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全二冊)

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上海古籍  作者:陳壽  頁數(shù):702  譯者:裴松之 注解  
Tag標簽:無  

前言

岳麓書社納入《古典名著普及文庫》的《三國志》印行十余年來,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進入二十一世紀,《三國志》這部古典名著更進一步激發(fā)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諸多領(lǐng)域讀者的閱讀與研究興趣。科研的視野不斷拓展,研究的成果逐漸積累。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岳麓書社特推出全本《三國志》圖文珍藏版,與《史記》等名著圖文珍藏本配套發(fā)行,以饗讀者。本書的文字,仍以百衲本為底本,參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書局活字印本、清光緒十三年江南書局刻本等舊刻本和以中華書局標點本為代表的多種新版本。此次整理,我們利用各本互校,比較異同,擇善而從,同時大量吸收了前哲時賢???、..

內(nèi)容概要

  《三國志》是西晉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歷史。

作者簡介

作者:(晉代)陳壽 注釋 解說詞:(南朝宋)裴松之

書籍目錄

卷一 魏書一
卷二 魏書二
卷三 魏書三
卷四 魏書四
卷五 魏書五
卷六 魏書六
卷七 魏書七
卷八 魏書八
卷九 魏書九
卷十 魏書十
卷十一 魏書十一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卷十三 魏書十三
卷十四 魏書十四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卷十六 魏書十六
卷十七 魏書十七
卷十八 魏書十八
卷十九 魏書十九
卷二十 魏書二十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卷二十二 魏書二十二
卷二十三 魏書二十三
卷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卷二十五 魏書二十五
卷二十六 魏書二十六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卷二十九 魏書二十九
卷三十 魏書三十
卷三十一 蜀書一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卷三十三 蜀書三
卷三十四 蜀書四
卷三十五 蜀書五
卷三十六 蜀書六
卷三十七 蜀書七
卷三十八 蜀書八
卷三十九 蜀書九
卷四十 蜀書十
卷四十一 蜀書十一
卷四十二 蜀書十二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卷四十四 蜀書十四
卷四十五 蜀書十五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卷四十八 吳書三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卷五十 吳書五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卷五十五 吳書十
卷五十六 吳書十一
卷五十七 吳書十二
卷五十八 吳書十三
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卷六十 吳書十五
卷六十一 吳書十六
卷六十二 吳書十七
卷六十三 吳書十八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卷六十五 吳書二十
附錄
上三國志注表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晉書陳壽傳
宋書裴松之傳

章節(jié)摘錄

二月,卓聞兵起,乃徙天子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是時紹屯河內(nèi),邈、岱、瑁、遺屯酸棗,術(shù)屯南陽,仙屯潁川,馥在鄴。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太祖日:“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jù)二周之險,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nèi)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zhàn)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彼煲鳎瑢?jù)成皋。邈遣將衛(wèi)茲分兵隨太祖。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zhàn)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chuàng),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將兵少,力戰(zhàn)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太祖到酸棗,諸軍兵十余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太祖責讓之,因為謀日:“諸君聽吾計,使勃海引河內(nèi)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jù)敖倉,塞輾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人武關(guān),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zhàn),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邈等不能用。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前言在吾國二十余部紀傳體史書中,論者均推前四史為冠冕。在前四史中,《史記》,《漢書》之后,即是西晉陳壽所撰的《三國志》,而范嘩《后漢書》作于南朝劉宋時,尚在《三國志》后一百余年,所以《三國志》可以說是緊承《史記》、《漢書》之后的一部史學名著?!稌x書·陳壽傳淪》渭:“丘明既沒,班、馬迭興,奮鴻筆于西京,騁直辭于東觀。白斯以降,分明競爽,可以繼明先典者,陳壽得之乎。”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市)人。生于蜀漢建興十一年癸丑(公元233年),卒于晉惠帝元康七年丁巳(公元297年),年65歲。    陳壽少時受學于同郡史學家譙周,“聰慧敏識,屬文富艷”(《華陽國志》卷11《陳壽傳》)。在蜀漢時,陳壽出仕為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侍郎。當時宦者黃皓專權(quán),許多朝臣都諂附他,陳壽獨不然,所以屢被譴黜。    公元263年,蜀漢為曹魏所滅,這時陳壽31歲。兩年之后,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quán),建立晉朝,是為晉武帝。先是,陳壽居父喪時,有病,使侍婢凋治藥丸,當時人認為此事觸犯封建禮教,加以貶責,因此,蜀漢滅亡之后,陳壽廢累年。后來司空張華欣賞陳壽的才華,替他辯護,于是陳壽被舉為孝廉,作佐著作郎,又遷著作郎,出補平陽侯相。陳壽為著作郎時,中書監(jiān)荀勖、中書令和嶠奏使陳壽定蜀丞相諸葛亮故事。陳壽將諸葛亮的著作“刪除復重,隨類相從”,于晉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在平陽侯相任上時,編成《諸葛亮集》二十四篇,奏于朝廷,并作了一篇表。表中對諸葛亮做了公允的評價,既稱贊其“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同時也指出,他“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yōu)于將略”。表中又說,諸葛亮的“聲教遺言,皆經(jīng)事綜物,公誠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于當世”。不久,他又人為著作郎。陳壽為佐著作郎及著作郎時,都兼本郡中正。    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晉滅吳。自漢末以來,分崩離析者前后約九十年,至此復歸統(tǒng)一。這時陳壽48歲,他開始整理三國史事,著《魏書》、《蜀書》、《吳書》共65篇,稱為《三國志》。張華看到這部書,很欣賞,將薦舉陳壽為中書郎。權(quán)臣荀勖嫉妒張華,因此也不喜歡陳壽,授意吏部遷陳壽為長廣太守。陳壽以母老為借口,辭官不就。鎮(zhèn)南大將軍杜預表薦陳壽為散騎侍郎,朝廷任命他為治書侍御史。他奏上《官司論》了篇,依據(jù)典故,議所因革。后來因母死丁憂去職。他母親臨死時,遺言葬于洛陽,陳壽遵照辦理。當時清議認為陳壽不以母喪歸葬于蜀中故鄉(xiāng)是不對的,于是又遭到貶議。數(shù)年之后,起為太子中庶子,還未就職,就病死了。西晉時,朝政腐敗,權(quán)貴恣肆,陳壽才學出眾,以蜀中文士出仕中朝,受到排擠是很自然的;而蜀中文士與陳壽同時人洛者,不乏才俊,如壽良、李驤等,又與陳壽情好不終,常相詆議(《華陽國志》卷11《王化傳》、《陳壽傳》、《李宓傳》),也增加了陳壽仕途的坎坷。所以陳壽終身仕宦不得志?!度A陽國志,陳壽傳》說:“位望不充其才,當時冤之?!?   陳壽之所以能撰寫《三國志》這樣的不朽名著,并非偶然。他在史學方面早就有深厚的修養(yǎng)。陳壽師事同郡譙周,譙周是一位博學的人,曾著《古史考》。在譙周的教導之下,陳壽從少時起,就喜歡讀古代歷史名著如《尚書》、《春秋三傳》、《史記》、《漢書》等,了解撰寫史書的方法、義例、別裁、通識。后來他自己撰寫史書,先從地方史做起。自東漢初以來,蜀郡鄭伯邑、趙彥信、漢中陳申伯、祝元靈、廣漢王文表等,都是博學洽聞,留心鄉(xiāng)邦人物的,曾作《巴蜀耆舊傳》。陳壽認為他們的著作還有不足之處,于是除巴、蜀外,又包括漢中,撰《益部耆舊傳》10篇。此外,他又撰《古國志》50篇,品藻典雅,而最精心結(jié)撰的則是《三國志》?!兑娌筷扰f傳》與《古國志》都已亡佚了,只有《三國志》流傳下來。    ……

編輯推薦

《三國志(套裝全2冊)》是中國史學要籍叢刊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三國志(全二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4條)

 
 

  •   一直以來我覺得很慚愧,歷史系畢業(yè)的我都沒有好好地、完整地讀過一部史書。到現(xiàn)在為止,殘存于腦海中的只是一些的經(jīng)典片段,如戰(zhàn)國時期的俠客聶政,明代的女將軍秦良玉等,很多,很多。
    不管《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它是在《三國志》的基礎(chǔ)上進行發(fā)揮創(chuàng)作的,這才動了要讀《三國志》的念頭。
    書的質(zhì)量不錯,很喜歡!
  •   古籍出版社的三國志,。版本很好。??焙懿诲e??慈龂荆私馊龂臍v史,看三國時期的風流人物,讀史 讀傳奇。
  •   從小就讀《三國演義》,但一直沉靜在純粹的英雄世界中,因為《三國演義》終究是失實的。后來終于在這里買到了《三國志》,先前忘記了評論,今天來到這里先批評自己對三國不負責任,后完全肯定這本書的價值。學習歷史的男孩子必讀的書??!
  •   正文字體比較大,注釋的小一點,不過剛好。本來家里有三國演義,但是對我來說沒什么吸引力,是想找一本不僅可以知道歷史還可以知道更多的,順便鍛煉一下文言文的理解力,三國志挺符合的。
  •   上海古籍的這部《三國志》,是很好的注本,編者也值得信賴。正文是大字,注釋是小字,安排得當,便于對比閱讀,書籍包裝也很簡潔,沒有多余的裝潢和冗贅的雜言,比之中華書局的豎排繁體要方便閱讀,那個適合對古文和繁體字有一定基礎(chǔ)的人。奉勸想看三國的人,不要將《三國演義》當正史看,那里的演繹實在是太多了,雖讀著有趣,卻會對史實的理解產(chǎn)生偏頗,總之,這個版本物美價廉~
    (包裝實在是太令人捉急了,一個紙箱,沒有任何防護,好歹包個塑料袋也是極好的說……還好書沒什么問題,俺腳著,雖然紙質(zhì)圖書市場不景氣,也不至于如此虐待書籍吧,好歹是精神食糧,賣相是很能影響一個店家的聲譽的?。。。。?/li>
  •   開本略略小些,厚墩墩的兩本。陳壽的正文字體非常大,裴松之的注文字體非常小,兩者反差較大。印刷清晰端正,紙張厚實,質(zhì)量不錯。上海古籍的??睉斠彩怯斜U系?。如果不是研究,作為一般閱讀收藏,值得一買。
  •   很好,很適合學生,與《三國演義》相互映證,比起《三國演義》的擁劉反曹,《三國志》更客觀真實。
  •   質(zhì)量很好,果然讀三國應該讀一讀三國志啊
  •   一直想買一套《三國志》來比對一下《三國演義》。印刷很正。
  •   一直很喜歡三國那個年代,三國演義看了好幾遍。以前買過本三國志,字體較小,看著很難受。這本三國志不錯,裴松之注本的三國志我認為是最好看的。
  •   在網(wǎng)上查了好久,終于發(fā)現(xiàn)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三國志,印刷質(zhì)量好,字的大小合適,看起來很舒服。古文不好的人,建議別買這個版本,沒有注釋。看三國一定要看三國志,不能只看三國演義。
  •   三國志(全二冊)
  •   還沒有開始看書的內(nèi)容。 厚厚的兩本,看上去很不錯。 注釋是小號字??瓷先ズ芮逦Wx三國志的朋友 可以直接買,不要多考慮的
  •   優(yōu)惠時買的,比較便宜,是三國志不可多得的性價比比較高的版本
  •   三國志讀的有點累,但絕對不演義好看
  •   貨不對圖,是三國志。但是封面不對。其他都好
  •   這是三國志的比較好的版本,我承認。印刷和紙張都不錯。
  •   當時,想買中華版式的三國志,但缺貨,就買了這本書,可以說物有所值,也很好,與中華版的比較,也并不遜色.
  •   還沒看過三國志,還是買本文言文的看舒服- -
  •   上海古籍版的三國志質(zhì)量很好,物流很快,滿意!
  •   書顯得很古樸,翻看了幾頁,大字為志,小字為注,很贊
  •   了解三國時期的必備史料
  •   內(nèi)容沒什么新穎的,但是對歷史記載很客觀
  •   收集前4史注本的同學請注意,此本性價比最好!如閱讀買平裝本,如果當花瓶擺設(shè)收藏買精裝本。
  •   真正的三國歷史盡收眼底
  •   三國演義讀了幾十遍,讀一讀真實的歷史吧
  •   三國歷史如此紛亂又如此精彩,必讀
  •   建議大家先看這套書,再看三國演義
  •   這書沒有那種完全白話翻譯的對照,有一些注釋,還原最真實的原版,很不錯!挺喜歡的,關(guān)鍵買它是為了對照三國演義,這樣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   對于想了解三國的人來說,這套書太適合了
  •   亂世出英雄,三國是繼春秋戰(zhàn)國之后的又一超級亂世,群雄并起,權(quán)謀爭斗。三國者,曹魏立于天時,借董卓部將叛亂,皇帝陷于危難之千載良機,迎俸天子于許都,獲得了政治上的合法性。孫吳立于地利 ,長江天塹,易守難攻。劉備立于人和,以皇族血統(tǒng)為資,以德取人心。這是一個英才輩出的年代,這是一個充滿智慧于謀略的年代,鹿死誰手,時、勢、謀也!
  •   趙云是不是被高估?諸葛亮究竟和赤壁有沒有關(guān)系?周瑜是不是度量小的人?曹操是否真正無德?曹營五子為何在三國演義被低估?我想這本書里面,都有答案。
  •   非常棒的一本書,是三國迷的補充讀物,非常推薦
  •   非常不錯,經(jīng)典三國
  •   比三國演義更真實!
  •   才拿到,感覺挺好的一套書。
    打算跟著《三國演義》一起讀。
  •   孩子喜歡三國演義,準備讓他感受真正的三國
  •   字體很大看著很舒服。裴松之的注解字體小。兩者一目了然
    沒有任何白話文的翻譯。連中學課本中的注解都沒有。
    不過不是很難懂,不懂的百度百科中都有
    建議有文言文基礎(chǔ)的同學可以讀一下~~
    這是本好書、、
  •   書的質(zhì)量很好,批注保留的很全
  •   書質(zhì)量很好,全是古文,需要一定古文功底。
  •   對歷史有興趣可以讀讀看
  •   歷史古籍,買了不少,希望能夠?qū)⒍迨焚I齊。
  •   如果想了解歷史,并且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chǔ),可以看看這些經(jīng)典的,屬于正史。
  •   之前買過一套史記,感覺還是那么好,認為是同類性價比較好的
  •   內(nèi)容完整全面 就是標注不夠詳細~~~~~~~~~~
  •   包裝好,內(nèi)容全
  •   包裝很不錯 批注很全 超值
  •   全古文內(nèi)容很好,需要一些底子。
  •   有注,沒有沒用的白話文翻譯。
    平裝版的估計不太好收藏,不過用來閱讀的話挺好的
  •   裴注本,很好!
  •   包裝很贊,書是正版,挺好的
  •   家人喜歡這類的書,據(jù)說不錯,我沒有閱讀
  •   書的版面太小 厚度較大 拿起來感覺有點不爽 書的字較大 內(nèi)容還行
  •   書的內(nèi)容不用多說了,紙質(zhì)好,看著也舒服,對得起這個價位。
  •   上海古籍的書不錯!字體較大,看得舒服。
  •   不錯的書,需要對語文稍好點的人看。
  •   書的內(nèi)容肯定不用說了,但是不太喜歡里面的排版,感覺不是特別舒服,不過那都不是問題了。這兩本書應該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化完,慢慢來吧。
  •   買來給我弟的他就是喜歡看這類的書
  •   書的字體大小合適,不累眼睛。
  •   書的質(zhì)量還不錯。。。沒有時間可以認認真真細讀。但略看感覺是不錯的
  •   孩子很喜歡這方面的書
  •   書正版、字大。認識那一時代的真實。
  •   書很精典
  •   古籍出版社的質(zhì)量保證,非常好的書。
  •   書印的非常不錯,質(zhì)量很好,這回有看的了 看完了 在看看其他的書
  •   字體比較大,注釋很詳細~
  •   真不錯,正在閱讀中。
  •   感覺快脫膠了,要是硬皮封面就好了。
  •   買給老爸的,很好
  •   在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之間猶豫了一陣子,不過看到有人說中華書局那個版本的印刷不甚清晰就選擇了這版。印刷不錯的,橫排簡體,只是人名地名沒下劃線,讀起來稍微費事點,沒有白話翻譯的,古文不好的人要考慮下。
  •   送貨快,版本不錯。內(nèi)容當然是不差了
  •   當當網(wǎng)又快又好又省,比較滿意,書本字較密,印刷還是不錯滴。推薦!
  •   Good, Good
  •   強烈推薦夠沒這個版本印刷、裝幀都非常好
  •   兒子自己看中的,有點深,但是他說他會慢慢看,好書,不錯吧*
  •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和古文大概就是這種文體
  •   幫弟弟買的,質(zhì)量不錯,內(nèi)容也很豐富
  •   孩子和大人都適合讀,是正版
  •   看外觀不錯,給女兒買的還沒來得及看,看了再追加評論。
  •   速度非常快,很及時,兩天內(nèi)就到了,翻開看了幾頁,排版很好,正文和批注分得蠻清楚,便于閱讀。
  •   不錯,是正版。還未來的及細讀。
  •   大概看了一下,不錯,就是不知道兒子能不能看懂
  •   收到翻了一下,不錯
  •   湊湊活活!
  •   好書,簡體橫排版的,看起來沒有繁體豎排的那么累。
  •   可惜地名沒有古今對照,自己去查挺麻煩的,大憾?。。。。?/li>
  •   有機會會讀
  •   注釋很多,比較適合自己這種基礎(chǔ)不行的
  •   簡體,印刷排版都不錯
  •   印刷的很好,跟中華書局相比就是人名,地名沒有加下注。
  •   老師推薦 不錯
  •   很適合于有文學功底的人閱讀,還便宜。誰說包裝不好肯定是水軍
  •   孩子喜歡,只是閱讀困難些,慢慢來吧
  •   zaikan
  •   質(zhì)量挺好的,就是不太好看懂。
  •   我個人覺得這類書要慢慢看,先買來收著,有空再看!
  •   買不起盧弼的那版,只好挑便宜的了= =
  •   白話文版的 有點后悔沒早點發(fā)現(xiàn)文白對照那個版本的
  •   對于貨物的發(fā)錯,再換貨,認清了當當網(wǎng)的服務!?。【尤贿B發(fā)票可以寄錯兩次!
  •   很渴望拜讀的經(jīng)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