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頁數(shù):19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弗洛伊德劃時代的思想,構成了精神分析的基礎,顛覆了我們對自身的認識;《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文明與缺憾(第3輯)(英漢雙語)》中他呈現(xiàn)的理論是,人類生來具有“死亡本能”,文明則歪曲了這種本能的攻擊性,將可怕的負罪感強加于我們人類。
為克服個體攻擊的危險性,文明總是企圖削弱個體,使人手無寸鐵,并如同在攻破城池后留下衛(wèi)戍部隊駐防一樣,讓人建立起內在權威來監(jiān)督個體行為。
章節(jié)摘錄
人通常會追逐權力、成功與財富,羨慕別人所擁有的這一切,卻對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不予重視,并且依據(jù)錯誤的標準做出判斷——人們很容易發(fā)出這樣的感慨。然而,做出如此籠統(tǒng)的概括,很容易忽略人類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豐富多彩。有一些人受到同時代人的尊崇,然而其偉大品質和功績卻往往與很多人的理想和目標不相符合。人們或許認為這些偉人畢竟只為少數(shù)人所欣賞,而大多數(shù)人對他們毫無興趣。然而,由于人們思想和行為方式的差異,個人欲望和追求的不同,事情恐怕不會如此簡單?! ∮羞@樣一位杰出人士,與我有通信往來,并在信中稱我為好友。我曾給他寫過一封簡短的信,稱宗教乃是幻想。他回信說,對我的見解表示完全贊成,但他很遺憾我未能理解人們對宗教虔誠的真正根源。這種根源在于一種特別的感覺,他自己就從未擺脫過這種感覺,也在很多人身上得到驗證,因此他認為這種感覺亦應該為千萬人所共有,他稱之為“永生”,一種無邊無際的“如海洋般浩淼”的感覺。他繼續(xù)說,這種感覺純粹是主觀的,不是一種信條,不能確保人們永存,但卻是宗教力量的源泉,為各個教派和宗教體系所利用,被引到特定的渠道,自然被這些教派和宗教體系吸收和利用。單憑這種海洋般無邊無盡的感覺,人們即可稱自己是信奉宗教的,即使他們拒絕相信任何信條、任何幻想?! ∥夷强删吹呐笥言?jīng)以詩的形式贊揚了幻想的魔力。他的觀點給我造成了不小的困惑。我自身絲毫不能感到這種“如海洋般浩淼”的感覺。要知道讓科學理性地對待感覺是很不容易的。人們可能會試圖描述感覺的生理表現(xiàn),但這是行不通的,而且恐怕這種“如海洋般浩淼”的感覺是無助于描述的。我們能做的只是研究那些與感覺最為接近的概念性的東西。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我那朋友指的“如海洋般浩淼”的感覺是一種慰藉,就像一位古怪卻又才思新穎的作家給予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主角的一種安慰:“我們不會脫離這個世界的?!边@是一種與身外世界緊密相聯(lián)的歸屬感。對于我來說這屬于一種理性的領悟,當然也不乏情感的色彩,盡管在其他類似的思維活動中也不乏情感色彩。憑借我自己的經(jīng)驗,我實在無法讓自己信服這種“如海洋般浩淼”的感覺。但我無法否認在他人身上這種感覺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然而,唯一的問題是,這種感覺是否得到了準確的解釋,或者說是否應該理所當然地看做是宗教的源泉?!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