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深谷里的回音

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作者:趙鑫珊  頁數(shù):31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著名作家趙鑫珊先生關于人類歷史和哲學問題的最新力作。一如其慣有的風格,全書充滿了哲理的思考和智慧,并以充滿熱情的筆觸表達了其對人類歷史深刻的洞察力和極富責任感和思索,無論對人類的自然生存狀態(tài),還是對戰(zhàn)爭所具有的人性根源,都有獨到的剖析和精湛的論述。全書圖文并茂,所配圖片也反映了趙先生一貫的風格;寓意深刻,圖注更是配合正文,引讀者進一步加深對全書主題的理解。是文史哲愛好者的床頭珍品,也是研究了解趙鑫珊先生思想者的必備。

作者簡介

趙鑫珊,教授、作家,早年畢業(yè)于北大。寫作于我,是山村毛驢推磨。放進去的當然不是玉米或黃豆,而是我關注的一些世界性課題。我就是那頭推磨有驢。我來到這個世界,好像是盡心盡性盡力把一個個課題碾碎。這是我第43回起早貪黑推磨。我喜歡扮演推磨角色。天地一舞臺,人生一出戲,莎士比亞說過,世界是座舞臺,男人和女人都演員,各有各的角色。 人生就是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常想起明末清初學者方以智做學問的幸福感,“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折衷其間,豈不幸乎!”所謂“折衷其間”即推磨、碾碎的意思。對于我,這就叫幸福。

書籍目錄

關于這本書的思考碎片題記導論  從太空我看到了什么?——如果我是航天員  站在先輩和前輩的肩上——十六位西方學者    一、康德    二、赫爾德    三、黑格爾    四、馬克思    五、狄爾泰    六、科恩    七、伏格林    八、托爾曼    九、科林伍德    十、洛倫茨    十一、斯本格勒    十二、克羅齊    十三、湯因比    十四、洛弗喬伊    十五、尼布爾    十六、索羅金  A→Ω:萬事萬物都在旅途中——旅的歷史哲學  歷史→歷史哲學→神——歷史知識與歷史哲學智慧    一、什么是神?關于神的定義    二、條條道絡通羅馬  歷史哲學這顆珍珠——入的“懷舊情結”和歷史哲學    一、憂國憂民憂地球    二、記憶和世界歷史哲學研究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歷史哲學與解釋學  慢節(jié)奏和快節(jié)奏——關于入類文明速度的世界歷史哲學思考  瀾滄紅大峽谷——夜半失眠的經歷第一編 時間表象和本質  時間本質與世界大歷史哲學——表象不是本質  “述往事,思來者”——大歷史哲學孕異夢    一、時間像條小河在流逝    二、牛頓的時間觀    三、愛因斯坦的時間觀    四、時間箭頭    五、我不是“零先生”第二編 抬眼望宇宙事件  誰編導了宇宙大爆炸這場大戲?——世界大歷史哲學第一課應從拾眼望太空開始    一、傳統(tǒng)大爆炸理論    二、多次大爆炸    三、穩(wěn)恒態(tài)宇宙論    四、宇宙交通事故的世界大歷史哲學  我的“創(chuàng)世記”——建立在概率論基礎上的世界大歷史哲學    一、所有事件的分類    二、宇宙發(fā)生過一串偶然事件    三、世界歷史的概率論結構能成立嗎?    四、世界的終極規(guī)律是因果還是統(tǒng)計?    五、世界的意志和世界歷史哲學:我的唯意志論世界歷史哲學第三編 地球歷史·生物進化·人類起源  邏輯的需要——也是體系的必需  生為地珠人,死為地球鬼——“道”的世界歷史哲學    一、地球的歷史    二、生物進化史    三、人類的進化第四編 人類文明歷史的邏輯結構及其哲學解讀    怨恨的世界大歷吏哲學盛世界大歷吏哲學的憤恨——學會說否定句    一、逆旅與過客    二、由否定句構成的世悍大歷史哲學  從世界大歷史哲掌邏輯結構看問號和驚嘆號的價值——驚訝·敬畏·感恩    一、為什么?    二、驚訝    三、敬畏    四、感恩  世界各民族的神話及其大歷史哲學涵義——集俸意識的愿望和園果解釋的滿足    一、天地結構    二、日月星辰和風雨雷電    三、善和惡  “圣人炙現(xiàn)”——圣人和億萬黎民百姓    一、圣人教人    二、作為天地代言人的圣人  用人腦的三重結構來梳理人類砹爭史——入類攻擊行為的生物掌背景    一、重新評估顱相學    二、人腦的進化——一人有三層腦    三、報復的腦解剖部位    四、戰(zhàn)爭哲學家弗洛伊德  東西方文明的碰撞和交匯——從世界歷史哲學觀照澳門    一、葡萄牙人是富有海洋性格的民族    二、澳門是東西方文明在中國交匯的第一個窗口  大歷炙哲學與死亡學——從宇宙大墳場到人閫墓地    一、大死亡學    二、小死亡學大歷史哲學的三大功能(全書結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歷史哲學深谷里的回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趙老師是中國的大學者!
  •   嘻嘻,來賺積分
  •   這本書能夠給廣大讀者帶來史上各派哲學(主要的)的入門級詮釋。
    但是,對于一個趙老師的多年忠實讀者來說,這本書并不能打動人心。
    期待更深刻的作品的問世。
  •   該書作者可能是大家,但是本書并不適合專業(yè)研究歷史哲學或史學理論的人去看,因為他只是隨便寫的。與歷史哲學有一定相關性而已。
  •   沒注意小字,原始是世界大歷史,買錯了!汗!
  •   大歷史哲學,這種東西不是隨便說說的,需要相當?shù)奈幕滋N。
  •     
       “我到歷史中去尋找上帝,這個上帝同樣存在自然歷史中”這是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 1744—1803)的歷史哲學思考, 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在世界史學習過程中,我對歷史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為什么會對歷史哲學感興趣呢?對于我來說,第一是來源于以前的那些大歷史學家,比如我國的司馬遷,人們常說他的寫的歷史有種“氣”蘊藏其中。宋代蘇轍說“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杰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边@種“氣”不是靠埋頭于故紙堆得來的,他自己的歷史有個很明確的指導思想,那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他把歷史上升到了整個人類生存的最高層,與天相接——這就是歷史哲學。回到之前赫爾德那句話,他認為擺在歷史哲學家面前有兩本偉大的書,一本人類史,一本自然史——從中瞥見上帝智慧之光。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感悟頗深。第二是處于自己學習歷史的現(xiàn)狀。像我們學習歷史,一不曉學習目的,二不懂內涵,三不知方法,全然是背一些歷史事例,拿前人的著作糾集一起成為作業(yè)搪塞了事。或者更明顯的是種功利化的歷史學習觀,比之前人,何等羞愧!于是,我認為我們要尋找一種歷史哲學的指導,有人說,世界歷史是個無底深淵,掉進去的人“最不幸的”,掉進去過,最后爬上來了,重見天日,是最幸福的人——此人便是歷史哲學家。
      溫總理曾寫文章說,要多些仰望星空的人。我認為歷史哲學家就是這種人,人類歷史上出現(xiàn)了不少仰望星空,心懷整個人類的歷史學家,他們的思想,廣袤深邃,發(fā)人深省。仿佛已經脫離的地球,用宇宙的眼光看地球和地球上的人類。我非常喜歡他們的思想,下面我就像談談對我影響深刻的幾個人和他們的歷史觀
      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 1744—1803)18歲時,他在歌德任教的哥尼斯堡大學學習神學,哲學,宇宙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數(shù)學和邏輯學。這樣的知識結構奠定了他的大歷史哲學觀。所以他才會在所有人類知識的基礎上找到兩條道路以接近上帝。我以前不相信能有人有如此淵博的知識和毅力來探求整個歷史哲學的實質,赫爾德是第一個向我證明能的人。他告訴我另外一點就是:要理解人類歷史哲學,必須具備各種人類知識的基礎。我自己大一的時候閱讀了丹皮爾的《科學史》,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還有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我也想從自然,神學和哲學的角度發(fā)現(xiàn)歷史的內涵,盡管我并不知道是否能像他們那樣有所感悟。
      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 1818---1897)嚴格意義上講,他并不是個歷史哲學家,他寫過一本書叫《世界歷史沉思錄》算是挨上一點。但最讓我有所歷史哲學感悟的還是他的名著《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本書充分展示了布克哈特歷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考模式,確立了西方研究文藝復興的正統(tǒng)理論。他認為歷史是人的歷史,因此歷史中充滿了人的精神和靈性。布克哈特善于把握大眾的心理,這樣他認為就能把握時代的心理。所以他才說人文主義的精神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展。人類精神的解放才誕生了新的時代。而文化是人的精神的總體現(xiàn),所以布克哈特才不遺余力的研究文化史。他對于人類精神與文化的分析,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正如古奇所說的“哪里有從事解釋一個時代,或者一個民族的心理的歷史學家不為他的泉源所沉醉呢?”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與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為什么把這兩個人列在一起呢?因為我覺得他們給我的歷史哲學思考是一個方向的,那就是歷史哲學同政治運動的聯(lián)系。黑格爾的國家學說和世界歷史個人深刻影響了希特勒,他曾寫道“一個世界歷史個人不會有節(jié)制地去對這樣那樣事情懷有愿望。他不會有許多顧慮。他毫無顧慮去專心致力于一個目的……這種行為當然會招來道德上的非難。但是這樣魁梧的身材,在他昂首闊步前進的途中,不免要踐踏許多無辜的花草,蹂躪好些東西。”希特勒的好些思想就來自這個,他還看過黑格爾的《歷史哲學》。不過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強調用哲學的觀念去理解現(xiàn)象,去解釋世界。但他的后輩馬克思卻從另一個方面繼承了黑格爾的歷史遺產,他說哲學重要的不是解釋世界,而是改變世界。于是他把歷史哲學運用到具體的革命指導中,開社會主義運動之先河??梢?,歷史哲學一旦同政治運動結合在一起,便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羅素(Russell 1872——1970)英國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我首先想強調的是他他的數(shù)學成就,其與懷海特合著的《數(shù)學原理》被認為是人類數(shù)學和數(shù)理邏輯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伽利略就說過,上帝用數(shù)學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世界。羅素這樣的數(shù)學思維擴展到歷史哲學方面,就顯得很有見地。他的主要歷史觀是:一方面承認物質經濟作為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基礎,另一方面也不同意在任何時候把經濟看成是唯一的決定性力量。我一看到這種觀念時非常高興,因為他不就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修訂嗎?我認為國內羅榮渠教授的“一元多線歷史發(fā)展觀”就是羅素歷史思想的最好總結。另外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他自己說,這不僅是哲學,而是一切社會政治現(xiàn)象的總和。
      黃仁宇(1918—2000)的“大歷史觀”是我看到的為數(shù)不多的中國現(xiàn)代歷史哲學思想?!度f歷十五年》把歷史基點推后三百多年,攝入大歷史的輪廓,其特點在于敘事細致,且常為人們所忽略;但結論卻看得很深,所謂看遠不顧近。從大歷史的角度觀察,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tǒng)社會晚期的結構:落后的國家以舊時農村的習慣及結構作為行政的基礎,整個社會以倫理道德作為最高標準,代替了法律。 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是從小歷史方面的積累。他注重歷史實例,文章中用諸多細致的描寫,刻畫了人物的形象和王朝的各個方面。從這樣一個歷史背景展開,我們才會得到更活的感受。同樣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才會有涵蓋古今的歷史眼光。另一方面,他認為,人類歷史只是小小一段,我們所得到的全部知識也是從這小范圍內總結而來的。我們無法預知今后的結局與真趨勢,只能憑假定法規(guī)展開。所以黃仁宇強調,要把道德的范疇放得遠大,歷史觀點代表人生哲學,不能受短時間的政策所掩蔽,尤其不能閉戶造車,不顧外間情勢的單獨決定??傊?,我們看到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包涵一種大而化之的精神。這樣有助于我們撥開歷史的迷霧,逐漸窺測歷史的真相。
      
      我很喜歡這些歷史哲學家(雖然有些嚴格意義上并不能歸為此類),朱熹說天地不會說話,圣人替他說。他們都有種境界,我說不出來,但是唐代的王維一首詩表現(xiàn)了出來:
      “悠然遠山暮,獨向白云歸?!?br />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br />   “獨向池陽去,白云留故山?!?br />   都說王維的詩富有禪理,這首詩正表現(xiàn)了我想象中的歷史哲學境界。我始終認為歷史也是門藝術。
      我所感興趣的世界歷史,有四部分,一部是自然史,像牛頓的力學,達爾文進化論,愛因斯坦的時空觀解釋的那樣,愛因斯坦說過“世界上每發(fā)生一件事都是由空間坐標X,Y,Z和時間T來確定的”。達爾文也說“在世界歷史上,是否還有別的動物所扮演的角色比蚯蚓還重要?”一部是人類社會史,蘭克加布克哈特,黑格爾加馬克思一起構成之。一部是哲學史,維特根斯坦說自己的哲學“從邏輯到世界的本質”。最后一部是宗教史,關于人類心靈的的思考,那種對于接近上帝的期盼。我們不能誤解上帝,托馬斯?阿奎那就說,上帝是自然一切的源頭,我們去論證上帝就是在解釋世界。
      四者四位一體,世界歷史就是這樣寫成的。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哲學的最高境界是詩;詩的最高境界是哲學。
      世界歷史哲學的極玄之域是“空林獨與白云期”?!倪h,空遠,渺遠,迷遠,淡遠,曠遠。所以,哲學的最高境界是“六遠”的詩;詩的最高境界是最富有禪味的哲學。
      沒有歷史哲學,歷史是盲目的;但若沒有歷史,歷史哲學也是空洞的。
      世界歷史哲學如浩瀚、無邊無際的海洋,深不可測。站在大海邊,我只能取一勺飲。究竟從哪里取,取哪一勺,反映了作者的個性、眼光、眼界、姿態(tài)、功底、底氣、志趣和世界觀。
      “天文地文人文神文”換一種說發(fā)便是五大秩序:自然秩序、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社會秩序和人的內界(精神)秩序。
      康德的大歷史哲學安放在左右兩個輪子上:自然史和人類史。如果人們不對道德敬而畏之,那么,政治就休想走出一步……所有的政治都必須在道德面前雙膝跪地。(康德)
      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杰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蘇轍)
      天者,高之極也;地者,下之極也;日月者,明之極也;無窮者,廣之極也;圣人者,道之極也。( 《史記》 )
      有創(chuàng)造力的解釋者不僅可以理解文本的原意,而且比作者本人更夠更好地理解文本,從中發(fā)掘、見出更加豐富的內涵。
      邏輯是不可戰(zhàn)勝的。因為你要反對邏輯,還要用到邏輯。
      夫至人這,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莊子)
      農耕文明人敬畏之心多且深重,當代工業(yè)文明人敬畏之心少且淺薄。
      宇宙事件無所謂善與惡。善惡只對人類有意義?!@是世界大歷史哲學一條重要的原理。
      世界歷史哲學不僅要述往事,褒貶百代,更要縱橫古今,思來者?!@是司馬遷的精神。沒有這精神,何來世界大歷史哲學?
      神話中對神的意識即是人的自我意識。神是人詠嘆出來的自我,是人的潛意識層世界觀的優(yōu)美自白。神是整個古老民族最早的集體自我意識和世界觀的動人喧敘。
      心理學是人類的自我認知。
      農耕文明貢獻的智慧多,工業(yè)文明貢獻的主要是百科知識,而不是智慧。
      只有把目光投射到當代腦科學和分子生物學(基因)領域,我們才算觸及到了人類戰(zhàn)爭行為的深層根源和起因。
      在世界歷史上,只有形成了一個國家的那些民族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黑格爾)
      我這一生都在進修、補課,不會有畢業(yè)、結業(yè)的一天——這正是我活在世上的基本姿態(tài),因為有了這一姿態(tài),我才活在世上,生命才有了生氣和意義,才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中國人有激賞荒殘美的傳統(tǒng)?;臍埫劳敲缹W的極致。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在本質上,大歷史哲學就有這種荒殘美,而且還追求這種美,把他看成是美的極致。
      愛情和死亡時人類文學創(chuàng)作的兩大永恒主題,大歷史哲學對這兩者不可視而不見、閉口不談。愛情是人直面死神的一種積極對抗。
      
  •     這本書是這么多年來帶給我最大震撼的一本
      兩年前偶然看到 也因此尋覓到找老師的其他一些書 這是對世界和人生的最根本的追問 追尋先哲和上帝的腳步
  •   他書讀了不少,但基本都不深入,所以才會有這么多宗教情懷。
  •   對生命的追尋和思考 是一個反復的過程 在現(xiàn)實與理想中糾結,螺旋型的漸進。。。宗教情懷多,并不是書讀的不深入,而是在深入中的某幾個階段的狀態(tài)。。。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