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民間文化研究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作者:王杰文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北歐民間文化研究(1972-2010)》分年度介紹,行文中的時間表述均以被介紹年度為出發(fā)點)在這些貌似散亂的“大事記”背后,我們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近40年來北歐民俗學連貫的“學術(shù)譜系”與“問題意識”,其中反映了北歐乃至國際民俗學界的困境、挑戰(zhàn)、機遇與愿景。因此,《北歐民間文化研究(1972-2010)》雖然只能提供一些信息材料,但是,它也許可以幫助像我一樣在學習民俗學的過程當中充滿困惑的同學也未可知。

書籍目錄

引言 從勞里·航柯主持北歐民俗學協(xié)會談起 第一章 北歐民俗學研究的新取向(1972—1981) 一、北歐民俗學協(xié)會的新定位(1972年) 二、北歐民俗學協(xié)會的幾項成果(1973年) 三、北歐民俗學傳統(tǒng)的延續(xù)與來自新大陸的新氣息(1974年) 四、歐洲民俗學的核心議題(1975年) 五、北歐民俗學學科體系的建構(gòu)(1976年)  六、民眾詩歌與民間醫(yī)藥的研究成果(1977年) 七、“交流”成為北歐民俗學的關(guān)鍵詞(1978年) 八、北歐諸國的民俗及其民族國家的建構(gòu)(1979年) 九、民俗學的研究范式與歷史人類學(1980年) 十、傳統(tǒng)研究的研究傳統(tǒng)(1981年) 第二章 保護民俗(1982—1990) 一、敘述、認同與類型(1982年) 二、北歐民俗研究的新路徑、新起點與新任務(wù)(1983年) 三、尋找民俗的意義(1984年) 四、《卡列瓦拉》研究150周年(1985年) 五、中芬三江聯(lián)合考察(1986年) 六、“民俗保護”的國際協(xié)作與規(guī)劃(1987年) 七、民俗與社會現(xiàn)實(1988年) 八、“民俗保護”意見的最終文本(1989年) 九、北歐民俗學協(xié)會的生存危機(1990年) 第三章 民俗學者的暑期培訓(xùn)(1991—2010) 一、民俗過程:第1屆民俗學者的暑期培訓(xùn)(1991年) 二、民間敘事與世界觀(1992年) 三、民俗過程中的傳統(tǒng)與革新:第2屆民俗學者的暑期培訓(xùn)(1993年) 四、時間與空間中的界限(1994年) 五、傳統(tǒng)與沖突的認同:第3屆民俗學者的暑期培訓(xùn)(1995年) 六、北歐民俗學協(xié)會走向終結(jié)(1996年) 七、傳統(tǒng)、地方性與多元文化的進程:第4屆民俗學者的暑期培訓(xùn)(1997年) 八、認知與思維:北歐民俗學研究的新方向(1998年) 九、口頭傳統(tǒng)中的變異與文本化:第5屆民俗學者的暑期培訓(xùn)(1999年) 十、回到“文本”:千禧年的民俗學反思(2000年) 十一、愛沙尼亞民俗研究的崛起(2001年) 十二、記憶、回憶與創(chuàng)造性:第6屆民俗學者的暑期培訓(xùn)(2002—2003) 十三、歷史與實踐:當代民俗研究的多面性(2004年) 十四、民間敘事的理論與當代實踐(2005年) 十五、全球化與傳統(tǒng)的更新(2006年) 十六、口頭詩歌與田野作業(yè):第7屆民俗學者的暑期培訓(xùn)(2007年) 十七、表征與傳播:口頭傳統(tǒng)的文本化(2008年) 十八、不同的研究歷史:國際民俗學的多元化走向(2009年) 十九、“新民俗學”之后:第8屆民俗學者的暑期培訓(xùn)(2010年) 結(jié)語 “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學” 譯名對照表(人名、機構(gòu)和組織名、期刊名) 參考書目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2.“交流”成為北歐民俗學研究的關(guān)鍵詞 1978年6月12日至6月15日,第21屆北歐民族學與民俗學大會在瑞典高特蘭島召開,來自北歐五國的170位民族學家與民俗學家一起討論“文化交流”或者文化研究的“交流”的問題。 文化可以被定義為一套共同的符碼,民族學家的任務(wù),部分地是去解釋這些文化的符號,部分地是去研究交流者交流的能力。交流的困難是因為發(fā)送者與接受者之間缺乏共同的參照框架。他們可能屬于不同的地域、文化群體或者不同的年代。符號可以是口頭的與非口頭的,交流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含蓄的。通過文化化與社會化,我們習得交流的規(guī)則、符號與象征,反過來,交流則是規(guī)則、價值與態(tài)度的表達。符碼的選擇與習得一門語言一樣重要。與一種文化的“清晰的”語言一道,在亞文化當中還有文化交流的規(guī)則,它們只是內(nèi)在地被應(yīng)用,為社會成員提供了一套獲得地位與融人群體的手段。 交流是一種重要的分析性工具,有助于民族學家與民俗學家以一種全新的觀點來看待文化現(xiàn)象。但是,交流研究對于民族學作為一門科學的結(jié)果是什么呢?交流是共時的同時也是歷時的,交流的方法并不一定意味著民族學將會喪失其歷史的維度,但卻意味著民族學變得更加親近于社會指向,既然交流總是發(fā)生于一個特定的社會情境當中。交流在前工業(yè)的與現(xiàn)代的文化之間建立了關(guān)聯(lián),在民族學與民俗學之間建立了關(guān)聯(lián),并為跨學科的合作打開了門戶。其主要的優(yōu)勢是迫使學者們把文化與個人聯(lián)系起來看待,而不是孤立地去研究,由此可以獲得一種人類學的綜合。 交流研究給予田野工作以新的洞察力。文化交流的研究導(dǎo)向關(guān)注與社會相關(guān)的問題,與此同時,此前似乎無關(guān)的材料由此獲得了相關(guān)性。交流的研究也會使民族學的發(fā)現(xiàn)在展覽當中公開化。 大會圍繞著三個主題展開:一、交流:作為一個過程。二、事物:作為象征(民族學分會)。故事講述:作為文化的交流(民俗學分會)。三、環(huán)境當中的交流。 (1)交流:作為一個過程 ①象征性的語言與大眾交流 與會者認為,所有語言都是象征性的語言。但是,民族學家所謂的“語言”指的是被限定的語言,即符號學與語義學意義上的語言。

編輯推薦

《北歐民間文化研究(1972-2010)》是一部“譯介”與“述評”性質(zhì)的著作,是對1972年至2010年之間北歐民俗學界“大事記”的介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歐民間文化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