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穴解病痛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  作者:鄔繼紅 編  頁數(shù):132  

前言

針灸是中國的國粹,這門源于遠古的醫(yī)學兩千多年來一直在為中國人民的健康做著巨大貢獻。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健康、養(yǎng)生也越加關注,渴望尋求一種更加自然、方便的保健強身方法。針灸作為中國的一門傳統(tǒng)非藥物療法,通過刺激穴位激發(fā)經氣,調整人體的陰陽、氣血,從而使人體達到一種平衡狀態(tài),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它的簡單、有效、經濟、安全、無不良反應的特點,正符合了現(xiàn)代人防病治病、養(yǎng)生延壽的要求。本書圖文并茂,深入淺出,作者將針灸理論和多年實踐經驗進行有效的融合,選擇了臨床療效好、使用頻率高的穴位,用幽默生動的故事、通俗易懂的語言配以穴位定位及穴位針刺的圖片讓廣大的讀者能夠輕松學會并準確掌握一針一穴解病痛的方法。本書通過將專業(yè)的知識簡單化、普及化、情趣化,讓神奇的祖國醫(yī)學得以在廣大的個人和家庭中廣泛應用,幫助普通大眾減輕病痛,提高生活質量。本書同時具備了科學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其科學性在于編者嚴格遵照標準腧穴定位,描述、標記腧穴的位置,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遵照臨床效果客觀選擇腧穴的疾病治療范圍,其實用性在于編者精心選擇了常用的針灸穴位并配以詳細圖片,將個人的點滴體會與大家分享,用簡明有趣的語言描述穴位。

內容概要

本書歸納總結了60多個針灸中的常用特效穴,通過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大量的圖片將這些穴位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針灸注意事項做了詳細的說明。本書內容豐富、簡明扼要、圖文并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科學性。本書不僅能為臨床醫(yī)師提供參考,更適合廣大中醫(yī)愛好者、普通百姓作為日常緩解病痛、養(yǎng)生延壽的保健參考書閱讀學習。

作者簡介

鄔繼紅,女,1964年4月生,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針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黨總支書記。畢業(yè)于北京中醫(yī)學院(現(xiàn)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專業(yè),畢業(yè)后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針灸學院一直從事針灸的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曾去日本東京衛(wèi)生學園專門學校留學;是全國第二批名老中醫(yī)唐玉秀教授

書籍目錄

第1章 針灸操作須知 第一節(jié) 針刺器械 第二節(jié) 體位選擇 第三節(jié) 毫針針刺操作步驟 第四節(jié) 針刺異常情況處理 第五節(jié) 針刺注意事項 第六節(jié) 艾灸的一般操作第2章 穴位 第一節(jié) 頭面部  一、迎香  二、聽宮  三、天容  四、翳風  五、絲竹空  六、角孫  七、頰車  八、下關  九、頭維  十、通天  十一、率谷  十二、風池  十三、承漿  十四、百會  十五、神庭  十六、上星  十七、水溝  十八、四神聰  十九、印堂  二十、魚腰  二十一、太陽  二十二、耳尖  二十三、牽正  二十四、安眠  二十五、四白 第二節(jié) 胸腹部  一、乳中  二、天樞  三、京門  四、大橫  五、大包  六、中極  七、關元  八、氣?! 【?、中脘  十、膻中  十一、天突  十二、子宮 第三節(jié) 腰背部  一、天宗  二、肺俞  三、心俞  四、膈俞  五、肝俞  六、胃俞  七、腎俞  八、小腸俞  九、次醪  十、腰陽關  十一、命門  十二、大椎  十三、痞根  十四、十七椎  十五、夾脊 第四節(jié) 上肢  一、尺澤  二、孔最  三、列缺  四、魚際  五、少商  六、陰郄  七、神門  八、少府  九、曲澤  十、郄門  十一、內關  十二、大陵  十三、勞宮  十四、中沖  十五、商陽  十六、合谷  十七、陽溪  十八、偏歷  十九、曲池  二十、臂臑  二十一、肩髃  二十二、少澤  二十三、后溪  二十四、養(yǎng)老  二十五、騰俞  二十六、液門  二十七、中渚  二十八、外關  二十九、支溝  三十、十宣  三十一、腰痛點  三十二、外勞宮  三十三、中魁 第五節(jié) 下肢  一、梁丘  二、足三里  三、上巨虛  四、豐隆  五、內庭  六、委中  七、承山  八、飛揚  九、跗陽  十、昆侖  十一、至陰  十二、環(huán)跳  十三、陽陵泉  十四、光明  十五、懸鐘  十六、丘墟  十七、隱白  十八、公孫  十九、三陰交  二十、陰陵泉  二十一、血?! 《?、涌泉  二十三、太溪  二十四、照?! 《?、行間  二十六、太沖  二十七、曲泉  二十八、闌尾  二十九、膽囊  三十、膝眼  三十一、鶴頂附錄A 常用骨度分寸表附錄B 疾病穴位檢索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暈針患者在針刺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慌、出冷汗、精神委倦、嚴重的二便失禁、神志昏迷就是暈針.原因是患者體質虛弱,精神過度緊張;或是勞累汗出、饑餓、大出血后針刺;或因體位不適以及醫(yī)師針刺手法過重等.此時應停止針刺,或將已刺之針拔出,使患者平臥,頭位稍低,松開衣帶,注意保暖。輕者靜臥片刻,飲溫開水或熱茶后可恢復。重者在上述處理的基礎上,可刺人中、內關、涌泉等穴,并可灸百會、氣海、關元等穴,即能蘇醒.必要時應配合其他急救措施,預防首先注意患者的體質、神志,以及對針刺反應的耐受性;對于初次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應做好解釋工作,消除其顧慮;盡量采取臥位,并正確選擇舒適持久的體位;取穴不宜過多,手法不宜過重,對于饑餓,過度疲勞的患者,須待其進食后再進行針刺。醫(yī)師在治療時,要隨時注意患者情況,一旦出現(xiàn)面色蒼白、神呆、胸悶,應及早采取措施。2.滯針在行針或在留針時醫(yī)者感覺針下澀滯,捻轉、提插、出針均感困難,如果勉強提插捻轉則患者疼痛較劇,原因是行針時用力過猛,提插捻轉時指力不均勻,或向一個方向連續(xù)捻轉,而致肌纖維纏繞針身;或因患者精神緊張以及病痛而致肌肉痙攣;或因針身刺人肌腱以及行針捻轉時角度過大等均可引起滯針。處理時如因患者精神緊張,局部肌肉過度收縮時,可稍延長留針時間,或于滯針腧穴附近進行循按,或叩彈針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針,以緩解肌肉緊張。若行針不當,或單向捻轉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將針捻回,并用刮柄、彈柄法,使纏繞的肌纖維回釋,即可消除滯針,預防應有進針時避開肌腱,行針時捻轉角度不宜過大過快,更不能單方向連續(xù)捻針。

編輯推薦

《一針一穴解病痛:60個特效穴專家精解》:60個特效穴,快而準地緩解生活常見病痛由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專家結合臨床經驗進行精解趣味性的穴位描述,讓讀者拋開枯燥煩瑣的學習過程新穎的前后兩處目錄,更方便查找和閱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一針一穴解病痛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實用的一本好書,適合初級的和中醫(yī)愛好者學習的好書
  •   挺值得一看的書,內容很適合我們這些初學者
  •   前天就到了,我沒時間拿,今天才拿
  •   可以看看~~
  •   一針義穴 解病痛 快遞給力
  •   朋友反應不錯,也不知效果怎么樣。
  •   沒有獨特之處和一般的針灸術沒什么兩樣,簡直就像從針灸課本上摘抄下來的,不建議購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