁者一樣,我希望看到的是男女在這個領(lǐng)域中的互相傾慕、理解、學習和臣服,而不是一比高低。因為雙方的審美趣味都應該得到保護和發(fā)揚。人類之間最難溝通者與其說是敵對雙方倒不如說是男女雙方。敵對雙方往往能夠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對手,卻有可能并不真正理解和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丈夫或妻子。彌合這種裂痕的手段是詩歌。如果你能夠從性別角度對各種名詩作不同的觀照,相信你一定能獲得許多你從前根本不曾想也不愿想的東西。

后記

本書由《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一書修訂而來?!吨形髟姳容^鑒賞與翻譯理論》一書的相當大一部分內(nèi)容曾以《中西詩鑒賞與翻譯》書名出版過(1998年),鑒于該書已經(jīng)長期脫銷,無法滿足索書者的需要,后由筆者經(jīng)過全面修訂,增加了約五分之二的內(nèi)容后,交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今蒙出版社錢垂君先生之邀對全書進行重大修訂予以再版。特注明。我是從1980年開始寫這本書的,一邊寫,一邊將一些可獨立成篇的章節(jié)發(fā)表在某些報刊上,這樣算起來,已經(jīng)斷斷續(xù)續(xù)寫了20多年了,但基本思路倒也未因年代太久而缺乏連貫性。1994年,我的這個研究項目以《中西詩五象美比較與翻譯標準系統(tǒng)論》為課題名稱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助,于是,研究成果得以整體問世。我有兩個理想。其一是:在一個專題上,一輩子只寫一部書,盡可能寫得精粹??上疫@本書還是顯得太長了,它應該被壓縮、再壓縮。其二是:用中國人的大腦思考、用地道的中國文字寫作真正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理論,而不是到處引用抄襲國外的(主要是西方的)理論。我相信自己在這本書中闡述的許多東西,是西方學者很難闡述清楚的。在我看來,鑒賞理論應該是文學研究的核心部分。然而許多西方學者不理解這一點,他們動不動就想把文學理論寫成哲學理論。試想一個大談詩學的人自己卻不能具體欣賞一首詩的美妙之處,只能敷衍地說一些抽象的理論,這是可悲的。這本書中之所以花頗大的篇幅于中西詩文本的具體賞析,就是為了避免陷入只說不練的困境,讓詩歌賞析走向人的官能感受,從思維走向視覺、聽覺、味覺,而不只是執(zhí)著于大腦的邏輯推論??偟恼f來,筆者試圖在書中以詩歌理論、詩歌比較、詩歌賞析及翻譯理論等幾個部分構(gòu)成一個多層面的框架,各部分互相貫通、互為表里。在筆者看來,當今世界由于世界文化趨向綜合,語際翻譯被推到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做學術(shù)研究的人如果不通翻譯或翻譯理論,將是一個頗大的遺憾。因此,本書將翻譯理論引入,意在使中西詩歌乃至文化貫通的橋梁得到應有的重視。就全書的總體構(gòu)架而言,筆者不想就所有各點進行方方面面的闡述,而是抽取某些較有代表性的方面進行了探討。

編輯推薦

《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第2版)》是清華語言論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對中西方詩歌進行了深入的比較,還詳細介紹了詩歌翻譯理論和技巧,內(nèi)容豐富,能學到很多.
  •   辜正坤教授對詩歌翻譯很有研究,這與他的詩歌翻譯實踐很有關(guān)系,很喜歡他翻譯的《毛主席詩詞》。該書對詩歌翻譯提供了種種研究的方法和視角,很有創(chuàng)見,對研究詩歌翻譯大有裨益。
  •   辜正坤老師的書,受益匪淺,值得細讀
  •   看著就不錯,內(nèi)容更好
  •   詐騙團伙
  •   內(nèi)容還沒看呢
    等待看完后再做評價把
    呵呵
  •   辜教授確實很勤奮,第二版比第一版多了不少內(nèi)容。
  •   中英文詩歌的分析 挺到位的
  •   紙張有點差,里面有些損壞
  •   該書雖然是學術(shù)著作,但是語言樸實,很好理解。說是外語翻譯專業(yè)的參考書目,但是也可以作為中文專業(yè)的參考書目。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