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張立憲 頁數(shù):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讀庫DK:2010》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張立憲主編的綜合性人文社科讀物,取“大型閱讀倉庫”之意,一般每兩月推出一期。全書側(cè)重對當今社會影響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報道,回憶和挖掘文化熱點,對文藝類圖書、影視劇作品、流行音樂等進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為讀者提供珍貴罕見的文字標本和趣味盎然的閱讀快感。
書籍目錄
小河傳奇私人編年史:我的1966倒爺紅的倉央嘉措圣歌五十四首大國民·小時候·小事情瘋狂的1926漫郵記:古典之美淫穢作品與言論自由野生動物在長春
章節(jié)摘錄
練功時,所有女孩子們穿上經(jīng)過洗、燙、漿等工序制成的白色小裙子,從后邊系起來,配上自己準備的小白襪子,打扮得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無論何時,小公主一樣的打扮,都可以滿足女孩子的愛美之心。 而吃飽喝足的男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訓練“芭蕾王子”所必須具有的高貴優(yōu)雅的氣質(zhì)。 芭蕾舞演員對練功是既恨又愛。有一次,趙汝蘅的姐姐來學校看她,恰遇蘇聯(lián)專家伊琳娜正在給她們排練第一個實習作品《小雞舞》,要求她們不斷地練習半腳尖。做不到位的時候,老師會打罵。姐姐見此情景,就要去告這個學校的老師打人。趙汝蘅趕緊阻攔:“千萬不要,老師打我,說明喜歡我。喜歡我,才這么嚴厲地對我?!? 練功的歲月中,如果哪一天老師走過身邊,卻沒有搭理她,趙汝蘅這一天都會過得不開心。對此,多少年后,經(jīng)過趙汝蘅苦口婆心的挽留才留在中央芭蕾舞團的年輕演員邢亮,有著與她同樣的感受。雖然時代不同,但學生期間練功的經(jīng)歷和心理是相通的。 練得最艱苦的時候,女孩子們會先把腳尖在地上“噠噠噠”地不停跺,跺到麻木,痛感暫時消失了再練。最后練到腳尖全是繭子,繭子一層層增厚,直到足夠厚了,才算有耐力。 女孩子顯然沒有男生那么灑脫,環(huán)境陌生,練功艱苦,哭鼻子是常事。趙汝蘅到北京的第一天就哭了。學校在荒郊野外,晚上蚊子來咬,她馬上就想家、想媽媽了:“當時就特別想回去,但招生簡章上寫著,一律不能自動退學。只好堅持?!边@一堅持,趙汝蘅一輩子再沒離開舞蹈。 把白淑湘等人對練功的回憶拼湊在一起,就是一個芭蕾舞演員和著血的成長路程:腳尖磨破,帶著傷繼續(xù)練,一層層地結(jié)痂、生繭,最后形成厚厚的繭;腳趾甲脫落,生新趾甲,趾甲蓋由軟到硬,慢慢向前生長,壞死的趾甲脫落。期間,經(jīng)受著疼痛難忍到不知疼痛、最后疼痛減弱的滋味,“那是只有舞蹈演員才能明白的滋味”,每一個演員都是在疼痛中最終實現(xiàn)芭蕾夢的。 然而,剛進校的時候,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薛菁華那樣有清晰的目標,他們對芭蕾沒有任何概念。后來在《紅色娘子軍》中扮演老四的萬琪武,上初中二年級時只是因為“跳得比較高”而被選中。而當時,他和那個時代所有的男孩子一樣,理想是飛行員、工程師等顯得特別神武英氣的職業(yè)。 中國第一代芭蕾舞演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女孩子大多來自富裕家庭,而男孩子多出身貧苦,看中的是舞蹈學校管吃管住的優(yōu)越條件。 白秀峰就是因為家里兄弟姐妹多,家境條件不好才進入舞蹈學校的?!肮艹怨茏?,甚至連衣服都發(fā)。每月十五塊錢伙食費,還有四塊錢營養(yǎng)費,這在五十年代不得了?!痹谛W就當文體委員的白秀峰感覺舞蹈離自己并不遠,考上之后,發(fā)現(xiàn)這里的待遇太高了,天堂似的。其他男孩子也有同感,住在學校,不用在家看管弟弟妹妹,簡直如飛鳥出籠。 當年,國家在負擔學生所有費用的同時,還提供優(yōu)厚的物質(zhì)保障。相對于當時的普通百姓,舞蹈學校的孩子們過的是標準的貴族生活。蘇聯(lián)專家教導期間,學校還為學生們制定了這樣的飲食標準:每天要吃黃油、果醬、點心,每周吃一次魚肝油。薛菁華說,印象中每一次發(fā)營養(yǎng)品的時候都特別開心,跟過年一樣。 雖然是建國初期,百廢待興,但北京舞蹈學校更像是一座與社會保持距離的象牙塔,仿佛處在不同的軌道上,學生們保持著與世隔絕的精神狀態(tài)。僅是他們的生活待遇,便是外界不能想象的。這種優(yōu)厚的生活僅維持了幾年,之后,無論是實驗芭蕾舞團還是中央芭蕾舞團的階段,再沒重現(xiàn)。事實上,這也與中國社會的每一步發(fā)展變動緊密相聯(lián),正如中國芭蕾的命運一樣。 不過,即便是孩子們感覺天堂般的生活待遇,也并不能完全補充練功和身體成長所需要的能量。白秀峰說,他們1961年畢業(yè)的這批學生,在所有的畢業(yè)班中,早逝的最多,有六個。 艱苦的練功和封閉的生活,使得孩子們特別盼望周末的休息。休息的時候,他們要學會打理自己的生活。薛菁華把媽媽準備的白襪子,今天一雙,明天一雙,到最后全都穿成了臟襪子,也不知道洗。大多數(shù)孩子和她一樣,等所有襪子全臟了才忽然意識到,“哎呀,我們要洗襪子了,洗衣服了”,就各自端著小臉盆,帶著肥皂,到盥洗室去洗??墒?,怎么洗,全不知道。輔導員老師、高班的師哥師姐,就從洗衣服開始指導,告訴他們,要學會管理自己。 除了洗衣服,周末做的最多的就是補襪子。襪子穿幾天,腳后跟、大拇趾全出來了。男孩子拿著一堆破襪子找到女生宿合,“誰能幫我啊?”總有人接過來。薛菁華說:“我們就是互相幫助,這個集體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一個班級都特別團結(jié),像兄弟姐妹一樣的?!爆F(xiàn)在的城市家庭已經(jīng)見不到補襪板這種過去生活中必備的模具了,為此,白秀峰專門到潘家園買了一個,要給自己的孫子留著當紀念。 無論是懵懂還是清晰,這些孩子日后成為了中國第一批專業(yè)的芭蕾舞演員,創(chuàng)造了中國自己的芭蕾形象和芭蕾舞劇。 北京舞蹈學校的成立,有著上層關(guān)懷的特殊背景。 1950年9月,歐陽予倩編導、戴愛蓮主演的芭蕾舞劇《和平鴿》成功演出。演出時,只有戴愛蓮一人穿的是足尖鞋,用足尖跳。周恩來總理觀看后,對編導兼主演戴愛蓮說:“我們還是需要芭蕾的,什么時候能夠演出《天鵝湖》呢?”于是,在周恩來的直接關(guān)懷下,北京舞蹈學校開始籌備成立,戴愛蓮為第一任校長。 成立專業(yè)舞蹈學校的首要工作是先培養(yǎng)師資,從未接觸過芭蕾的中國舞蹈界何來師資呢? 新中國建立初期,從社會制度到政治制度,從工業(yè)生產(chǎn)到藝術(shù)形態(tài),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在模擬和照搬社會主義蘇聯(lián)的模式?!疤K聯(lián)專家”是中蘇友好時期中國人民最熟悉的詞匯,各行各業(yè)均不陌生。直至六十年代初,中國眾多領(lǐng)域內(nèi)嶄露頭角的業(yè)務(wù)精英,均受益于這一特殊的人群。芭蕾當然不會例外,因為,彼得堡是世界芭蕾藝術(shù)的中心之一,當時的蘇聯(lián)擁有世界上最知名的芭蕾舞演員和編導。 P9-11(《讀庫(1004)》)
編輯推薦
張立憲主編的《讀庫》是一本綜合性人文社科讀物,取“大型閱讀倉庫”之意,一般每兩月推出一期。叢書側(cè)重對當今社會影響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報道,回憶和挖掘文化熱點,對文藝類圖書、影視劇作品、流行音樂等進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為讀者提供珍貴罕見的文字標本和趣味盎然的閱讀快感,從內(nèi)容、裝幀方面,被業(yè)界稱為當下“Mook出版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雜志書。 《讀庫》強調(diào)非學術(shù),非虛構(gòu),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結(jié)合,探究人與事、細節(jié)與談資,不探討學術(shù)問題,不發(fā)表文學作品,所選書評影評等文體則強調(diào)趣味性,通過真實的表象給讀者帶來閱讀快感和思想深度。此書在編撰時奉行“三有三不”原則:有趣、有料、有種和不惜成本、不計篇幅、不留遺憾。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