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作者:中國人民銀行營業(yè)管理部課題組 頁數(shù):159 字數(shù):18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由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金融危機使人們認識到傳統(tǒng)微觀審慎政策和單一目標貨幣政策存在嚴重不足,金融體系的順周期性可能導致經濟金融失衡問題,因此有必要采取逆周期、覆蓋整個金融體系的宏觀審慎政策。我國“十二五”規(guī)劃也提出“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政策目標,研究如何在宏觀審慎視角下加強流動性管理,對于實現(xiàn)宏觀審慎政策目標具有重要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逗暧^審慎視角的流動性管理研究》對宏觀審慎視角下的流動性管理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宏觀審慎視角的流動性管理研究》圍繞以下邏輯主線展開:如何界定宏觀審慎視角下的流動性管理,它與傳統(tǒng)的流動性管理在政策目標、管理方式和工具等方面有何差異?宏觀審慎政策理論框架是如何演進?本次國際危機以來,宏觀審慎管理在國際范圍內是如何實施的?宏觀審慎流動性管理政策能否改善社會福利,宏觀審慎視角下的流動性管理在我國有多大的政策實施空間?實現(xiàn)宏觀審慎流動性管理需要有效的政策工具支持,當前流動性管理工具對宏觀流動性管理效果如何,能否通過銀行信貸調節(jié)宏觀流動性?本次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如何實施宏觀審慎管理政策?當前主要經濟體在宏觀流動性管理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通過上述理論分析、實證分析、比較分析,對完善我國宏觀審慎視角下的流動性管理提出政策建議?!逗暧^審慎視角的流動性管理研究》主要分八章。
書籍目錄
內容提要
第1章 引言
1.1 全球金融危機與宏觀審慎政策
1.2 宏觀審慎視角下的流動性內涵
1.2.1 流動性的定義
1.2.2 宏觀審慎政策與宏觀流動性
1.2.3 宏觀審慎視角下的流動性管理內涵
1.3 宏觀審慎視角下流動性管理的意義
第2章 宏觀審慎政策理論及其進展
2.1 宏觀審慎政策的演進
2.2 宏觀審慎政策背景與理論內涵
2.2.1 金融體系的順周期性顯著放大了市場波動
2.2.2 金融創(chuàng)新和高度杠桿化增加了系統(tǒng)性風險
2.2.3 激勵扭曲鼓勵了過度風險承擔,金融市場同質發(fā)展削弱了抗風險能力
2.3 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2.3.1 宏觀審慎政策與微觀監(jiān)管的關系
2.3.2 宏觀審慎政策與傳統(tǒng)貨幣政策的關系
2.3.3 中央銀行在宏觀審慎政策中發(fā)揮主導性作用
第3章 宏觀審慎政策實踐:管理工具及操作措施
3.1 逆周期系統(tǒng)性風險防范工具的理論與國際實踐
3.1.1 逆周期資本緩沖機制
3.1.2 動態(tài)和前瞻性撥備制度
3.1.3 會計準則及公允價值會計方法改革
3.1.4 逆周期激勵監(jiān)管機制
3.1.5 逆周期杠桿率調節(jié)措施
3.1.6 風險預警及壓力測試
3.2 系統(tǒng)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jiān)管措施
3.2.1 基于指標的衡量方法(Indicator-based Measurement Approach)
3.2.2 監(jiān)管判斷(Supervisory Judgement)
3.2.3 確定全球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G-SIBs)名單
3.2.4 運用分檔法(Bucketing Approach)確定G-SIBs附加資本要求
3.2.5 定期審查和完善
3.2.6 實施進度安排
3.3 《巴塞爾資本協(xié)議Ⅲ》的資本監(jiān)管措施
3.3.1 提高銀行資本基礎的質量、一致性和透明度
3.3.2 擴大資本框架的風險覆蓋面
3.3.3 引入杠桿率,補充風險資本要求
3.3.4 建立全球流動性指標,降低流動性風險
第4章 宏觀流動性管理與社會福利:宏觀審慎的視角
4.1 有關流動性的理論分析
4.1.1 流動性偏好理論
4.1.2 流動性過剩理論
4.1.3 流動性黑洞理論
4.2 宏觀流動性、經濟增長與經濟波動
4.2.1 變量和指標選取
……
第5章 我國宏觀流動性管理效果的實證分析
第6章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宏觀審慎政策措施及其影響
第7章 宏觀流動性管理的國際經驗
第8章 宏觀審慎視角下流動性管理的政策建議
附錄1 中國的“影子銀行”運行模式研究——基于銀信合作視角
附錄2 我國貨幣市場流動性管理的解析與展望——參與者視角的分析
附錄3 中國的跨境套利資金流動研究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經濟金融全球一體化的重要特征就是虛擬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以及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交織程度日益加深。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互動關系的增強使得不同機構或不同市場之間的風險溢出和傳染性大大增強,傳染和溢出的速度大大提高,傳染和溢出的范圍和影響力度也大大增加。一國銀行的問題會引起其他本來健康的銀行違約、癱瘓、倒閉。如1994年的拉美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金融危機、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都是具有極度傳染性的系統(tǒng)性危機。系統(tǒng)性風險的傳染渠道很多,而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是最重要的傳染渠道,近年來金融衍生品泛濫和放松監(jiān)管,則是系統(tǒng)性風險傳染的直接渠道?! ∮绕渚豌y行體系而言,由于銀行信用及虛擬經濟的特點,可能會掩蓋銀行業(yè)系統(tǒng)性風險不確定性損失的實質,一方面因為銀行信用損失可能會被銀行信用循環(huán)所掩蓋,銀行信用貨幣具有創(chuàng)造信用的功能,使得即期銀行風險可能因通貨膨脹、借舊還新、貸款還息而掩蓋事實上的金融損失;另一方面,虛擬經濟的膨脹與實際經濟不相符導致資本市場與房地產市場的虛假繁榮也掩蓋了銀行業(yè)系統(tǒng)性風險。盡管隱匿性可以在短期內為銀行提供一些緩沖和彌補的機會,但是它可能會帶來嚴重的銀行業(yè)系統(tǒng)性風險或系統(tǒng)性危機。此外由于全球范圍內金融混業(yè)的形勢加劇,大量是商業(yè)銀行從事證券、保險等表外業(yè)務,更過多涉足了衍生品市場,銀行傳統(tǒng)業(yè)務比重越來越低,靠非利息收入為生的銀行越來越多,但是銀行的風險管控水平并沒有跟上,銀行業(yè)系統(tǒng)性風險就在這些新業(yè)務領域積累,而宏觀經濟失衡和監(jiān)管不力加速了系統(tǒng)性風險積累的進程,引發(fā)系統(tǒng)性危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