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歷朝名臣(上中下)

出版時間:2005-9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  作者:李伯欽  頁數(shù):558  

內(nèi)容概要

中國名臣燦若星辰,他們的才智、胸懷、風(fēng)骨常被人津津樂道,一再傳頌。本書選取了歷代名臣中的佼佼者,以歷史典籍中的記述為依據(jù),以正說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個歷代名臣的真實面目。全書選材精到,文筆流暢,不失為一部雅俗共賞的史學(xué)佳作。

書籍目錄

公孫鞅——先秦的魔術(shù)大師  際遇:昏雄二主  前奏:力駁群臣與立木為信  舉措:兩次變法的內(nèi)容  問題:階級矛盾和利益沖突  成就:商鞅變法后的秦國蕭何——漢朝的開國大管家  攜手舉事的兄弟角色  安定后方的管家角色  定國安邦的輔臣角色  與劉邦的關(guān)系:伴君如伴虎  與韓信的關(guān)系:生死一知已  與曹參的關(guān)系:公不挾私霍光——漢代“周公”  掌權(quán):登上政治頂峰  行權(quán):復(fù)文景之業(yè)  專權(quán):家族的覆滅諸葛亮——鞠躬盡瘁的名臣典范  出山:一心只為酬三顧  立身:遂成三分之勢  奠基:益州戰(zhàn)略  托孤:臨危受命輔后主  北伐:出師未捷身先死王導(dǎo)——亂世宰臣  西晉末期:擁立司馬睿  元帝時期:王與馬,共天下  時帝時期:中興王業(yè)  成帝時期:歷輔三朝不倒王猛——備受爭議的治世名臣房玄齡——后世良相標(biāo)桿郭子儀——唐朝再造功臣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寇準(zhǔn)——幾經(jīng)沉浮的忠直名臣王安石——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耶律楚材——契丹臥龍劉基——儒與謀的完美化身李善長——明代開國丞相張居正——救時宰相范文程——清朝開國第一謀臣曾國藩——中興第一名臣李鴻章——晚清放眼世界第一人

章節(jié)摘錄

書摘際遇:昏雄二主            公元前4世紀,兩個人物的出現(xiàn),迅速改變了戰(zhàn)國時代國家間的格局。這兩個人一個是秦孝公,另一個就是公孫鞅,最重要的是他們兩個人走在了一起。             魏國不得志    歷史發(fā)展到戰(zhàn)國時期,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戰(zhàn)爭與兼并,中原逐步定格為七個大國鼎峙的局面,它們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其中以齊、楚最為強大。秦國曾經(jīng)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因歷代國君不思進取,國道日漸衰退。到了公元前400年左右,位于西方蠻荒的秦國又回到了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國,對于這個落后而貧窮的地方并沒有人看好,認為它不會有什么前途,能夠維持到這個時候而不被其他國家吞并,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    然而在這個時候,有兩個人物的出現(xiàn),迅速改變了這種格局。這兩個人一個是秦國國君贏渠梁(即秦孝公),另一個就是偉大的政治家——法家學(xué)派巨子公孫鞅。    公孫鞅出生于衛(wèi)國,但衛(wèi)國太小,并不能作為事業(yè)的憑借。當(dāng)時的魏國也是一個大國,所以公孫鞅很早就到魏國,在魏國宰相公叔痤家里做門客(當(dāng)時是中庶子的職務(wù)),并以其非凡的才識和膽略得到了公叔痤的器重。公叔痤曾經(jīng)打算把他推薦給魏王,只是因為自己生病才把這事給誤了。    后來,公叔痤病重,魏惠王親自前來探視。    魏惠王向公叔痤問及后事:“萬一你的病醫(yī)不好,那么誰可以接替你,來做魏國的宰相呢?”    公叔痤見魏王問到這件事,馬上向魏王舉薦了公孫鞅,說:“公孫鞅的才干,高我十倍,我死之后,請他接任魏國的宰相一職。公孫鞅雖然年輕,但他有真才實學(xué),完全可以勝任做您的宰相。魏國將來的前途就在他身上?!?   魏惠王覺得公孫鞅太年輕,心想,這樣二個年輕人怎么可以擔(dān)任魏國的宰相呢?莫不是公叔痤病糊涂了,才推薦這樣一個年輕人。他對手下說:“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心里并沒有當(dāng)回事。    公叔痤看到了魏王的表情,覺得魏王不可能采納自己的意見,就屏退眾人,并小聲對魏王說“如果大王不能任用公孫鞅,就務(wù)必把他殺掉,千萬不能讓他離開魏國。像他這樣的人才,一旦被別的國家延攬,日后必將成為魏國的大患?!?   公叔痤知道公孫鞅的才能,如果到別的國家效力,于魏國肯定不利,所以他就這樣告誡魏惠王。魏惠王嘴里雖然答應(yīng)了公叔痤的請求,但他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大臣魏昂深知公孫鞅的才能,也向魏惠王推薦,魏惠王一笑置之??梢娢夯萃踔皇且粋€普通的庸才,并不是值得托付終生的明主。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立即把公孫鞅叫來,把自己和魏王的談話告訴了公孫鞅,并對他說“看樣子魏王是不會用你的,你還是趁早逃走吧!我是先國家后私人。”    公孫鞅說:“魏王既然不肯聽信您的話讓我做宰相,他又怎么會聽信您的話殺掉我呢?”    因此他仍舊住在魏國。果然不出所料,公叔痤死后,魏惠王既沒有讓他做自己的宰相,也沒把他殺死。    在魏國的不得志,讓公孫鞅產(chǎn)生了另擇明主的想法。魏惠王也因為一念之差,從而失去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絕好機會。P3-5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書評名臣的修身,名臣的用人,名臣的謀略,名臣的得失。    細說名臣生平政績,剖析名臣為官之道。

編輯推薦

歷史是讓人清醒的教科書,讀史可以明智,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名臣,他們無不是謀與勢、權(quán)與變、明與斷的理論源泉。本書細說名臣生平政績,剖析名臣為官之道,向讀者展示名臣的修身,名臣的用人,名臣的謀略,名臣的得失,加之梁啟超、孫中山、毛澤東等等名家點評,該書不失為一部雅俗共賞的史學(xué)佳作。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細說歷朝名臣(上中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這本書是一直想要的,喜歡這書。
  •   我覺得不是太詳細,適合小學(xué)生或初中生讀。書的質(zhì)量很好,紙質(zhì)很厚
  •   書不錯,送貨也很快,晚上訂的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
  •   細致,耐人尋味
  •   書已經(jīng)收到,很好很滿意!
  •   很好,幫學(xué)生買的,他很喜歡。
  •   內(nèi)容中規(guī)中矩,沒有特別的論點!歷朝名臣列在一起還是不錯的,簡單的歷史知識學(xué)習(xí)!
  •   介紹的名臣都太簡短了,不夠詳盡,應(yīng)該不是我要的那套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