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 作者:才永發(fā) 頁數(shù):252
前言
禪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生活,如果我們細(xì)細(xì)品味,就會體味到禪的寧靜。品禪雖不求皈依佛門,但是卻可以借禪來得到喧囂塵世中的一道清泉,一道靈光。于是也就在頓悟之時,我們獲得了心靈的洗禮,如當(dāng)頭棒喝,讓我們懂得了寬心與舍得的道理。 人心總是輕而易舉地就從浮華的人世中失去自我,總是會被各種私心雜念,各種名利所誘惑,如果我們能夠安靜地坐下來沉思,放下那些私心與雜念,拋卻名利,那么這個世界將會變得無限美好?! ≡谌松穆猛局?,我們整天忙于奔波,遭遇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壓力與不如意,這已經(jīng)讓我們的心靈找不到一片閑適而安靜的場所。在這個塵世紛擾的環(huán)境中,我們向往、追求的東西太多,而往往忘記了我們的自身,迷失了我們的本真。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沒有什么是真正屬于我們的,但是只有一樣?xùn)|西是例外的,那就是我們的心靈。茫茫塵世,形形色色,唯有心靈明凈,寬心舍得,才能夠忘卻煩惱,忘卻憂愁,讓生活輕松快樂?! ∽鳛橐粋€人,我們的力量有的時候是渺小的,渺小到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但是有的時候我們的力量又是偉大的,偉大到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只有在茫茫塵世當(dāng)中保持一顆明凈而安寧的心,懂得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生活,那么我們才有可能領(lǐng)悟到人生的真諦?! ≡谶@個充滿了名利之爭的世俗社會中,讓我們找一個可以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時間與地點,能夠靜靜地來品讀書中的每一個禪意十足的故事。讓你在輕松自然享受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領(lǐng)略到禪的獨特思想魅力;讓你知道禪雖然不可以視觸,但是卻可以做到心靈感悟,自人心中。而本書的每一則禪的故事都充滿了禪宗的大智慧,隱含著寬心與舍得的處世真諦,讓你就此而悟,寬心舍得。
內(nèi)容概要
寬心既是一種心理健康的明顯標(biāo)志,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靈丹妙藥,寬心就是福氣。心寬才能容萬物,才能成就非凡的人生。舍,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種豆得豆,最大的“舍”是最大的“得”。本書從佛禪的經(jīng)典故事中抽取了幾十個非常有代表性的故事對大眾人生拓展、學(xué)業(yè)、事業(yè)、生活及修養(yǎng)心性諸方面進行分析和指導(dǎo),啟發(fā)人在成長成功的過程中把握住自己,完善自我,以和諧社會。
書籍目錄
寬心篇
第一章 心態(tài)平和,讓心靈能夠獲得更多給養(yǎng)
學(xué)會忘記,擁有寬心和快樂
心態(tài)好,身體才能健康
為人處世離不開平和心態(tài)
不要忘記“洗滌”自己,凈化自己的心靈
時刻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
生活之道,擁有一顆平常心
生活雖有時不公,但卻是美好的
放平心態(tài),善待生活
不要整天為了小事情而煩惱
以閑適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
順其自然是最好的心態(tài)
一時怒火,會毀掉你的全部生活
……
舍得篇
章節(jié)摘錄
有一個老和尚到了垂暮之年,想把自己的衣缽傳給弟子。在他的眾多弟子當(dāng)中,有三個人的悟禪都非常的高深,于是老和尚就為難起來,不知道該把衣缽傳給誰。 有一天傍晚,老和尚感覺到自己的生命馬上就要終止了,也就是該確定他繼承人的時候了。他叫來了三個弟子,吩咐他們出去各買一樣?xùn)|西,看誰買的東西又便宜,又能夠把整個禪房都裝滿?! ±虾蜕薪o了弟子們一人一枚銅錢,之后他的兩個弟子就非常著急地出去了,而只有一個弟子卻端坐在老和尚的身邊打禪,沒有任何行動?! ]過多長時間,第一個弟子回來了,他告訴老和尚,他已經(jīng)買了好幾車的干草,足夠可以填滿整個禪房了,老和尚聽了之后搖了搖頭,感到非常的失望?! ∮纸又诙€弟子也回來了。只見他從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拿出一根蠟燭,并點燃它,老和尚看到這種情景,口中念到“阿彌陀佛”,臉上露出了非常滿意的笑容?! 〗酉聛恚虾蜕杏职炎约旱哪抗夥旁诹俗詈笠粋€弟子的身上。只見那位弟子起身,把銅錢還給了老和尚,雙手合十地說道:“師父您請看,我買的東西已經(jīng)來了。” 老和尚和其他的弟子都朝外面望去,只見在東邊的半邊天上,有一輪滿月剎那間就從地平線上躍了起來,開始冉冉升起。銀色的月光一下子就照進了禪房里,把禪房照射得是一片通明。 . 老和尚驚訝地說不出話來,過了許久他才問第三位弟子:“你是怎么想到這辦法的?” 這位弟子聽見師父在問自己,于是雙掌合起,十分尊敬地回答道:“干草固然能夠把禪房裝滿,但是卻不能使禪房干凈明亮,而且這種做法實在是一種平庸的辦法。蠟燭雖然小的就和手指頭差不多,但是當(dāng)我們點燃蠟燭的時候卻能夠讓光照亮禪房,買蠟燭的師兄也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薄 〕烈髌?,第三個弟子表情十分嚴(yán)肅地接著又說道:“月光繼出,玉宇澄清,月光可以說是九天之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月光是什么?俗話說,‘月明則天明,天明則地明,天明地明則心明,’然而佛明四宇,佛明我心,可見月光乃我佛也!今天我不取一分錢得到我佛,只是因為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有佛光?!薄 ±虾蜕新犕晷『蜕羞@番話后,立刻脫下了自己的袈裟,披在了小和尚的身上?! ∮幸晃黄帕_門的教徒特意去拜訪佛陀,在非常恭敬地頂禮膜拜之后,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尊敬的佛陀,我不是您的弟子,但是我很尊敬、仰慕您,雖然我學(xué)習(xí)了十幾年的知識,.但是我的心里還是有一個結(jié),就是我覺得人生總是處在矛盾之中的。我心中的這個疑問能否請您給我指點一些迷津呢?” 佛陀聽后非常慈祥地說道:“你有什么問題盡管提出來好了,眾生都是平等的,真理更是共通的,你能夠這么好學(xué),我感到非常的高興?!薄 【o接著,佛陀并沒有從正面來回答教徒的問題,而是指著一盆水,說道:“你看看這盆水,如果你把一些染色的材料放進去,比如說是紅的、綠的、藍的等,等水染色之后,你能夠從水里面映照出自己的臉嗎?” 婆羅門教徒說道:“當(dāng)然是不可能的了,因為水既然已經(jīng)染成了顏色,怎么還能夠看到自己的臉呢?” 佛陀又說道:“如果把這盆水放在火爐上面加熱,沸騰的時候,水還是會翻滾的,而且水蒸氣也會一直往上冒,你能夠看到自己的臉嗎?” 婆羅門教徒說道:“這樣是更不可能的了,沸騰的水在滾動,而且還有一直冒出來的水蒸氣,我怎么能夠看到自己的臉呢?” 佛陀接著說:“再比如是池中的水,雖然是靜止的,但是如果里面有許多的青苔浮物,你再探頭看看,你能看出自己的臉嗎?” 婆羅門教徒回答道:“這也是不可能的啊。雖然池水是很干凈的,但是上面有太多的雜物了,我們都看不清池底,怎么還能看到自己的臉呢?” 佛陀等到這個時候才說:“對的,道理是一樣的,清凈靜止的水就好像是一面鏡子,可以將人的臉形、五官都照應(yīng)的清清楚楚,而且旁邊的景物也會倒映在水中,因為湖水非常干凈,而且清澈?! 八裕覀兊娜诵囊矐?yīng)該這樣,當(dāng)心中沒有什么想法,沒有煩惱的時候,我們的清凈自性就會出現(xiàn);為此,你所見到的,你所分析的都是對的。所以,‘從心出口’所講的道理也是非常正確的。但是當(dāng)心中有欲念和煩惱的時候,就好像是在水中加了色料,也就有了想染色這種欲望和煩惱的出現(xiàn),當(dāng)然我們就看不到本來面目了。又或者是心中看起來非常平靜,但是煩惱的根還是存在的,就好像是被池中的雜物給遮蓋住了,當(dāng)然這樣我們也是看不清外界的。” 佛陀接著又說:“一點點的煩惱,就好像無明火一樣,當(dāng)‘色’燃燒起來的時候,‘水’也就會沸騰起來的,這么一來又怎么能夠看清自己本來的面目呢?” 聽完佛陀的開示,婆羅門教徒終于明白了,要想讓自己內(nèi)心明朗,最重要的就是心念靜止、去除雜念,而欲念就好像是混濁的色彩,煩惱就好像是火。所以,應(yīng)該洗滌無明、遠(yuǎn)離煩惱,才能讓我們的清凈智慧展現(xiàn)出來。 ……
編輯推薦
《放平心態(tài),善待生活》、《不要整天為了小事情而煩惱》、《以閑適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順其自然是最好的心態(tài)》、《一時怒火,會毀掉你的全部生活》、《給自己一個心靈的滑翔傘》……在這個充滿了名利之爭的世俗社會中,讓我們找一個可以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時間與地點,能夠靜靜地來品讀《左手寬心右手舍得》中的每一個禪意十足的故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