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時代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莊城山,張少巍 編  頁數:270  
Tag標簽:無  

前言

  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計算機科學技術最熱門的分支之一,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尤其是近10多年來,計算機網絡已經和交通網絡、電力網絡一樣成為當今信息化社會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在21世紀的今天,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已成為計算機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的重要課程,特別是計算機網絡工程與管理專業(yè)無不涉及計算機網絡知識、理論和技術基礎?! ”緯鴥热萁涍^精心篩選和組織。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概論、數據通信原理;網絡體系結構;計算機網絡組成,局域網、廣域網技術;網絡層、傳輸層協議;網絡安全基礎等內容構成。剔除了較為陳舊、學生在將來工作實踐中很難碰到的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術。注意將基本內容和網絡的新理論、新技術的發(fā)展密切結合起來,使讀者能較快了解目前網絡技術的最新進展和實際應用。本書每章都設有學習目標、章節(jié)小結和復習題等環(huán)節(jié),便于讀者學習和復習?! ”緯晒ぷ髟诮虒W一線,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編寫。突出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的講解,理論論述充分,內容深入淺出,語言通俗易懂,條理清晰,重點放在概念理解和技術應用?! ”窘滩氖菫檫m應高等學校計算機網絡工程與管理專業(y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需求,貫徹落實高等職業(yè)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而編寫的。它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的各門專業(yè)課程的先導課程的配套教材,為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網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奠定基礎。  本書第一章、第十一章由莊城山編寫,第二、第三章由唐中海編寫,第四、第七章由高傳雨編寫,第五、第八章由高鵬編寫,第九、第十章由張少巍編寫。第六章第一節(jié)由欒勇編寫,第二節(jié)由周躍編寫,第三、第四節(jié)由孫華寶編寫。王德兵參與了本書的資料收集、整理及部分內容的編寫。全書由莊城山負責大綱的制定、統稿和定稿。

內容概要

  《計算機網絡基礎》共分11章,詳細介紹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知識與理論。包括網絡概論、數據通信基礎、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和計算機網絡組成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體系結構和基本應用技術;初步掌握局域網中常用網絡連接設備的使用;掌握常見網絡協議的原理、作用及配置方法;了解互聯網技術和接入方法;了解網絡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队嬎銠C網絡基礎》突出對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的講解,理論論述充分,內容深入淺出,語言形象,通俗易懂;注重概念理解,注重技術實現;注意將基本內容與網絡的新理論、新發(fā)展密切結合起來。  《計算機網絡基礎》適合高等學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yè)作為教材,也適合計算機網絡技術愛好者自學之用?!队嬎銠C網絡基礎》配有全套實用電子教案。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計算機網絡概論第一節(jié)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fā)展第二節(jié)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功能第三節(jié)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與組成第四節(jié) 網絡操作系統本章小結習題第二章 數據通信第一節(jié)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第二節(jié) 數據的傳輸第三節(jié) 數據傳輸的同步方式第四節(jié) 數據的編碼和調制技術第五節(jié) 數據交換技術第六節(jié) 信道復用技術第七節(jié) 差錯控制技術本章小結習題二第三章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第一節(jié) 網絡體系結構及協議的概念第二節(jié) OSI參考模型第三節(jié) DOD模型(TCP/IP協議體系)第四節(jié) OSI參考模型與DOD模型(TCP/IP協議)的比較本章小結習題三第四章 計算機網絡組成第一節(jié) 計算機網絡傳輸介質第二節(jié) 網絡連接設備第三節(jié) 網絡拓撲結構第四節(jié) 結構化布線本章小結習題四第五章 局域網技術第一節(jié) 局域網概述第二節(jié) 以太網第三節(jié) 虛擬局域網第四節(jié) 無線局域網本章小結習題五第六章 網絡層協議第一節(jié) 網際層協議-IP第二節(jié) IP路由第三節(jié) ARP協議第四節(jié) ICMP協議本章小結習題六第七章 傳輸層協議第一節(jié) 傳輸層協議概述第二節(jié) 傳輸服務和服務質量第三節(jié) 傳輸控制協議(TCP)第四節(jié)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本章小結習題七第八章 廣域網第一節(jié) 廣域網概述第二節(jié) 廣域網接入技術第三節(jié) 網絡地址轉換(NAT)第四節(jié) 虛擬專用網(VPN)本章小結習題八第九章 因特網技術第一節(jié) 因特網概述第二節(jié) 域名系統第三節(jié) 萬維網第四節(jié) 電子郵件(E-mail)第五節(jié) 文件傳輸協議FTP第六節(jié) 遠程登錄Telnet第七節(jié) Internet與Extranet本章小結習題九第十章 網絡安全基礎第一節(jié) 網絡安全基本概念第二節(jié) 數據備份第三節(jié) 加密技術第四節(jié) 計算機病毒第五節(jié) 防火墻本章小結習題十第十一章 網絡基礎實驗實驗一 網線制作與測試實驗二 TCP/IP協議基本配置實驗三 Windows XP下的資源共享實驗四 IE瀏覽器基本操作實驗五 電子郵件的基本操作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一)存儲轉發(fā)交換方式與線路交換方式的兩個主要區(qū)別 ?。?)擬發(fā)送的數據與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等一起,按照一定的格式組成一個數據單元(報文、報文分組或數據幀等)進入通信子網?! 。?)作為通信子網節(jié)點的通信控制處理機CCP,負責完成數據單元的接收、存儲、差錯校驗、路徑選擇和轉發(fā)工作。 ?。ǘ┐鎯D發(fā)交換方式的應用特點  (1)線路的利用率高。由于CCP具有存儲功能,因此多個報文(或報文分組)可以共享通信信道?! 。?)選擇最佳傳輸路徑。由于CCP具有路徑選擇功能,可以動態(tài)地選擇報文(或報文分組)通過通信子網的最佳路徑?! 。?)提高信通效率??梢哉{整、控制平滑通信量,并提高系統效率?! 。?)提高可靠性。由于CCP具有差錯檢查和糾錯功能,因此,可以減少差錯,提高系統傳輸的可靠性?! 。?)適用于不同速率和格式的系統之間的通信。通過CCP不但可以進行不同線路之間的不同通信速率的轉換,還可以進行不同數據格式之間的轉換?! ≌怯捎诖鎯D發(fā)交換技術具有上述的明顯優(yōu)點,它才在計算機網絡中得以廣泛應用和發(fā)展?! 。ㄈ┐鎯D發(fā)交換方式的分類  利用存儲轉發(fā)交換原理傳送數據時,被傳送的數據單元可以分為“報文”和“分組”兩類。因此,對應的交換方式可以分為報文交換和報文分組交換兩類。下面就具體介紹這兩種交換技術?! ?.報文交換  1)報文交換的工作原理  報文:站點一次性要發(fā)送的數據塊,其長度不限且可變。  工作原理:“存儲一轉發(fā)”。當發(fā)送方有“數據塊”要發(fā)送時,先把數據塊(無論尺寸的大?。┘由夏康牡刂?、源地址與控制信息作為一個整體,再按一定的格式打包組成為報文,并交給交換設備。交換設備將接收到的報文先存儲起來;然后,便根據報文的目的地址,選擇一條合適的空閑線路將其傳送出去。各級交換設備就這樣將報文逐級地進行存儲、中轉,直至目的地?!  ?/pre>

編輯推薦

  獲得省精品課程團隊主創(chuàng)  一線教師多年教學經驗結晶  緊跟網絡技術發(fā)展方向  理論、技術與應用緊密結合  淺顯易懂,好教易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計算機網絡基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