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宋西夏卷)

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昌憲  頁數:8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卷依據各種政府公報、全國行政區(qū)劃表、內政年鑒等官方資料及各省年鑒、新舊方志、地圖、文集等對中華民國時期地方行政制度與行政區(qū)劃的變遷過程進行了詳盡的考述。    全卷分為三編,注重全面掌握第一手的原始資料,并充分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    緒編簡述民國時期對行政區(qū)劃變化產生過影響的各個政權從產生至消亡的過程。    上編闡述民國時期各種政權的地方行政制度的變化過程及特點。    下編分述各個行政區(qū)劃個體,包括由國民政府劃定的各省、直轄市、地區(qū)從清末到民國末年的具體變遷過程,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與日本扶持的偽政權統(tǒng)治地區(qū)的政區(qū)變化。本卷對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南方各省的行政區(qū)劃改革與變動,民國初年黑龍江省呼倫貝爾地區(qū)“自治”對當地行政區(qū)劃的破壞,直隸、山東、河南等省的縣佐設置過程,以及民國三十八年以海南島及南海諸島區(qū)域置海南特別行政區(qū)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考訂,首次復原了事實真相;另外,對各政區(qū)置廢過程的記載,在時間精度上也有相當提高。附錄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了民國時期省級政區(qū)的變遷沿革,便于檢索。

作者簡介

李昌憲,1947年10月生,江蘇南京人。1985年畢業(yè)于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獲歷史學碩士學位?,F任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宋代政治制度史、行政區(qū)劃史的研究,尋本溯源,旁及唐、五代等領域,近年來對遼、西夏、金史也有所涉獵。在治學方法上,推崇樸學的學術傳統(tǒng),重視官制、歷史地理和史源學的研究與運用。著有《宋代安撫使考》、《司馬光評傳》等,并在《中國史研究》、《文史》、《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歷史地理》、《國學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有關宋代行政區(qū)劃的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前言緒編 中華民國時期的政權  第一章 中華民國政權更迭    第一節(jié) 中華民國軍政府與南京臨時政府    第二節(jié) 北京政府    第三節(jié) 南京政府  第二章 人民革命政權    第一節(jié)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工農民主政權    第二節(jié)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民主政權    第三節(jié)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人民民主政權  第三章 日偽政權演變    第一節(jié) 偽滿洲國    第二節(jié) 華北、華中、華南偽政權及汪偽政府      一、偽臨時政府      二、偽維新政府      三、汪偽國民政府    第三節(jié) 偽蒙疆聯(lián)合自治政府上編 中華民國時期地方行政制度的變遷  第一章 辛亥革命與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節(jié) 辛亥革命前的地方行政制度與行政區(qū)劃變化趨勢    第二節(jié) 辛亥首義后各地軍政府的設立與行政區(qū)劃的變化    第三節(jié) 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第二章 北京政府時期的省、道、縣三級制與行政區(qū)劃變遷    第一節(jié) 民國元年北京政府的行政制度改革措施    第二節(jié) 《劃一令》的頒布與省、道、縣三級制的實施    第三節(jié) 省級行政區(qū)劃的變化與特別區(qū)域的設立      一、京兆地方      二、熱河、綏遠、察哈爾特別區(qū)域      三、西康(川邊)特別區(qū)域      四、阿爾泰區(qū)域      五、東省特別行政區(qū)      六、膠澳商埠   第四節(jié) 道的分布與變遷      一、各省道數及轄縣數      二、道的等級      三、道區(qū)及道尹駐地      四、道制的廢除   第五節(jié) 縣級行政區(qū)劃的變化      一、縣級政區(qū)的整理      二、《縣佐官制》與縣佐置廢過程    第六節(jié) 自治市制與城市型政區(qū)的萌芽  第三章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省、縣二級制    第一節(jié) 省級行政制度與區(qū)劃的變遷      一、省級政區(qū)的置廢      二、省界調整 ……下編 中華民國時期地方行政區(qū)劃的沿革附錄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節(jié) 京東路  京東路設立于開寶元年(968)?!短藉居钣洝肪?3廣濟軍條言,“皇朝干德元年(963),東疏菏水,漕轉兵食于(定陶)鎮(zhèn),置發(fā)運務。開寶元年,尋改為轉運司。太平興國二年(977),轉運使何(和)峴奏請升定陶鎮(zhèn)為廣濟軍”云云可證。又《宋史》卷439《和峴傳》亦明言和峴時為京東轉運使。其傳言,峴“太平興國二年,知兗州,改京東轉運使。峴性苛刻鄙吝,好殖財,復輕侮人,嘗以官船載私貨販易規(guī)利。初為判官鄭同度論奏,既而彰信軍節(jié)度劉遇亦上言,按得實,坐削籍,配隸汝州”?!对S九域志》卷10廣濟軍條言,置轉運司在開寶九年,恐是“元”、“九”兩字形近而誤。京東路轉運司恐不至于遲至太祖末年方置。太平興國六、七年間,有石熙載為京東西路轉運使,恐時京東路分為東、西兩路?! ≈恋廊辏?97),劃一制度?!耙詰?,兗、徐、曹、青、鄆、密、齊、濟、沂、登、萊、單、濮、濰、淄,淮陽軍、廣濟軍、清平軍、宣化軍,萊蕪監(jiān)、利國監(jiān)為京東路?!蔽鯇幤吣辏?074)四月甲午,京東路再分為東西兩路,“以青、淄、濰、萊、登、密、沂、徐州,淮陽軍為東路,鄆、兗、齊、濮、曹、濟、單州,南京為西路”?! ≡S元年(1078)閏正月己卯,又詔京東東、西路轉運司,“并依未分路以前通管兩路,其錢谷并聽移用”,而提刑、提舉司仍舊分路。五月己丑,對京東東、西兩路的轄區(qū)加以調整,“割齊州屬東路,徐州屬西路”。元佑元年(1086),從司馬光之議,廢提舉常平司,而提點刑獄司不分路。但元佑二年提刑司依舊分路,而紹圣以后復設的提舉司亦仍分為兩路?! 【〇|路確立后,所轄區(qū)域變動不大。首次變動,見于真宗初年。咸平四年(1001)二月甲寅,詔“以宋州隸京東路”。這意味著在至道三年至咸平四年的五年間,宋州必定一度改隸他路。其次,見于徽宗朝。崇寧三年(1104),設立京畿路,割南京應天府之寧陵、楚丘、柘城三縣與開封府之三縣組建拱州。大觀四年(1110),廢京畿路及拱州,寧陵等三縣復隸南京應天府。政和四年(1114),再建,三縣復隸拱州。宣和二年(1120),廢四輔,拱州劃歸京東西路,它以原開封府之襄邑、太康與應天府之寧陵縣為屬邑。而將楚丘、柘城劃歸應天府。因此,宣和二年,京東西路增拱州一州,襄邑、太康二縣。六年,以太康歸開封府,寧陵歸應天府,而割柘城復隸拱州。因此,宣和六年時,京東西路僅增襄邑一縣?! 【〇|路轉運司之治所,據上引《太平寰宇記》等言,開寶初年,轉運司二員并在廣濟軍。“京東轉運使副廨皆在廣濟軍”的狀況一直保持到景德初年。景德二年(1005)三月,始“詔以青州被海復遠,符牒或致淹緩,徙一人廨于青州”。然據《龍學文集》卷7《京東路轉運使廳名記》所言,康定二年(1041)前鄆州已成為京東路轉運司治所?!  ?/pre>

編輯推薦

本卷依據《宋史》、《資治通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宋會要輯稿》、《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元和郡縣圖志》等史書及大量的地方志、文集、筆記等資料,從學術上首次全面、深入地論述了宋代地方行政體制與行政區(qū)劃的變遷以及西夏的地方行政體制,填補丁宋代及西夏政區(qū)地理研究的空白。全卷共分六編,兼具理論性與工具性。第一編對宋代地方行政體制進行考證,論述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為三級制,及其兵財分治的原則和以轉運司為主體的復式合議制。宋代路制分為以安撫司為主體的軍事路與以轉運司為主體的民政路兩大系統(tǒng),元豐以后則為十八路(轉運司路)與二十三路(提刑司、提舉常平司路)復合并行的路制。宋代州縣制則呈現由隋唐州縣制向明清府縣制的過渡形態(tài)。第二編設置十個斷代年限,條列各路所轄州府軍監(jiān)及其治所、今地和所領之縣,極便于讀者檢索。第三、四、五編對兩宋各路州縣及省廢州軍沿革進行考證,并探討了宋朝西南地區(qū)與西北地區(qū)的羈縻州縣制、羈縻部族制以及各特殊建制的地方民族政權的存在時間和控制地域。第六編考證西夏的地方行政體制,首次指出并詳盡論證了西夏的地方行政體制存在著經略司路與轉運司路兩個系統(tǒng)。前者綜治軍民,后者僅負責賦稅的征管。本卷中宋朝省地政區(qū)沿革表,一目了然地呈現宋朝二百余年州郡的廢置分合。宋朝疆域圖、西夏疆域圖和宋朝各路各斷代年限的分幅圖,較以往的圖集更多層次地展觀了宋及西夏疆域、政區(qū)的變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宋西夏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條)

 
 

  •   古地理是閱讀歷史的障礙之一,這個系列的行政區(qū)劃通史可以提供一把鑰匙。當然,中間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   講了宋代西夏的行政區(qū)劃
  •   研究宋代行政區(qū)劃必讀之書,值得一讀,頗有收益。
  •   唐朝行政區(qū)劃以道劃分,宋朝行政區(qū)劃以路劃分,這是不是就是“道路”一詞的來由啊?呵呵!宋代的南京可不是現在的南京,看了此書好多事都明白了。
  •   非常好的一本參考資料
  •   宋西夏卷質量不錯。宋代部分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很好!
  •   這本書不錯喲。
  •   半價搞定,內容不錯
  •   與想像中的有距離
  •   專業(yè)性很強,有學術參考價值。
  •   書很好,內容翔實。
  •   如果你連長編中所說的地方在具體什么位置都搞不清楚,那么又怎么能說自己是在讀史呢?
  •   實用性與學術性并具,可以作為工具書使用,不錯的
  •   值什么呢?一萬字才一塊錢哪!能想到的宋夏的地方行政事務,全有??墒怯胁簧儆怖牡胤?,比如給那么多個斷代的行政建置,書一下多了四分之一的內容。不過,這樣查起來方便。
  •   經典書籍,質量很好,送貨很快。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