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作者:孫犁 頁數(shù):17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耕堂文錄十種:晚華集》主要內容包括:平原的覺醒、吃粥有感、服裝的故事、童年漫憶、聽說書、保定舊事、某村舊事、遠的懷念、伙伴的回憶、憶侯金鏡、憶郭小川、談趙樹理等等。
書籍目錄
平原的覺醒在阜平——《白洋淀紀事》重印散記裝書小記——關于《子夜》的回憶吃粥有感服裝的故事童年漫憶聽說書第一個借給我《紅樓夢》的人保定舊事某村舊事黃鸝——病期瑣事關于《山地回憶》的回憶關于《荷花淀》的寫作刪去的文字文字生涯回憶沙可夫同志清明隨筆——憶邵子南同志遠的懷念伙伴的回憶憶侯金鏡憶郭小川回憶何其芳同志悼畫家馬達談趙樹理《方紀散文集》序韓映山《紫葦集》小引《阿鳳散文集》序奮勇地前進、戰(zhàn)斗——發(fā)言稿信稿(一)信稿(二)關于《聊齋志異》《紅樓夢》雜說談柳宗元近作散文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我算正式參加了抗日工作。那時冀中區(qū)成立一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組織,叫人民武裝自衛(wèi)會。呂正操同志主持了成立大會,由史立德任主任,我當了宣傳部長。會后,我和幾個同志到北線蠡縣、高陽、河間去組織分會,和新被提拔的在那些縣里擔任縣政指導員的同志們打交道。這個會,我記得不久就為抗聯(lián)所代替,七八月間,我就到設在深縣的抗戰(zhàn)學院去教書了。 這個學院由楊秀峰同志當院長,分民運、軍事兩院,共辦了兩期。第一期,我在民運院教抗戰(zhàn)文藝。第二期,在軍事院教中國近代革命史?! ∶襁\院差不多網(wǎng)羅了冀中平原上大大小小的知識分子,從高小生到大學教授。它設在深縣中學里,以軍事訓練為主,教員都稱為“教官”。在操場,搭了一個大席棚,可容五百人。橫排一條條杉木,就是學生的座位。中間豎立一面小黑板,我就站在那里講課。這樣大的場面,我要大聲喊叫,而一堂課是三個小時。 我沒有講義,每次上課前,寫一個簡單的提綱。每周講兩次。三個月的時問,我主要講了:抗戰(zhàn)文藝的理論與實際,文學概論和文藝思潮;革命文藝作品介紹,著重講了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 不管我怎樣想把文藝和抗戰(zhàn)聯(lián)系起來,這些文藝理淪上的東西,無論如何,還是和操場上的實彈射擊,沖鋒刺殺,投手榴彈,很小相稱。 和我同住一屋的王曉樓,講授哲學,他也感到這個問題。我們共同教了三個月的書以后,學員們給他的代號是“矛盾”,而賦予我的是“典型”,因為我們口頭上經(jīng)常掛著這兩個名詞。 楊院長叫我給學院寫一個校歌歌詞,我應命了,由一位音樂教官譜曲?,F(xiàn)在是連歌詞也忘記了,經(jīng)過時間的考驗,詞和曲都沒有生命力?!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