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外語教研 作者:白平 頁數(shù):460
Tag標簽:無
前言
這是一本詳細解讀《論語》的書,設定的讀者范圍很寬,是中學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為了照顧到不同層次的讀者文化水平,全書的講解盡量詳細。本書對《論語》每一章的內容都有相應的注釋、譯文和講解,力求對《論語》中的每個標點、每個字、每句話、每個重要概念,以及每個章節(jié)內容的解讀都細致到位。在當前,講解《論語》的書已經不勝枚舉,我們?yōu)槭裁催€要再“多此一舉”?這得交代一下。從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算起,現(xiàn)代人解讀《論語》的書筆者讀了很多,但都不能完全滿意,可謂“過盡千帆皆不是”。吃不到可口的,只好自己下廚房。檢核一本書的質量如何,首先得看其作者的寫作態(tài)度是否端正,該走的工作程序是否走到了。就當代人講解《論語》的著作而言,至少得看他是否參考過陳樹德的《論語集釋》。我提供一個很好的檢測點,《論語·先進》:“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很多人將這里的“槨”理解為棺外的大棺,《論語集釋》引宦懋庸《論語稽》予以反駁,論述了“賣車買槨之說有八不可解”,令人不能不信服。于是就可以判定,凡是將這里的“槨”講成大棺的人,都沒有參考過《論語集釋》。如果連《論語集釋》也不肯讀,自然也就沒有講解《論語》的資格,所講出來的有些東西也讓人不敢輕易相信。前人對《論語》的研究下了大工夫,做出了許多精辟的結論,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鼻叭苏撟C“溫故知新”是“博古通今”的意思,其“溫故”與“知新”是并列關系,意為不但要熟知舊知識,還要懂得新知識?,F(xiàn)代人浮躁,連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這樣易得的書都不肯讀,所以也就不知道前人的珍貴結論,仍然眾口一詞地將“溫故而知新”講成了“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本書不敢如此輕率,至少是在反復斟酌了前人觀點的基礎上,才敢發(fā)表意見的。
內容概要
《論語》是儒學經典著作之一,時賢析注《論語》,誤讀歧解之處甚多。山西大學文學院白平先生憾于真義湮沒,疾于歧解紛揚,故撰《詳解》一書,列“注譯”以通其文句,詳“講解”以析其奧義,冀能還原孔學之本來面目。
作者簡介
山西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漢語史研究。近年來“大戰(zhàn)百家講壇主講人”,在博客中連續(xù)發(fā)表針對于丹、閻崇年、易中天、錢文忠、王立群等人的“挑刺”文章,進入公眾視野,引起廣泛關注。
書籍目錄
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俏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抽第八子罕第九鄉(xiāng)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衛(wèi)靈公第十五事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
章節(jié)摘錄
古人繪畫時,先用其他色彩畫出圖案,最后才用白色勾勒定型。由于有白色的映襯和修整,可以將其他色彩突顯得更加鮮艷奪目。白色是素色,但是在繪畫中所起的定型和修整作用卻是很關鍵的,沒有了它,其他的色彩就會黯然失色。自從有人類以來,社會上就有大家認可的正當行為,以及大家所反對的不正當行為。對于正當行為的不斷分類歸納,逐漸就劃分出了美德的范疇?!疤煜聻楣钡纳鐣且环N混沌的“德治”社會,從上到下都以德自律,在這種社會中,人們的不正當行為是靠德的風氣來制約的。當人類進入私有制社會后,私利驅動下的競爭使得淳樸的社會風氣開始惡化,唯利是圖導致種種嚴重破壞道德的行為,因而迫使人們關注起對道德的建設和維護。什么是禮?禮就是道德的化身,它將人們的種種道德訴求具體地規(guī)定為禮義、禮制、禮儀等表現(xiàn)形式,要求人們遵照執(zhí)行。在“天下為公”的社會,大部分人都在自覺地用道德約束自己。在“天下為家”的社會,大部分人都在被迫地遵守道德。德是內容,禮是形式;內容重要,形式次要;內容產生在先,形式產生在后。有好的內容而沒有好的體現(xiàn)形式,內容就會黯然失色。古代的統(tǒng)治者很懂得禮這種形式的重要性,《禮記·禮運》對于禮的產生背景和原因,對于禮的功用,都作了較好的說明。子夏從孔子“繪事后素”的回答中悟出了這樣的道理:禮產生在德之后,禮與德的關系猶如白色與眾色的關系,禮能夠使德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將禮與德的關系比喻為繪畫中的白色與眾色的關系,并且與《詩》的文句掛起鉤來,這一奇思妙想很有創(chuàng)意,使孔子大受啟發(fā),所以他給了子夏以高度的褒獎。
編輯推薦
《詳解》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解讀《論語》扛鼎之作還原孔學本來面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